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展巴生站反应热烈 陈友信:学生优秀获中资青睐

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展巴生站,吸引许多学生和家长到场。
(巴生13日讯)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表示,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国家,而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融合能力比较强,不仅能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也能掌握中华优良文化,成为中资企业青睐的人才。
“中国作为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与马来西亚在电子制造、智慧科技、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先进产业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
他说:“目前,全国拥有1302所华文小学和63所独中,全国独中生约有8万人,其中2000多名为非华裔学生,是我国独中的另一特色。”
陈友信今日出席董总与留华同学在巴生中华独立中学礼堂举行“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展”(巴生站)时,在致辞时,这么说。
他指出,华文教育不是华人的学校而是“华文学校”,基础是弘扬中华文化,因此就读华校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而是中华文化。
他说,我国华小的非华裔人数约20%,至于独中则是3%左右,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非华裔学生能够去中国留学。
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展分别于3个地点举办,其中包括周三(12日)在柔佛麻坡中化中学、周四(13日)在巴生中华独中,以及周五(14日)在槟城大山脚日新独中举办。
此次的教育展也获得中国驻马大使馆支持。而今早,董总也在会场与澳门中西创新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为大马学子开拓并提供更多升学机会。
与会者还有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李健聪、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教育展联合会主席苏耀原、颜彣澔,以及校长沈丽珍等人。
赵长涛:中国高校重视大马学子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教育参赞赵长涛指出,今天的高等教育展直接进入校园举办,既体现中国高校对大马优秀学子的高度重视,也彰显马中教育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目前已成为马来西亚学生的重要留学目的地之一,两国间的教育合作已从高等教育拓展到职业教育、联合科研、数字教育等多个领域。”
而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则表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政府一直不断优化政策,确保年轻一代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
他指出,我国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止是一种力量,还能够与国际社会接轨。
他说,我国华社尽管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然而华文教育同样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欢迎各族同胞参与,而这种包容性和多元性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大优势。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会长林国元表示,本届中国高等教育展分别在麻坡、巴生及槟城三地举行。
他说,而巴生作为第二站,不仅因为它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地区之一,也因为这里的学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视频推荐 :
陈友信:局势有利承诺支持 华基政党助推承认统考

陈友信(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左庄俊隆及右李添霖。
(加影22日讯)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表示,目前局势有利于政府承认独中统考,因此必须全面推动相关工作,以确保最终落实。
他指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早前拨款2000万令吉予独中,成为历任首相中的首例,这显示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为统考承认带来契机。
陈友信透露,董总于3月分别与民主行动党、马华公会及民政党会面,三党皆表态支持董总将承认统考作为核心议题,并口头承诺持续合作,推动政府正式承认统考。
他希望,统考课题不要再被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行动党是团结政府内的主要政党,而马华也是政府的一员,他们有责任将董总所提呈的资料传达给其他团结政府盟党沟通,让盟党了解华文教育与统考对国家的竞争力和人才培训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大政党应该让盟党知道,独中华文教育是国家教育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
历史课涵盖大马史
针对外界对统考文凭的误解,特别是历史课程,陈友信指出,董总在交流会上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证明统考历史课程涵盖本地专家学者编写的国家历史,希望消除误解。
他呼吁所有支持母语教育的单位及朝野政党,共同推动及监督政府履行竞选承诺,不应让统考课题被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否则,下一个大选很快就到,大家要知道民间的感受。
“执政的也应更具体说明如何帮董总达成承认统考的目标,若有执行时间表就更佳。
“我们强调,希望教育课题可以超越政治分歧、党派利益,希望跨党派来推动母语教育发展,包括承认统考。”
争取国际标准评估统考
陈友信说,董总乐见3个政党承诺会与盟党沟通,无论是国阵、国盟还是希盟,甚至是沙盟和砂盟,让董总能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不论是人民公正党、土土著团结党、伊斯兰党还是沙盟,这些政党若要与董总对话,董总无任欢迎,也会在有适当管道后,邀请他们前来对话。”
提到优化统考的过程中,陈友信说,董总也会尽量争取更多国际标准来评估统考,不只是个别大学专家学者的认可或参与,不只是大学和大专院校的承认,收统考生,也希望下一步可拓扩展到国际上的一些官方机构的认可,它可以是国家级,可以是教育专业团体、和其他考试局。
他说,争取的不再是个人和大专院校的个别承认而已,这也不是为了统考承认才这么做。这是长远要进行的工作。
他说,实际上我国国立大学也有开放名额招揽国际学生以加强他们的素质,而在这个情况下,国立大学没有理由不能接受统考成为大学入学资格。
“若国立大学能够如砂拉越州政府在州级大学进行试点计划接受统考文凭,董总也乐见其成。
“董总也会尽量争取更多国际标准来评估统考,当中包括个别大学专家的学测认可,甚至扩展到国际上的官方机构认可。“
陈友信指出,华文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仰赖华社各界的共同努力。董总所提倡的华教共同体,涵盖了多个长期支持和推动华文教育的组织,包括全国性华教机构(董总、教总、独大)、各级教育组织(全国校长职工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以及学术单位(师训学院中文组、各大学中文研究系、各大学华文学会等)。
他说,董总将在今年年底召开华教工作者大会,讨论华教课题。
“今天的中委会也成立了相关的筹委会。”
董教总对统考两大核心诉求:
1. 承认统考,推动政策落实
·敦促政府尽快正式承认统考,加速行政程序进入实质阶段。
·加强与华基政党的合作,共同监督政府,确保政策落地。
·以国际标准评估统考,使政府和社会能理性、客观地探讨其可行性,回归学术本质。
2. 确保教育独立于政治,推动跨党派合作
·避免统考议题被政治化或作为政党斗争的筹码。
·呼吁在野党积极监督政府施政,避免挑起种族与宗教情绪,确保华文教育公平对待。
·推动跨党派合作,确保教育议题超越政治分歧,以学生和社会利益为优先
董总为多元议题发声
陈友信说,董总不仅是一所教育机构,更在社会公平与文化多元等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强调,董总的定位是一体两面的,既是推动教育建设的主体,同时也参与社会运动,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他指出,董总始终致力于教育专业的建设、深化与改革,但由于华文教育涉及社会公平与多元文化等议题,董总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自然成为社会运动的一部分。
陈友信今日主持第33届(2024年–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会第3次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
在场的包括董总署理主席李添霖、副主席卢成良、吴小明、杨才国、秘书长庄俊隆、财政拿督杨安山、副秘书长黄再兴等人。
董总中委会议上讨论及关注的4项议题为加强华教共同体的发展、董总角色是一体两面:教育建设和社会运动并行、与政党会面交流,推动华文独中统考承认与教育议题 ,以及各政党推动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