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中国游客部分回来了 但不再大把花钱

(北京29日讯)2023年中国出国旅游的人数以及他们的消费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人们的消费意识、对安全的考量以及尚未恢复到位的航班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结束清零政策将近一年后,又有大批中国游客前往国外旅行。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人数达到4030万,预计下半年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增长。不过,与疫情前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9 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为1.55 亿人次。

近十年来,中国人已成为全球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他们常常是旅游消费最高的人群,入住豪华酒店、打卡专线景点,大手笔购买纪念品以及高档奢侈品。

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2019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额为255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游客的两倍,德国的三倍,英国的四倍。

消费成本意识越来越强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很吃力,房地产危机让一些家庭储蓄拮据,再加上20%的青年失业率,大手大脚花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中国游客中,成本意识正变得越来越强。

本月早些时候,伦敦新西区公司(New West End Company)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今年前往英国首都的中国游客人数仅比2019年减少 2%,但他们的消费却下降了58%。作为背景也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政府 2020 年取消了对非欧盟游客免税购物的政策。这项优惠曾使游客在离境时可以退税,而英国的商品增值税高达 20%。

市场调研公司旅游经济(Tourism Economics)认为,旅游消费下降的原因跟越来越多的自由行取代旅行团有关,不过,这很可能只是短期现象。

该公司欧洲和中东地区经理古德格(Dave Goodger)对德国之声表示,预测中国的人均收入会持续增长,旅游群体不断扩大,"在未来10年内,我们预计,每年都会新增6000万个开始在中国国内或到国外旅行的中国家庭。"

2025年恢复到2019年水平

他说,在此期间,中国将在游客访问量和消费两个领域,对欧洲远程旅行的增长做出最大贡献,超过美国。

不过,旅游经济公司还发现,总体而言,疫情后,前往欧洲的远程游客仍比疫情前低43%。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游客明显不足。

古德格认为,中国赴欧游客的全面复苏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我们预计,中国游客量将在 2025年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考虑到乌克兰和中东战争的因素,远程旅游不会很快得到全面恢复,尤其是以欧洲为目的地的旅游。"

安全考量是旅行的关键因素

除欧洲外,其他地区也希望恢复中国入境的游客数量。例如泰国,该国在2019年接待了1100 万中国游客,但今年前9个月却不到250万,而泰国政府曾预测的这一数字是它的一倍。

今年9月,泰国开始实施对中国公民的免签制度。今年10月,曼谷一家豪华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一名中国公民在内的两人死亡。泰国政府提议泰中警方联合巡逻,恢复中国游客的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游客在国外遇袭的视频短片。还有一些视频反映中国人被从事高薪工作的诱饵骗到亚洲其它国家。今年8月上映的中国电影《不再下注》正是叙述了这一现象,从而一炮打红,创下不菲的票房业绩。

今年夏天,一辆载有41名中国游客的面包车在法国马赛市遭到蒙面者的袭击,造成数人受伤。该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旅行经济专家古德格告诉德国之声,对安全的看法是选择旅行目的地的关键因素,旅游景点能否恢复人气,也取决于人们对该地安全的考量。

国际航班量仍远低于疫情前

中国国际航班数量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据全球旅游数据提供商OAG提供的信息,今年11月,进出中国的国际航班人次为477万8271人,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3%。

OAG 的数据还显示,从中国飞往韩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的航班,其恢复速度远远快于飞往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的航班,但所有航班目前的飞行量均远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国发射导弹的信号/魏开星

中国火箭军于9月25日8时44分,向太平洋某处公海发射一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称“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中国通常是在内蒙古等偏远地区展开不公开的测试,很少向海洋发射远程导弹,上一次还是在1980年的时候,至今已有44年。

中方此次举动引发国际震动,外界纷纷揣测其动机及传递的信号。笔者以为起码可有如下几方面的解读。

首先是时间点有些特殊,军方有为国庆75周年献礼的意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75周年,按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的惯例,今年应该举行国庆典礼或阅兵式;可是,或许出于勤俭节约的考虑,中国政府今年却选择低调过国庆的方式。

政府即使再低调,其他系统也总可以有所表示,比如军队;火箭军选在10月1日前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就是有为庆祝新中国建立的含义。那么,为何选择25日这一天呢?或许与74年前的历史事件有关。

追忆74年前英雄大会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北京同时举行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代表们,有来自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英雄、地方的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也有来自工厂、矿山、农村的劳动模范,都是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其次,彰显大国的存在。前不久,美俄两大国均发射洲际导弹,美国成功了,而俄罗斯却失败了。作为世界大国、联合国五常之一,中国已经44年没有向公海发射洲际导弹,也应该向外展示一下“大国重器”。

洲际导弹可以说是大国的标配之一。据中国军方网站公布的有限视频,外界基本判断这款导弹属于东风31AG型号。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发展到41系列及51系列,而31系列是属于较为落后的型号。

即使是这款不怎么先进的导弹,也足以向外界证明中国长程导弹的威力,证明过了44年,中国的战略威慑力量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在不断提升之中。

而东风41型及51型,按照中国内地的通常说法是“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新华社指出,这次发射“有效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达到了预期目的”。正是这个意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再者与中国周边严峻的形势有关。今年以来,中国周边的局势更显严峻,尤其是在东海、台湾海峡及南海一线。东海方面,日本自卫队海军舰艇公然非法进入中国的12海里领海,而日方事后并无做出合理的解释;台海方面,台湾的民进党连续执政,新上任的赖清德被称为“台独金孙”,自称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赖上台4个多月以来,美台合作更加猖獗,美国继续大批售卖军火,进一步武装“台独”势力,试图在台湾建立无人机基地,对抗中国大陆。日前赖清德更加在公众场合贩卖“两国论”,而所谓的七国集团更是发表声明支持台湾走向国际;德国、日本等二战战败国的军舰公然通过台湾海峡,招摇过市,向中国大陆示威。

南海方面,菲律宾在美日等国的策动与支持下,小马可斯政府自上台以来不停地在仁爱礁、仙宾礁等岛礁,强化其非法占领中国领土的所谓既定事实的存在,并多次恶意冲撞在当地维权的中国海警船。美日菲的阴谋是通过挑衅,刺激中国采取武力措施,挑动南海声索国与中国的冲突,从而实现其亚太地区“俄乌化”、“中东化”,印太地区“北约化”的邪恶目的。

拜登开口不离“中国”

最后是回应西方的军演胁迫。美国在印太地区纠结所谓的盟友,举行多层次、多军种的联合演习,威慑中国;同时,拜登在剩下不到4个月的总统任期内,在前不久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会上,“大声密谋”应对所谓“中国考验”的片段流出,可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国国防部说,此次导弹发射是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尽管如此,时隔44年才来一次的动作,连外国媒体都称是中国军方的罕见举动,总不会是无的放矢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