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路被迫迁
马山灵宫获拨地建庙

(巴生10日讯)马山灵宫获雪州政府在实达阿南,拨出一块约5000方尺土地兴建新庙。
该宫主席姚国林表示,由于建设第三大桥,州政府需征用该宫地段,作为扩建道路用途,因此导致该宫被迫搬迁。
“所幸在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的协助下,州政府也拨出一块地段作为弥补,并且让该宫最终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他日前出席该宫庆祝洪公圣君和众神佛圣诞千秋平安晚宴时也汇报说,兴建新庙事项仍在处理阶段,依据程序提呈资料供巴生市议会审核,盼对方尽快批准,让建庙工程尽速展开。
邓章钦未克出席,其代表巴生市议员邱宜达承诺将协助催促市议会尽速在这一两个月内完成审批工作。
该宫永久会务顾问拿督许中诚建议政府将每年5月9日列为“新马来西亚日”,同时希望新政府凡事以民为本,塑造全民团结的马来西亚。
出席者名誉顾问拿督黄德和、黄政树、署理主席李金发、秘书李福利及建委会副主席拿督吴亚烈等。
考量教育发展及社区利益
教育部拨地作大同华小新路
(吉隆坡9日讯)教育部强调,拨出20尺宽路面作为大同华小进出的新路,是当局考量了教育发展和社区利益后,所作的最好决定。
当局也希望各单位等够协助和配合,以确保新街场路中学计划能顺利进行。
该部发文告说,当局一直重视全体学生的安全和福利,因此也非常关注大同华小提出的进出口交通安全问题,并和相关方面展开数轮会议协商,以寻找良好解决方案。
“以此努力作为基础,吉隆坡市政厅要求拨出沿克拉容河边界的20尺(6.6公尺)地段,作为替代该校进出路段的解决方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教育部认同这项要求。”
教育部是针对大同华小校前地段的风波,发表文告。
地段属教育部保留地
文告说,该校旁约2.75亩的地段(Plot A)属于教育部保留地,并非大同华小现有校地。直辖区土地委员会(PTP)于2015年有条件批准让大同华小使用此地段,用作学校草场和停车场,且清楚列明在教育部进行发展学校计划时,必须交还此地。
文告说,新街场路中学(SMK Jalan Sungai Besi) 是第十一大马发展计划下,吉隆坡地区唯一一所被政府批准兴建的中学。
“此中学在2016年获得批准,计划在大同华小旁的教育部保留地(Plot A)上兴建。”
文告说,目前,新街场路中学地区周围的国中全部面对学生爆满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中学,而该校地邻近的Razak City Residence约5748个新单位,将于2022年完工,届时将加剧该地区缺乏国中的问题。
应付日愈増加学生人数
“因此,兴建新街场路中学将能够有效舒缓此问题,造福邻近居民。”
文告说,根据从附近中学所获得的数据显示,该区极需建设新的中学,以应付日愈増加的学生人数。
大同华小董事会是针对教育局上月27日建议从兴都庙旁建新路以进出学校,规定校方7 天内须回复,加上联邦直辖区孟沙富都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于5月31日致函联邦吉隆坡土地与矿物局,并附件致予该校,要求收回480576地段,即大同华小现有4层楼校舍食堂以发展国中,大感愕然。
当局担心一旦校前空地被收回,改从兴都庙旁建新路进出学校,将失去现有泊车场及篮球场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