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酒厂火灾 黄酒流入湖中鱼群“醉倒”

绍兴会稽山黄酒厂日前发生火灾,据传黄酒流入附近的鉴湖并导致鱼群“醉倒”浮上来。
(杭州27日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一家酒厂日前发生火灾,造成黄酒流入附近湖泊并“醉倒了”一大片鱼儿。
当地媒体报道,绍兴会稽山黄酒厂有仓库19日下午失火,未造成任何死伤,火灾具体起因及所致损失仍待查明。
据一段网传短片显示,会稽山黄酒厂附近柯岩风景区的鉴湖漂浮着大量鱼群,部分鱼儿游动缓慢,许多市民前来捞鱼。短片引发热议,不少网民认为是酒厂失火时黄酒流入湖泊,“鱼儿们都喝醉了”。
柯岩风景区工作人员证实确实有浮鱼现象,且它们“都是活鱼”,但不清楚是否与网上的“黄酒流入湖泊”说法有关。而会稽山黄酒厂和绍兴生态环保局,也对“黄酒醉倒鱼群”说法表示“不清楚”。
特殊“麝香”气泡酒 非主流葡葡酿造


为了省打包酒进行李的麻烦,离开峇厘岛之前,才在机场买这瓶Sababay葡萄酒。
参观过峇厘岛的葡萄园和酒厂,印象深刻的酒款就是Sababay的气泡酒。这瓶酒由知名白葡萄品种灰皮诺(Pinot Grigio)和Muscat Saint Vallier两种葡萄混酿。
参观酒厂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热天,让人想赶快躲到室内吹冷气才是实在的。酒厂解说员仿佛能读懂参观者心情,在品酒环节中给我们开了一瓶气泡酒,气氛欢乐,冰凉消暑,这份的惬意的享受,让我一直对峇厘岛的气泡酒心心念念。
当时在酒庄当然可以直接买酒,但因为没有退税标签,我们也不希望买了之后带不回国,只好忍着不出手。庆幸的是,离开峇厘岛之前,在当地机场看到同款葡萄酒,当然无须考虑就买了一瓶回来好好品尝。

峇厘岛葡萄酒甚少出口到国外,如果到印尼游玩能带一两瓶回来,也算是特别珍贵的手信。
鲜为人知的麝香葡萄
由知名白葡萄品种灰皮诺(Pinot Grigio)和Muscat Saint Vallier两种葡萄混酿造的Sababay气泡酒。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为“Muscat”这个字眼,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葡萄品种。
“Muscat”是一个大的家族,中文译作“麝香”。顾名思义,这类葡萄酒都具有浓厚的香味。此外,因为它带有适中的酸度,使得甜美的风味得到平衡,是酒庄用来酿造甜白酒的理想选择。
上网搜索资料时,意外发现原来法国有个村庄叫St. Vallier。从文法来看,这种葡萄的原产地极有可能就是来自这个小村庄。不过话说回来,这并不是一种主流葡萄品种,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在峇厘岛或越南这些非主流的产酒国,才能看到它的身影了。

Sababay 气泡酒不用软木塞,也不用普通旋转盖,而是用这个特质的塑料旋转盖,开瓶方便,喝不完的酒也方便储存。

瓶子包装印纸上有标示如何开瓶及重新盖回去。
峇厘皮意大利骨
对非主流产酒国来说,没有名气没有销路,其实是很难获利的。为了确保盈利空间,这些产酒国的酒庄往往会选择一些比较低成本的酿酒方式。
据讲解员说,这瓶气泡酒是根据意大利气泡酒Prosecco的酿造方式——大槽法(Tank Method)来生产。简单来说,大槽法就是让葡萄酒在不锈钢里完成二次发酵,然后再过滤酵母和装瓶。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可以省去人力成本,而且效率也比较高。
一般气泡酒开瓶后,瓶盖或软木塞就再也塞不回去。如果没有当天喝完,气泡跑掉后就不好喝了。然而,这瓶气泡酒的瓶盖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因为瓶盖的密封性很好,如果没办法在开瓶后喝完,可以把酒盖再盖回去,隔天再喝。对酒量比较浅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很贴心的设计。目前,我也没看过还有其他酒庄是用这种设计的。
倒开一杯后,其实就不难发现大槽法酿造的气泡酒和传统的香槟法的区别了。
香槟法的气泡更细腻,而大槽法的气泡看起来更像汽水一样,一股脑的往上冲。就口感来说,香槟法酿造的气泡酒总给人丰富独特的风味,不像大槽法那么单调。不过,两者除了都有气泡之外,不管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耗时、规格的严格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反映出来的价格也有极大落差。我只能说,不管贵还是便宜,都有它的道理。

气泡酒配香煎黑毛猪。

虎嫂以朋友做的意式番茄青酱(Sun dried Tomato Pesto)煮蝴蝶面,配上意大利气泡酒酿造法而成的峇厘岛酒,算是不小心促成两个意大利口味在他乡遇知己吧!
忘了搭配东南亚美食
酒里的黄苹果香气和些许的丁香芬芳,跟青酱意大利面或黑毛猪排无疑是般配的。葡萄酒中的酸味更突出的同时,也使得黑毛猪的油质更可口。
餐酒搭配得宜尽兴,但快喝完时才有个遗憾。不是青酱意面和西班牙黑毛猪排不好,而是忘了,酒标背标上有建议搭配爪哇炸鸡、咖喱鱼头和青木瓜沙拉这几款东南亚美食。哎呀,错过了这个搭配实验。
想用这瓶气泡酒再搭配重口味香料东南亚料理?只能等表哥下次从印尼回来时,请他帮我带一瓶,弥补这个小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