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坡福寿宫
头条拿督公威灵显赫
麻坡武吉巴西有个地名叫“头条”,此地的新闻,都是国内头条新闻!这是一个以麻河畔码头“头条”、砖窑、神庙、华小关系密不可分的故事。


特别的地名,提高当地的名气,位于麻河畔的Jorak“头条”,因为地理位置处于“5条”河畔码头第一个,因此地名也突显特别霸气。
据当地居民透露,早期华族下南洋从商,从麻坡市区下的第一条港就是“头条”,地名因此而来,头条有一间神庙名为福寿宫。
由于麻坡早期水路较陆路发达,老一辈在当时沿着麻河顺下而行,每一站码头都以顺序来称呼,即头条、二条直至五条(岭嘉)。
头条新村在英殖民地时期,发生过一场大火,老店皆被烧毁,后来重建的单层店屋则保留至今,历史也有近70年岁月。
由于当年二战后,英殖民在距离3公里外的二条戒严,将居民规划聚集头条新村的“紧急状态”时期,二条的砖窑厂后来也搬迁至头条,促成头条有了就业机会,兴旺一时。
谈起麻坡武吉巴西头条,它与砖窑关系密不可分,居民大多是砖友,头条也被称为砖窑村,因为靠砖窑谋生,演变成砖窑开工祭祀信仰,尔后有规模地兴建福寿宫的缘起。
该区早期唯一的砖窑厂“新合兴”最引以为荣的是,将头条“招牌”打响全麻坡乃至南马区,因为二战后的麻坡市区许多老建筑砖块,皆是由该厂出产的砖块砌成,至今若民众从市区古建筑破损墙区仔细去看,仍不难发现印有“SHH”印记砖头,这是历史的铁证。
“新合兴”砖窑大股东之子吴福春表示,砖窑的历史兴衰在于手工制作和烧焊红砖十分辛苦,后期越来越少人从事,最后亦因劳工短缺及原料不足等因素走下历史舞台。
他说,最兴盛时代,头条共设有7座砖窑,每座砖窑每月平均生产10万块红砖,头条的“品牌”响遍南马,一时无双。
吴福春也因与这村的渊源,加入福寿宫理事会,目前是该宫的名誉主席。


“拿督”为村民指点迷津
福寿宫主席陈文元市议员表示,由于砖窑在开工前后都需有祭祀仪式,加上福寿宫早在二战日军侵占时期威灵显赫,拯救近百人的村民逃难至二条河口,因而,村民与福寿宫的关系密不可分。
他说,其实早在二战日军还没攻占马来亚半岛前,拿督公就早已是头条村的信仰,当时老一辈任何生活杂事,只要问“拿督”,就可解决问题。
有一次,麻坡直至巴莪村镇进行大型工程发展,地下水管途经头条村,即便大水管与木桩先后损坏而被湍急河水冲走,但经 “拿督”一番施法后,工程顺利进行,该事迹也广为流传,成为巴莪国会选区的话题。
“有一次,由于住家养殖的小猪群走失,经询问‘拿督’后,母猪即带着小猪群出现养殖范围,令村民津津乐道。”
名誉主席拿督颜丰守表示,马来西亚独立后的传统新村模式都以一港一村一华小形式,相依并存,也是新村的明显特色。
他强调,神庙也应随着时代而转变,包括积极回馈社会,尤其是热心教育,头条村中华小学虽然只是微型华小,不过,却承载着头条村许多代的回忆,庙庆之际理事会总动员,务必确保微小的发展不停止。
吴福春表示,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头条村走向老人村,不过,福寿宫却是凝聚村民聚集大日子的桥梁,村子热闹异常。
武吉巴西福寿宫
pertubuhan penganut dewa hock siew kong
陈文元 012-611 5225
赛沙迪与贝拉拍服装广告 筹获136万助麻坡民众

赛沙迪与贝拉携手合作,为国内知名时尚品牌拍摄开斋节服装广告。
(吉隆坡17日讯)麻坡国会议员赛沙迪与传出绯闻的人气歌手贝拉艾斯蒂拉联手拍摄广告,成功筹得136万令吉,用于援助当地社区。
根据《大都会日报》报道,赛沙迪与贝拉合作,为国内知名时尚品牌拍摄开斋节服装广告,通过精心策划的社交媒体内容,成功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
据了解,这次合作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还成功筹集136万令吉的善款,用于帮助麻坡的居民。
赛沙迪透露,他之前向政府申请的拨款仍在审批过程中,并希望相关程序能加速推进。由于等待时间较长,所以他决定主动出击,在开斋节前夕与贝拉合作,筹集资金来帮助麻坡的民众。
他表示,政府拨款的审批已有积极进展,为麻坡居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希望最终能够取得一个好的结果。这个拨款不是给我的,而是为了麻坡人民的福祉。最终,这些资金将直接交给他们。”
他表示,一旦收到政府拨款,他将立即把这些资金用于帮助麻坡有需要的民众,包括提供轮椅、食品援助、修缮房屋等,致力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