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经济放缓 马币贬值
鱼价高 销量降30%

在民众量入为出下,加上鱼价高涨下,鱼商售量剧降20%至30%。

(槟城2日讯)经济放缓和马币贬值导致民众量入为出下,尽管渔供减少,仍未见民众抢购,使到鱼商大叹生意难做,售量剧降20%至30%。

渔民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减少出海捕鱼,马币贬值导致由泰国入口的海产成本飙涨,对比自煮与出外用餐开销相差无几下,目前不少家庭宁可选择外出用餐,省略忙得不可开交的烹煮工夫而乐得清闲。



一般预料,在马币持续贬值情况下,从泰国入口海产价格将继续偏涨,民众在即将来临的华人农历新年,预料将会面对鱼虾价格上涨的窘境,因此要有吃贵鱼的心理准备。

农历新年料吃贵鱼

新春鱼供的涨幅目前难以估计,去年农历新年华人必备和抢手的鱼虾,如斗鲳、白鲳、石斑和的大明虾价格,已翻倍调涨,今年势将难以避免。

针对目前的窘境,《南洋商报》特别访问渔民及鱼商,以进一步了解目前的鱼价情况。

鱼虾量少生意难做——槟城鱼商批发市场主席●陈咏怀



马币疲弱导致海产价格飙升,经已使到本地民众吃贵鱼,再加上暴风雨的肆虐导致民众面对须添购家具和整修家园的压力下,使到近期渔获少人问津。

在民众银根紧缩和精打细算下,鱼贩的销售量少了20%至30%。恶劣的天气影响渔民出海捕鱼,也使到渔民面对困境而吐若水。

目前的情况是鱼虾量少,生意也难做。

他说,海产价格是根据渔获的多寡而定,量少则价升,反之亦然。

我希望恶劣天气在接下来几天有所改善,也盼望疲弱的马币能够“争气”回扬,不然将会使到民众继续面对吃贵鱼的状况持续。

据知,目前雨季,渔民减少出海,鱼获减少下, 价格上涨,在经济放缓,加上水灾后灾民需要购买家具等开销,市民更不会开销到贵鱼上。

天气恶劣不敢出海——槟岛南区渔民公会主席●阿尔沙

早前的暴风雨和近日以来的天气恶劣警报造成渔民抱着谨慎态度,不敢贸然出海捕鱼。

渔民都是望天打卦的水上人家,因此天气若持续恶劣登下,渔夫势必面对收入大受打击的窘境;近日以来的天气已经 造成渔民 面对收获剧降80%。

民众多选购来自渔民的新鲜鱼只,储存的冷栋鱼和价格偏高的泰国都有不是人民的首选。

民众多在外用餐——渔获收购商●孙诗明  

鱼产售量剧降,除了因为价格调涨外,民众选择在外用餐也是主因之一。

他说,民众认为自己在家煮食比出外饮食所花费的价格不相伯仲下,为了省去麻烦,宁可选择外出用餐。

他指出,年轻一代的人对于鱼价的掌握不如老一辈来的精明,当鱼价飙升当儿,都有宁可选择外出用餐,也省下煮食的家务。



反应

 

财经新闻

黄日升促安华正视 应首要处理马币贬值

(吉隆坡25日讯)马币汇率持续走低,成为各造近期最关注的焦点之一。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日升要求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视此事,并且将马币贬值对我国的冲击列为政府优先处理的第一要务。

黄日升指出,马币兑美元已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今已达到约4.8令吉才兑得1美元的情形,导致任何以美元结算的进口商品、食物、原材料、服务等都水涨船高。

他今天发文告说,"马币一再贬值,各阶层的商家和人民都深感担忧,然而我们的政府却只是在信心喊话,无法提出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案,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例如首相兼财长仅要求国行解释,通讯部长兼团结政府发言人法米声称内阁未讨论此事,经过多天,人民还是没看到团结政府究竟想做些什么。"

国人生活压力日增

黄日升表示,马币不断贬值除了令商家头疼,也令国人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他质问政府所成立的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是否曾认真探讨此事,研究马币贬值对国人的每月开销到底带来多少影响。

“这是基本问题,因为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就超过500亿令吉,难道这理事会的成立就只是处理昌明白米?”

“与此同时,马币贬值则理应对我国的出口和旅游有利,政府是否有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我国的商品和旅游?” 

他指出,在前朝国阵时代,每当令吉汇率持续走低时,政府都会采取应对措施,包括推行购买国货运动、鼓励人民使用本地商品,以及提供或提高津贴等。

“但为了政治利益,这些努力都被当时的希盟议员弹得一文不值。”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