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华语言文化学院 南方大学栽培“中国通”

赵长涛(左六起)和陈洺臣一起为中华语言文化学院牌匾主持揭幕仪式;左起张瑞发、张润安、郑惠珍、莫泽浩、吴惠明,右起王润华、郑玉美、曾振强、张学富和张文强。
(新山6日讯)南方大学学院下设的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旨在为我国培养“中国通”人才,同时实现跨族群学术发展,并与接轨世界。
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首任院长王润华教授表示,该文化学院的课程能培养出“中国通”人才,这些人才有更好的条件到中国从商。
他在该学院成立典礼后被询及未来发展是否着重培训“中国通”人才时,这么说。
他补充,除了为本地培训“中国通”,也能为外国学生提升中文。
“比如日本爱知大学看重栽培商业人才,并让学生要到中国发展。该校每年会安排一批学生到本校上一个学期的课程,我们为这些非中文系背景学生提升中文程度,之后他们再赴中国发展。”
此外,他披露,美国和欧洲有许多学术界研究人员欲研究东南亚,却面对书籍和参考资料不足的困境。
“新加坡有几间图书馆的馆藏很不错,但是外国研究人员还是觉得东南亚各国中,以大马最有代表性,所以常会来本校图书馆和藏书阁找资料,这也是本校与外国学者的一种学术交流和联系。”
与会嘉宾包括该校永久名誉董事长拿督张文强、该校发起人吴惠明、曾振强、名誉顾问拿督张润安、校务顾问张瑞发博士、署理董事长拿督斯里张学富、副董事长拿汀郑惠珍及校长郑玉美教授等人。
陈洺臣:学习趋势不容忽视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表示,阅读中文、书写汉字、说华语、了解中华文化和习俗等,已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学习趋势。
“大马是两岸三地以外拥有最完善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而本校更是这个体系里重要的促进和组成机构,我们提供从专业文凭,一直到学士、硕士和博士的课程选项,课程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和本土研究,兼顾理论和实践;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之后,学术资源将更为集中和丰富,师生们必能从中获益。”
他强调,上述新学院的成立不仅是建校以来的一大里程碑,亦是我国华社,甚至国内整个中文学术领域的一大喜事和成就。
陈洺臣:20票选10受委
南大学院董事将增至30人

(新山30日讯)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决定在下届董事会改选时,将现有20人的阵容改为30人,以壮大董事会的力量。
该校董事长拿督陈洺臣指出,这项决定已在董事会召开的特别会员大会上通过。未来的董事会,将会有20位是票选董事,10位是受委董事。
陈洺臣说,董事会认为,通过招纳更多人才加入董事会,能够集思广益,而且新董事也能善用人脉为该校筹集更多捐款。
他今日出席该校44周年校庆午宴,在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也提到,在特别会员大会上,董事会也通过及修改一些规章条文,包括成立南方基金,以税务减免方式鼓励私人企业支持该校的运作。
“本校预计明年下半年会提呈申请升格为完整大学。”

潘伟斯:工业4.0趋势须排除填鸭式教育
掌管柔州国际贸易、投资及公用事业事务的行政议员潘伟斯表示,在工业4.0的趋势下,南方大学学院必须排除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
他说,在2020年柔州财政预算案中,政府有拨款50万令吉给该校。
其他出席者包括该校署理董事长莫泽浩、常务董事兼活动筹委会主席拿汀郑惠珍及校长郑玉美博士等。
王润华明年卸副校长职
南方大学学院资深副校长王润华将从明年起转任中文系教授暨博士生导师,卸下副校长职位。
该校理事长张瑞发在致词时这么宣布,并提到王润华在担任副校长期间建树良多,除了邀请许多著名教授到该校交流,王润华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发布学术论文,加强与其他大学的联系。
他指出,根据校方的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在3至6个月内的就业率达到84%,证明该校所开办的课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三语,同时能传承五育并全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