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伪环保假贡献 大牌公司“漂绿”被揭发?

综合整理|郑美励 图|互联网

漂白,谁都懂是什么意思,那么漂绿呢?这可是当今环保大趋势下一个日益猖獗的行为。

“漂绿”(Greenwashing)是由象征环保的“绿色”(Green)和“漂白”(Whitewashing)合成的新词,可视之为应用在环境议题的“洗白”或“粉饰太平”,泛指公司、组织或政府通过披露虚假、误导性的信息或错误的披露方式,以夸大自身在环境、社会、治理(简称ESG)方面,特别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努力和贡献,实际上并未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反而可能反其道而行。

收录牛津字典

环保主义者Jay Westervelt在太平洋岛国斐济目睹一个海滨度假村不断发展、扩张,却宣称”珍惜我们的海洋与珊瑚礁“而鼓励重用毛巾,有感当中的惺惺作态,在1986年一篇论文首次写下Greenwash一词,其后渐获广泛采用,1999年正式收录在《牛津字典》。

伪装绿色5目的

纯粹为了利润而经营企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伪装绿色形象却没有真正的为企业社会责任付出努力,无疑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策略。
漂绿的目的,包括:

■提升企业负责任和ESG品牌形象,利于吸引关心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客户,开拓市场和增加销售;
■为了获得审批快、规模大、成本低的绿色融资;
■有助于申请政府支持和奖励资金,比如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请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等都有一定的奖补资金;
■用来掩饰恶行;
■转移视线,让人们没有注意到真正的环境威胁。

民调机构Harris Poll为Google Cloud 所进行的匿名调查针对近1500名全球不同行业、员工数超过500人的企业高阶主管,进行调查发现:

■全球58%企业高层坦承自家在漂绿;在美国,这数字飙升到68% ;
■全球66%企业高层质疑自家公司的永续努力是否为真;
■全球65%企业高层不知如何做永续转型;
■全球36%企业高层有衡量指标与工具来追踪他们在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工作;
■全球17%企业高层正使用来自相关工具所搜集、与气候相关的数据,来优化他们的永续发展策略

漂绿案例:

漂绿发生在各领域,如金融、能源、航空、时尚、农业、食品、林业等。

Innisfree
误导性包装文案

2021年韩国美妆品牌Innisfree在塑料瓶子外面裹上一层硬纸壳,上面写着“我是纸瓶子”,事实上这是一个用纸包裹的塑料瓶,愤怒的用户向韩国消费者中心提交针对该产品所谓的“绿色洗涤”标签的正式投诉。

遭抵制承认误导

Innisfree也在多个国家市场遭到网友抵制,事后承认包装文案有误导性,其“我是纸瓶子” 只是用来说明包裹在塑料瓶外面的是纸,而且这个未经染色的瓶子是可循环使用、环境友好的,在生产过程中比传统包装节约了51.8%的塑料。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包装实际上比塑料壳更浪费,是“漂绿” 的商业话术,是用环保的名义盈利。

福士伟根
氮氧化物排放量超标

2015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现这家公司在全球1100万辆柴油车上安装了“失效装置”,这使得氮氧化物排放量看起来达标。实际上,其排放量超过了美国标准限值的40倍。东窗事发后,福士伟根的声誉受创,时任总执行长被指控欺诈和共谋,公司也需缴付高额刑事罚款,股价在几周内暴跌了30%以上。

Oatly
运输污染

这家公司主打环境友善、强调永续经营的理念,许多咖啡业者用其燕麦奶来取代牛奶,制作植物奶咖啡。但纽约投资公司Spruce Point在去年发布调查报告,条列Oatly数大罪状,最为人诟病的是,Oatly在IPO报告书多次强调产品的永续性,包括平均每公升较牛奶减少80%温室气体、79%土地使用、60%能源消耗等,却做出背道而驰的行为。

排放超标废水

例如Oatly位于美国纽泽西州的工厂,排放超标废水;为了快速打入各国市场,产品从欧洲运往亚洲的运输污染,都让Oatly贴上“漂绿”的标签。

金融产品
只注重短期回报

指ESG基金或者绿色基金、碳中和基金在设立基金指示宣传的保护环境方面说的比做的多等。例如某些ESG基金宣称基金组成都以绿色碳中和概念为主,但实际投资时只注重短期回报,投资标的中包含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公司也不对外披露,一些明显在ESG领域评价较差的公司依然入选,基金也不对自身的ESG投资策略与投资人进行沟通解释。

警方搜查总执行辞职

德意志银行及其旗下子公司德意志资管(DWS)5月底在法兰克福的办事处遭到警方突击搜查,据悉与DWS被指控“漂绿”有关。事件发生后,DWS总执行长称,其将在“与公司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辞职。

应对漂绿行动:

面对逐渐猖獗的“漂绿”行为,各国都有在探讨采取行动,例如:

■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制定新法规,来禁止无法证实、模糊的环境承诺,以及其他误导性的说法。
■全球各国的监管部门也正在加强监管以遏制投资/金融产品上的“漂绿”行为。今年5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两项规则变更,防止基金用ESG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声明,提高对基金ESG相关的披露要求。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正在制定一个国际标准。

 

ADVERTISEMENT

 
 

 

反应

 

财经新闻

阿旺阿迪:影响投资者保障 “漂绿”或毁永续金融信心

(吉隆坡5日讯)随着全球对环境、社会及监管(ESG)的投资达上兆美元的水平,“漂绿”(Greenwashing)情况备受关注,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阿旺阿迪博士提醒道,“漂绿”可能会摧毁永续金融的基本信心,对投资者保障和市场诚信构成风险。

他强调,“漂绿”对投资者信心产生潜在影响,而许多公司和投资者日益倾向于采用永续发展作为可行的投资策略。

阿旺阿迪今日在2024年马来西亚机构投资者理事会-证券业发展公司(IIC-SIDC)企业治理大会上致开幕词时,如此表示。

投资者失信心融资或消失

“在全球范围内,上兆美元已流入宣扬ESG的基金,随着金额的增加,人们对‘洗绿’、‘绿化’和‘漂绿’等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强调了‘漂绿’仍是市场行为的基本问题,对投资者保障和市场诚信构成风险。

“如果投资者对此失去信心,相关转型所需的融资可能就会消失。”

截至去年12月31日,大马共有68个永续和负责任投资(SRI)基金,总值达77亿令吉。

阿旺阿迪也说,永续发展方面的治理失误可能会产生超出经济损失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对环境和人类福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归结为良好的治理。一个计划或承诺若没有正确治理框架所支持,都是不可信的。”

他说,他认同一名公司治理倡导者的看法,即当投资者评估一家公司为“环境”和“社会”所做的事情时,他们应该首先评估该公司的治理方针。

“如果(该公司在)治理上有问题,他们在应对环境和社会的说法会打折扣。”

【书到用时】
“漂绿”是指洗白环境议题

“漂绿”(greenwashing)

●是由象征环保的“绿色”(green)和“漂白”(whitewashing)合成的新词。

●可视之为应用在环境议题的“洗白”或“粉饰太平”,泛指公司、组织或政府通过披露虚假、误导性的信息或错误的披露方式,以夸大自身在环境、社会、监管(ESG)方面,特别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努力和贡献,实际上并未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反而可能反其道而行。

●当一个组织花费在“绿色”广告上的资源远高于花费在无害环境的做法时,就被视为“漂绿”的行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