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放弃医学位 女子转行当电工年赚90万

莱克西斯从事蓝领工作反而更高薪。(取自Instagram@lextheelectrician)
(华盛顿13日讯)美国纽约27岁女子莱克西斯(Lexis Czumak-Abreu)放弃人人称羡的医学位,改行从事电工工作,没想到反而让她翻身成为网络红人,在各大社群平台上拥有超过220多万名粉丝,光是靠贴文一年即可让她赚到20万美元(约94.4万令吉)年薪。
27岁女子莱克西斯原本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虽然顺利获得医学院学位,然而她实习时认为医院职场环境不适合自己的个性,后来选择了电工工作,2022年开始在网络上分享她的工作日常,意外让她获得愈来愈多粉丝关注,如今总粉丝数已经超过200多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用昂贵学费换来的大学学位,已无法保障年轻人毕业后就能获得高收入工作,所以近来有愈来愈多Z世代年轻人放弃学位,转而投入技职课程,而在社交平台TikTok上,蓝领标签(Blue-collar Hashtag)的相关内容也有增加趋势,显示年轻人比起当普通上班族,对于蓝领工职场更有兴趣。
从莱克西斯的影片中可看到,外型看似柔弱的她,却拿起各种专业工具在工地工作,认真帅气的模样让她爆红,每年光是靠网络贴文就可轻松赚进20万美元的额外收入。
莱克西斯表示,“比起上班族老是在同一个地点工作,我每天都在不同的场所工作,每天都能经历不同的事情,看到不同的人”。虽然现在她在社交平台上赚的钱比正职工作更多,但她并没有要放弃正职工作的想法,因为她希望公司能认为她是一个好员工,且网络上的发文内容也都与电工有关,所以需要继续从事目前工作才能产出有趣的内容。
(视频取自lexi_abreu TikTok)
盲人摸象与医学边界/林仁吉医师

文字|林仁吉医师
“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无限的求知,它的目标不是获取最终的答案,而是不断地逼近真理。”
——卡尔·萨根(Carl Sagan)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已取得辉煌成就。疫苗的发明让天花消失于历史长河,抗生素的使用大幅降低了感染病的死亡率,先进的影像技术让人体的奥秘逐步揭开。
我们所学习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建立在庞大的数据、临床试验和生物科学基础之上,持续优化诊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
然而,医学从来不是绝对真理,而是一门不断修正的科学。正如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所言:“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
纵使拥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仍然有限,疾病的复杂性也远超想象。因此,医学不仅需要精密的数据支撑,也需要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与理解。

偏见的存在:
医学视角的不同解读
在医学领域,偏见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不同医学体系的交汇点上。这些偏见不仅来自普通大众,也存在于受过科学训练的专业人士之间。许多医生倾向于以现代医学为主要依据,而对中医、草药、针灸等疗法存有疑虑。同时,一些传统医学的从业者可能认为现代医学过于强调数据,而忽视了人体整体调节的智慧。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他正在接受化疗和标靶治疗,在姑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低钠血症(Hyponatremia),同时Cortisol水平稍低,疑似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于是,他被转介至肾脏专科。
在没有详细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肾脏科医生直接建议患者立刻停用所有中药,理由是“中药可能含有类固醇,影响电解质平衡。”
然而,化疗本身及长期使用类固醇辅助治疗,也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renal Insufficiency)。若不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仅凭一种假设作出判断,反而可能让患者错失潜在的帮助。
盲人摸象:
不同医学体系的认知局限
有一个古老的印度寓言:几位盲人分别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于是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摸到象腿的认为大象像柱子,摸到耳朵的认为像扇子,摸到象牙的以为大象像长矛……然而,他们并未真正了解大象的全貌。
医学亦然。不同医学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生命,现代医学擅长精准诊断和局部干预,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与动态平衡,自然疗法关注身体自愈能力。如果只凭单一视角做决策,可能就像盲人摸象一般,得出的结论难免片面。
医学的未来:
融合与合作,而非对立
哈佛大学医学教授大卫艾格斯(David Agus)曾指出:“未来的医学不再是某一种医学,而是各种医学的结合。”
在精准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迅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不应只是单一流派的竞争,而是不同医学体系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互补,共同为患者谋求最优解。
临床上,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中西医结合可以提供更完整的治疗方案。例如,癌症治疗中,现代医学提供精准的手术、放疗、化疗,而中医可在此基础上调理患者体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耐受治疗、提升生活质量。这种整合医学的思维,不是要取代某一方,而是希望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更全面的医疗体系。
是融合非对立
结语:谦逊面对未知,尊重生命的复杂性
“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并不完全知晓。”——苏格拉底
医学是一门充满未知的科学。即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无法做到对所有疾病了然于胸。真正的医学进步,不在于坚持某一套既有体系,而在于不断学习、不断验证、不断修正。
作为医者,我们或许无法穷尽生命的全部奥秘,但至少可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尊重不同的医学视角,理解患者的需求,推动医学走向更包容、更融合的未来。毕竟,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现代医学医生、中医师,或是其他医学领域的从业者——都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尝试描绘生命的全貌。
愿医学的未来,不是对立,而是理解;不是排斥,而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