关中新学年
推出智能手机保险柜服务

(关丹3日讯)随着趋势使然,关丹中华中学将在新学年推出智能手机保险柜服务,让宿舍生们在限定时段及空间善用手机。

关中校长蔡若峰指出,在试跑阶段,此服务仅开放予关中宿舍生。
“手机保险柜服务以年费方式租出,明年开始试跑,目前开放接受宿舍生申请。”
“智能手机是时势趋势,订grab等应用程序,都要使用手机。”
他指出,届时宿舍楼每层尾端设有保险柜,每个柜有50个手机储存格,可充电。
“当值老师会教导学生们善用手机便利,学生允在限定时段及宿舍交谊厅范围,使用手机。”
另一方面,他指出,该宿舍大楼自启用后,也设有脸部识别签到器,宿舍生离开及回来宿舍,都须签到。

“同时,也可掌握宿舍生动向。”
他指出,目前宿舍大楼共有323学生,而4层空间可容纳约400人。
他说,宿舍也拨出底楼空间,让学生们经营咖啡室,从中汲取经营经验。
他说,宿舍大楼分2层男生,2层女生,每一层设有交流室,内有电脑设备,让宿舍生有温习及交流空间。
另一方面,他指出,随着明年启动的第三期建筑工程,将强化及更完善化校园硬体设施,提供学生们舒适的学习环境。
“目前,由热心人士及家长捐献的雨盖篮排场及雨盖走道等,正兴建中,让学生们免去日晒雨淋之苦。”
【南洋精华大奖2.0】昂首立足吉兰丹彭亨 丹中关中教育堡垒

丹中精选的外貌,丹心如繁星。
【南洋精华大奖2.0】
东海岸两所教育堡垒一先一后建立,可说是步步艰辛,经过岁月洗礼,继续在吉兰丹及彭亨两州立足昂首,让人敬佩。
配合南洋精华大奖2.0,我们通过线上访问,让读者对它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尤其是能为它们提供养分的方式。
教育界一样需要阳光空气与水分,以及一份由衷的鼓励。
丹中丹州唯一独中
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于1918年创办,简称丹中,学校位于东海岸吉兰丹州首府哥打峇鲁以南约23公里处,也是吉兰丹唯一的独中。
学校从2021年实施学分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课走班,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学校课程依据董总《独中课程总纲》指导建议,以8个学习领域(语文、综合实践、科技与生活、体育与健康、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数学)规划课程架构。
吉兰丹中华独中为董总新课程(2020-2030)实施的合作学校,将获得董总学术人员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支援与教育研究,跟进学科的发展和学习的成效。

关中外貌,继续发展中。
关中创校迄今9年
在彭亨州的关丹中华中学,于2013年,创校迄今九年,生源逐年渐增,现有硬体建设有待增添,为提供莘莘学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该校正展开第三期建校基金计划(两栋行政楼、图书馆、食堂、讲堂、宿舍楼),并定于本月30日举行《十载初心 ; 关中腾飞》晚宴。

林敏萍(右)推荐蒲公英,自己为教育更是不遗余力,左为蔡碧云。
领导有方 向前有路
丹中关中两校不同点是董事部与掌舵人,前者经历多位领导。
自1985年丹中复兴以来,董事长分别有拿督黄初华、陈子儒、叶子栋、蔡尤明局绅、许亚悌局绅,现任董事长是叶翃瑚。
校长分别是郭彩兰、梁育坚、吴建成、赖裘华、陈瑞聪、叶景华、莫泰熙,现任校长是林敏萍。
关中董事长创校以来是由丹斯里方天兴担任至今,首任校长是詹耀辉,现任校长是蔡若峰。
活在当下,向前展望的今天,配合南洋精华大奖2.0的延续,我们线上访问了两名现任校长,谈一谈本身在教育服务方面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林敏萍全心全意在丹中。
丹中办学经费不敷
开发各种筹款方式
丹中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常年办学经费的不敷,也因为经济拮据,无法给予优渥的薪资和福利,而导致师资不容易聘请、硬体设备更新缓慢等。不过,丹中不会因此而自怨自艾,因为这是全国小型独中共同面对的问题。
丹州近年来华裔人口因少子化与外流的双重冲击之下,锐减至1.6%,登州情况也不遑多让,直接打击丹中筹款额数。有鉴于此,丹中积极开发各种筹款方式,以求生存。

募款宣传的链接。
开发网店电子钱包
除了传统的“丹中情” 筹款晚宴、“丹中行” 义跑等之外,也开发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丹中网店(https://store.chhskel.edu.my/)和电子钱包。
值得一提的是,丹中最近也和亚洲首个订阅模式购物平台Subplace合作,在其慈善栏目推出“丹中常月微额捐款” 线上筹款,即赞助人可自行决定每月固定从信用卡转账认捐银额(RM30、RM50、RM100)。
有关链接为:https://subplace.com/brand/chhskel,希望透过常月自动微额扣款的方式,以滴水穿石之志,众志成城之力,日积月累地协助强化丹中办学的经济基础,共创丹中教育乐园。

蔡若峰全神贯注关中发展。
以《成功教育》为核心理论
关中培养学生六能力
关丹中华中学以培养学生之六大《带得走的能力》为导向,然后通过《成功教育》为核心理论来落实。
关中希望每位关中孩子都具备六大能力,以面对未来的挑战。这包括了:
(1)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2)多语文的能力、敢表达的能力;
(3)多分析的能力、会解决的能力。
专注教师专业发展
要落实此目标,本校通过以《成功教育》为主要核心理论做为根基,致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坚持关注教育本质发展的目标,并秉持着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取得多方面成功的信念。
随着蔡若峰校长所释出的关中发展蓝图,加大力度专注教师专业发展,把它制度化:
(1) 制度化共同备课、
(2) 制度化教师相互听课、
(3) 制度化师生协同成长计划、
(4) 制度化教师进行公开课、评课教研活动等教师专业成长活动。

左起王诚宗、黄道坚、方天兴、刘春及蔡若峰,为了关中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募捐。
开拓产学合作策划
校方聚焦教学与学生成长,将教学质量的改善与学生的身心成长作为观照的准绳。校方以“请进来”和“走出去”做为两项提升教学素质的手段:(一)、“请进来”,组织公开课暨教研活动,邀请校外优秀教师的教学;(二)、“走出去”,参与专业学习社群,鼓励教师积极出外呈献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为达到永续经营的办校目标,必须考虑到收支平衡的财务问题。校方通过开拓更多的产学合作策划、太阳能计划、食堂与宿舍专业化、温室培育菇类实验中心等等与外界合作的方式来达到财务平衡。
另外,疫情加速教育之科技化与网络化。关中校方密切关注“未来已来”的走向,思考未来办学需求趋势,正在研究学术性与技职术课程的平衡规划,以满足不同学术能力孩子的学习需求。
校方也希望展开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的合作,探讨开办更多技职性课程的可能。
以关中首三届毕业生的大学录取率做为研究指标,2019 年(77.78%)、2020 年80%)、2021年(82.3%)的大学录取率,但校方也不忽略另外20%左右的同学,探讨如何强化他们掌握语文的能力、选择技职课程的取向,并提供足够的就业查询资料平台。

蔡若峰(右)接领赠书,左为蔡碧云。
首届南洋教育奖得主·杨安山
杏坛需更多绿洲
谈回南洋精华大奖,首届南洋精华大奖之教育奖得主拿督杨安山回忆当时的情况,他说,因为彭亨华校董联会主席林锦志的推荐,他才毅然接受提名,并成功获选,成为南洋精华12大奖得主之一。
“在教育路上,每个奖项都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它让我更了解在这个领域需要继续付出更多,协助更多人在杏坛开发绿洲,让教育发展的道路从坎坷走向大道。”

杨安山:华文教育自力更生。
传承华教精神
也是董总财政的拿督杨安山说,在我国,华文教育自力更生的精神是让各方敬佩的,也因为这种精神需要传承,他在本报邀请下,决定为南洋精华大奖推荐适合人选。
提到东海岸的丹中及关中,他形容两名校长林敏萍及蔡若峰的付出是有目共睹,这不意味其他校长不够努力,而是这两所堡垒所面对的挑战不一样,掌校者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神以应付不同的挑战。
“不论是蔡若峰或林敏萍校长,我个人都欣赏他们在教育服务的杰出表现,也相信这两座城堡有建立互相扶持的方式,通过课程的互相配合,进而让外州,甚至是海外学生选择到这里完成学业。”
他说,学业是人生道路的其中一道桥梁,通过之后,社会上还有无数挑战,要面对它,不论是丹中或关中,校长或老师们,都会尽心尽力为同学装备,以迎向新科技的时代。

拿督杨安山在拿汀赵志群与家人全力支持下,致力贡献教育领域。
得奖名单明年揭晓
南洋精华大奖总策划,也是《南洋商报》东海岸执行顾问林杨枫指出,2023年4月14日是南洋精华大奖2.0登场的日期,届时,我们将看到教育的火炬在台上熊熊燃起,让人了解,杏坛也需要英雄与巾帼。
他感谢所有推荐者,提名者以及赞助人,因为缺一不可的结合,才能使大奖完成首届后,奔向2.0,与《南洋商报》共同迎向100周年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