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新发现“天然类瘦瘦笔”肽分子 减重潜力大副作用更少

12个胺基酸的短肽“BRP”(示意图/取自斯坦福医学院网站)
(纽约2日讯)美国斯坦福医学院(Stanford Medicine)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发现一种天然存在的肽分子“BRP”,在动物实验中展现与“瘦瘦笔”主要成分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商品名Ozempic)相似的抑制食欲与减重效果,且未见恶心、便秘或肌肉流失等常见副作用。这项研究近日刊登于《自然》(Nature)期刊,可能为肥胖治疗开启更精准、耐受性更高的全新路径。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研究资深作者、病理学助理教授斯文松(Katrin Svensson)解释,司美格鲁肽作用于大脑、肠道与胰脏等多处受体,因而影响广泛,包括减缓消化与降低血糖。相较之下,BRP主要针对大脑下视丘,专司食欲与代谢调控,路径不同且更聚焦,显示其潜力。
这项发现仰赖AI技术。团队开发“肽预测器”(Peptide Predictor)演算法,分析人类约2万个蛋白质基因,筛选出373种具分泌特性的激素原(prohormones)。这些激素原经酵素切割后生成活性肽,影响能量代谢。研究锁定激素原转化酶1/3(PC1/3),从中挖掘出BRP——一种仅12个胺基酸的短肽,源自BRINP2蛋白,其神经元活性比已知的GLP-1高出3倍。
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效果。在正常老鼠与迷你猪(代谢模式近似人类)中,喂食前肌肉注射BRP,一小时内食量锐减50%。肥胖老鼠连续14天接受每日注射,平均减重3公克,几乎全为脂肪损失,对照组则增重3公克,同时血糖与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行为观察显示,BRP未引发异常活动或不适,耐受性佳。
斯文松表示,数十年来,肥胖药物研发屡屡受挫,司美格鲁肽虽效果卓越,但副作用限制其应用。BRP的独特路径令人振奋,团队已成立Merrifield Therapeutics公司,准备展开人体试验,同时研究延长其作用时间,盼提供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1MDB案】黄宗华虽获美保护令 不能约束大马法庭
(布城23日讯)高庭裁定,虽然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向高盛集团前银行家黄宗华发出保护令,惟这对我国的法庭不具约束力,后者可接受问话,也可出庭供证。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涉及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洗黑钱和滥权案今日续审。
法官科林是针对黄宗华的代表律师陈福泉申请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一事,做出上述裁决。
他说,我国法庭受到自身管辖权的约束,不受任何其他外国司法管辖。
“此案涉及公众利益,审讯拖延太久了。本庭不准备等待任何更改保护令的申请,也不愿等待(美国)法庭的裁决,因为外国法庭在我国法庭不具管辖权。”
科林也指出,是否接受问话,取决于证人是否同意,不能强制证人接受问话。
较早前,陈福泉告诉科林,其律师事务所在本月21日接获通知指黄宗华接获庭令,以便在今日接受问话,如有需要,则被传召为此案出庭。
陈福泉说,对此,他已和黄宗华在美国的代表律师接洽,后者向他递交由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在2019年7月23日向黄宗华发出的保护令。
律师:不利于美国法庭上诉
陈福泉阐述,在此保护令下,黄宗华被禁止接受其他案件的问话及出庭供证,这涉及黄宗华在美国庭审中,控方向黄宗华及其辩方团队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不能被披露)。
“这项保护令迄今仍然有效,适用于黄宗华以及整个辩护团队。因此,美国的律师建议向纽约东区法庭提出动议,申请更改保护令,允许我的当事人(黄宗华)就此案接受问话及作为证人出庭供证。”
陈福泉指出,根据美国律师的说法,在这项保护令下,若黄宗华被迫就此案接受问话及出庭供证,那么黄宗华或将面对刑事制裁。
“我的当事人(黄宗华)面对的案件目前尚在美国法庭上诉中,还在等待裁决。因此,如果违反这项保护令,我的当事人可能会在美国的案件上诉中面对不利。”
他说,美国律师因此提出申请更改保护令的建议,那么其当事人就不会被禁止接受问话或供证。
“因此,我要求法庭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
陈福泉也强调,问题不在于黄宗华是否拒绝接受问话或出庭,而是黄宗华若违反保护令,可能面对刑事制裁。
“这对我的当事人(黄宗华)是非常不公平的。”
沙菲依:黄宗华供证不应被起诉
针对沙菲依建议科林援引证据法令第132条文,以便让黄宗华为此案供证时自由发言,且不能基于后者的供词对他提起任何起诉一事,陈福泉表示,若届时出现问题,黄宗华则须独自面对。
黄宗华于2019年5月被引渡到美国,在当地法庭面对与1MDB有关的刑事指控。
2024年3月,他在美国法院被裁定贪污罪成,被判监禁10年。同年10月,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指出,黄宗华已被引渡回马,在国内协助警方的调查工作。
黄宗华曾是高盛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银行业务的负责人,他是唯一在1MDB丑闻中受审的高盛银行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