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强军改革 分析指二十大后有难题
(北京17日讯)习近平在二十大首日称要强化中国现代化军事发展,实现解放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有媒体分析指出,尽管习近平预料将继续军权在握,但二十大后军事改革可能遇到一些挑战。
中共二十大首日(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要深化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将解放军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2027年的建军100年奋斗目标。
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习近平在二十大大会报告谈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要确立并贯彻党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强军思想、军事战略方针,“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并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等;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包含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典规律、无人智能作战力量、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等,并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打赢局部战争。”
此外,也要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并深化军队院校改革等。
习近平在报告说:“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呼吁加快军事发展的同时,习近平也在二十大首日重申,北京不放弃“武力统一”台湾,并称“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盡管未提美国,但该段发言普遍被解读为剑指华盛顿。

中央军委洗牌
习近平执政10年以来,中国迅速扩大并推进了其海军和火箭军,清洗数千名贪污腐败的军官,改革其指挥系统,并在东南亚建立基地。美联社报道,中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军事预算,且正试图发展弹道导弹、航空母舰和海外前哨基地。
路透社分析指出,二十大后习近平的中央军事委员将面臨著棘手的下一步:对其领导层进行全面的改革。
外界普遍预期,习近平将史无前例取得第三任期,也将续任中共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继续紧抓军权。路透社称,习近平在下个任期可能加强对军队和军队现代化的控制。
但根据中共“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规定,中央军委有4人已届退休年龄,其中包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两人皆已高龄72岁。这也意味着,中央军委应会“换血”4个新面孔。
8名亚洲和西方军事武官,以及7名安全分析家向路透社表示,继任者必须能整合日益腐杂的军队,以满足习近平长期以来的要求,即军队能够“打仗并赢得战争”,“这对入侵台湾至关重要”。

中国解放军(档案照)
专家表示,中国需要为其不断扩大的海军舰队确保外国基地和港口的准入,以及应对可能的外部压力,以深化对其核武库的国际参与。在所有这些挑战中,大多数即将上任的将领都可能缺少一个重要元素,而这个元素是他们部分前任拥有的标志,即战斗经验。
8名武官说,中央军委可能的继任者,包括重整后的东部战区司令部和西部战区司令部指挥官,他们分别负责台湾和印度边境,晋升也可能来自南部战区司令部,因为南部战区司令部是中国重要的海军基地所在地。谁被选中也可以说明习近平的军事优先事项。
私人军事分析家尼尔(Alexander Neill)说:“中国并不缺乏高级军官,他们在内部对习近平的‘打仗并赢得战争’理念深信不疑,但解放军的难题是缺乏行动经验。”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RSIS)的安全学者查尔(James Char)则说,解放军在联合武器和联合行动方面,存在“弱点”。他表示,目前解放军“持续投射能力也仍然有限。”
除此之外,路透社也指出中央军委的洗牌,“对习近平绝对忠诚”至关重要。4名匿名外交官告诉路透社,预计将晋升中央军委的包含现年66岁、现任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与此同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也会有另一名将领来平衡,这个人选可能是陆军司令刘振立,此外,已调升中央的前东部战区司令员何卫东,以及前西部战区司令员徐启灵也是可能人选。

中国核武器实力
路透社报道指出,五角大厦的评估称,中国的核力量正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扩张。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年度报告指,在习近平的下一个任期内,中国预计将拥有多达700枚可交付的核弹头,到2030年将达到1000枚,更多的武器预计将在现代化的发射井中保持先进的准备状态。报告还指,中国现在似乎有一个 “核三位一体”,能够从陆地、飞机和潜水艇上发射导弹。
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安全学者特沃米(Christopher Twomey)指出,当前重要的是恢复国际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北京不断发展的核理论。他说:“新的中央军委会委员将在是否让美国参与确保战略核领域稳定方面,拥有重要的发言权,但来自军队的政治方面领导人将是对此抱持最多质疑态度的;更有国际意识的官员,则可能会对螺旋上升的危险和无意中的升级有一些认识。”
针对路透社的报道,中国国防部没有对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特朗普关税战四面树敌 习近平拓展盟友好时机

特朗普针对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的关税行动的确会令中国经济受创,但也为习近平提供了一个罕见良机,有利于他深化外交关系,包括与美国在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关键盟友。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一个世纪以来最严厉的关税措施后,中国官员周四迅速行动,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阵线。尽管北京正面临第三轮美国关税打击,但这一次,日本、澳洲、英国等美国长期盟友也被特朗普征收关税,最高达24%。
周四在伦敦出席中国首支绿色主权债发行启动仪式时,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赞扬此次人民币绿色主权债的发行,彰显了北京致力于兑现与国际市场深化融合的承诺。廖岷曾是习近平在中美第一轮贸易战中的谈判代表之一。
廖岷表示,保护主义行不通,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和英国都理解全球化带来的益处,而这些益处是建立在坚实的合作基础之上的。
除了引发全球市场抛售,史无前例地对所有国家加征惩罚性关税,还可能使美国与其在二战后亲手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分道扬镳,历经数十年的盟友关系亦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中国获绝佳机会
亚洲许多国家已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最新一轮关税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它们对北京的依赖。
“‘解放日’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一步隔离,它实际上在鼓励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贸易,而不是与美国往来,”法国里昂商学院上海校区的兼职教授法兰克蔡(译音)表示。“中国现在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在美国擅长的领域打败它。”
这标志着国际格局相比过去几年有了突然转变。此前,拜登政府以担忧北京的军事扩张对全球构成威胁为由,成功说服了从丹麦到日本的一系列国家,支持旨在孤立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而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对俄罗斯的外交支持,也加剧了欧洲多国对北京的猜疑。
如今,特朗普几乎没有再给欧洲及其他盟友继续配合孤立中国的理由,无论是他对俄罗斯的友善态度,还是最新一轮关税措施,都很难让盟友团结在美国身边。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四称特朗普的关税决定“令人非常失望”,欧盟威胁将报复美国,法国警告可能对美国科技公司下手。
在特朗普发布关税声明数小时后,中国商务部指出,美国的“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中国官方媒体也加强了这一表态,央视宣称美国正在背离自由贸易,CGTN发布了一则由AI生成的动画歌曲,主题是“动荡中的美国工人”,《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位巴西学者的评论文章,指责特朗普“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
面对特朗普早前的几轮关税,习近平一直保持克制,采取了比第一次贸易战时更具策略性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危机和通缩压力的背景下。
中国或先观望
最新的对等关税将使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税率提高到至少65%,中国政府已表示将对美国作出回应,可选的反制手段包括向苹果等美国大型企业下手,或收紧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表示,中国官员可能会先观望其他国家的反应。
习近平出访东盟
尽管经济学家预计此次关税将摧毁中美大部分贸易往来,对经济的打击也将超过第一次贸易战,但中国沪深300指数周四仅下跌0.6%,国债市场也上涨,因市场开始猜测北京可能会加大货币宽松力度。
习近平本月晚些时候将进行自特朗普就职总统以来的首次海外出访,这将为他在亚洲进一步拓展影响力提供机会。
据报道,习近平将前往柬埔寨和越南这两个在特朗普关税中受创最重的国家,马来西亚也是一站。他很可能会向这些此前在中美之间,小心维持平衡的国家传递“经济稳定”的信息。
不过,尽管习近平有机会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许多经济体仍对中国的领土野心及其通过经济胁迫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做法保持警惕。
美国或被孤立
本周,中国军方在台湾周边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就在数周前,中国军舰还首次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行动。
中国周四宣布已逮捕三名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的菲律宾人,中菲正因南海问题而关系紧张,菲律宾是少数几个对特朗普关税表示欢迎的政府之一,贸易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表示,她对17%的关税持“谨慎乐观”态度。
欧盟也可能会对与中国交好持谨慎态度。尽管习近平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对普京的支持导致中欧关系紧张,但据彭博报道,欧盟内部一些领导人因特朗普的回归倾向于采取更温和的对华策略。
立场最温和的领导人之一、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将于下周访问中国和越南。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副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多尔表示,中国试图将自己塑造为可靠伙伴的努力,在欧洲一些地区可能会遭到质疑。
他说,“我认为,现在很难判断北京这种姿态能产生多大效果。私下里欧洲官员往往会迅速指出,无论他们与特朗普存在多大分歧,但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依然有诸多严重不满。”
北京在与新兴市场打交道时也需谨慎行事,因为一些国家仍担心中国产品涌入本国市场,抢占服装等行业的就业岗位。
但随着全球各国忙于应对美国贸易战,它们对给中国加关税的动力也随之减弱。
美国自身利益受损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表示,归根结底,特朗普的关税让贸易伙伴之间走的更近,最终是美国自身利益受损。
王辉耀表示,特朗普此举将促使占全球人口或经济总量80%的国家,加强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而美国将被孤立。长期来看,这将推动各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新闻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