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华裔生育率低 柯嘉逊:不意味华小将亡

(吉隆坡15日讯)教育工作者柯嘉逊博士认为,华裔生育率下降并不影响华小的生存,反之,华小近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人满为患。

他说,自1980年代以来,华人社会的出生率下降一直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

也是新纪元大学学院前院长的柯嘉逊向网媒“自由今日大马”说,即使没有“10万名非华裔学生的涌入”,华小的情况也是如此。

他指出,华小在非华裔学生,尤其是巫裔学生中也很受欢迎,这证明了其持久的吸引力。

“出生率下降的幅度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足以引起人们对这些学校能否生存的担忧。”

此外,柯嘉逊反认为上述情况带来了一线希望,因为这意味班级规模会缩小。

他指出,大多数华小都开设上午班和下午班,惟理想情况下,学校应只有全日制,以及班级应有一个最佳的人数。

“但这两个条件不适用于华小,因为它们人满为患。”

他表示,规模较小的年度学生人数,可促使华小落实全日制,并开设较小的班级。

柯嘉逊是针对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日前提出华小能否承受华裔生育率下降的影响的谈话,这么回应。

沈志勤近日在脸书发文说,2022年,大马初生婴儿总数为42万3124人,其中华裔婴儿只有4万人,占总数还不到10%。

他说,这些孩子在5年后的2027年,就会读一年级,而全国有1200所华小供他们选择。

他指出,假设所有人都进入华小,平均每所华小只招收33名新生,也意味着每所华小只有1班的小学班级。

 

 
 

 

反应

 

要闻

柯嘉逊:勿无限上纲 不应渲染为“叛国”行为

(八打灵再也17日讯)针对《星洲日报》早前在国旗插图上出现误绘事件,作家兼前国会议员柯嘉逊博士今日发表媒体声明,呼吁各界理性看待该报已致歉更正的无心疏漏,勿将校对失误无限上纲,渲染为“叛国”之举。

他直言,只有从未涉足出版领域者,才无法体会校勘失误的无奈。他反问道:“需何等傲慢——抑或无知——才会为区区校对失误大动干戈?”

柯嘉逊指出,出版行业中,即使经验丰富的编辑亦难保不出错,校对是人力所为,而人力终有不及。

他强调,《星洲日报》已第一时间致歉并修正错误,已展现专业与负责态度。

然而,他批评部分人士将此事“武器化”,试图将媒体过失上升为国家安全议题。更令人遗憾的是,连本应理解宽容精神的前教育部长,也加入声讨行列。

柯嘉逊指出,自己近日参与国际出版项目时,也曾修正连专业团队都遗漏的讹误,相关单位的反应是感激而非指责。“放眼全球,经典作品乃至畅销书亦时有误植,理性社会对此皆能一笑置之。”

他形容,当前部分舆论反应过激,折射出某些群体“唯恐天下不乱”的倾向,将一桩编辑错误炒作为“国家认同危机”,令人忧心。

他最后建议:“诸君若真关心媒体素质,何不亲试出版?届时或能体会,今日之愤慨何其荒谬。”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