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冰岛除了极光,还有这些值得知道的事…

《在冰火之地读懂海盗的诗》下篇   文|黎添华  图|林春龙

在冰岛,我一直挂在口中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真的很不简单!我指的,不是土生土长的冰岛人,而是一群“现代维京人”。只是,他们不是海盗,而是一群在不同时候抵达冰岛的大马人。

地域辽阔的冰岛共有约34万人,但根据非官方统计,这里定居的大马人不到60人。

我的导游小吕(吕荣活)就是其中一人,而其职员Susan(罗惠珊)更在15岁就随家人移民到冰岛,一住就住了16年,而且还说得一口流利的冰岛语。

他们,以及其他在冰岛的大马人,都因各自际遇定居冰岛。不过,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着维京人乘风破浪开辟新大陆的精神。

8世纪末9世纪初,部分斯堪的纳维亚维京人因为厌恶了内战、或不堪暴政逼害,或得罪君主贵族因而亡命天涯,纷纷乘船找寻新大陆。

根据冰岛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的官方图解指南:861年第一个看到冰岛的维京人就是纳多德。不过,迟至870年,一位叫英格尔夫阿纳森的维京人才带领其他人,一同从挪威定居在冰岛。

当然,最初这些维京人也不是海盗,而是一群想安居乐业的农民。只是严峻的生活挑战,加上大时代的掠夺杀戮风气盛行,冰岛维京人才成为了欧洲闻风丧胆300多年的其中一份子。

离乡背井拼事业

小吕和Susan无疑就像当年的维京人那样,离乡背井来到异地,然后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博弈,努力生存之际,还得开创一番事业。否则,远离家乡的意义不大。

相处的十几天,会发现小吕对冰岛的掌握十分透彻,人文、历史、天文、神话、习俗、民生,他全都能掌握。本以为搞旅游的,很可能都在吹水,直到有机会造访他家,才从书架上多不胜数的冰岛书籍中发现他花了多少努力。

从事旅游业,小吕不希望让大马颜面尽失,更不希望花了那么多钱来冰岛的大马人失望,所以,他坦言自己必须得在各方面下番功夫。这点,小吕和十分讲究家族荣耀,看重名留青史的维京人相似。

找对风向才下车

要在冰岛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印象深刻的,是某天我们遇到了冰岛人口中的“妖风”——风暴,旅巴行驶期间摇晃得不得了,其中下车时更不是随便要开门就能开的,否则风向不对,很可能会将车门给吹走。

当时,充当司机的小吕静静地摇下车窗,然后将自己的御寒帽摘下来随风飘荡,试图测试风向,然后再慢慢地将旅巴停放在逆风的方向,好方便开车门。

掌握常识技能

这一幕全被坐在前方的我看见了。为了确认我的猜测,我向他求证才知道,原来这是冰岛驾车的一种常识与技能。显然的,要在冰岛自驾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除了路况与天气,我们还得掌握风向、方位、地方驾驶常识,以及公路礼仪等。

再来,追极光也不是出外兜一圈就能办到的事儿,其中,除了掌握天气外,更得考虑到风向、月圆,甚至是否有安全的观赏地点等。

福利完善应对力强

若你以为这里生活的大马人不多,大家就会彼此照应,互动频密,那就可能误会大了。

小吕表示,由于冰岛的社会福利完善,各方面的措施也十分到位,因此民众的生活普遍不会遇到任何问题,而即便出现障碍,也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施予援助。换言之,每个个体都能活得相当独立。

完善措施机制

再来,由于经常面对大自然的威胁,加上资源有限,因此冰岛人千百年来早训练出超强的应对能力,各方面措施也完善出一套机制。明乎此,乡亲相互求助的情况不多,更没有成立社团公会的必要。

“那佳节总会串门子吧,这里那么冷,谁都想抱团取暖啊!” 我天真地以为冰岛的亚洲人可以生活得很亚洲。但,错了。

小吕表示,冰岛人不需要这些,反而更重视隐私与自主。这也是为何,这里的小孩,18岁后就搬出来生活,而我们在航拍火山口时,当地人更不喜欢自己被拍进里头。

也许,我该这么诠释吧,冰岛瑰丽摄人的美景可以一起分享,但,他们清楚知道生存始终是自己的事。毕竟,千百年来,维京人早就明白,要生存就得自强不息,更得自力更生。

勇敢维京女战士

冰岛人的独立自主,也展现在对爱情的果断上。

小吕告诉我们冰岛的女子绝对不是弱者,要是与你相爱了就在一起,若是不爱了,就算怀了你的孩子,也绝对不会委屈自己和你继续睡在同一张床上。

“这里的男男女女女可以在离婚后共同抚养孩子,甚至有的还继续生活在一起,只是他们不再是伴侣。”

无疑,面对冰岛的天地之大,人自然也豁达通透,何况这里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纠结那些情感勒索与责任羁绊,而错过眼前的美景。

性别平等意识高

这样的干脆利落就出现在Susan身上。一脸坚毅的她总看起来有些顽强,她就透露,自己求学曾遇到老师分派试卷时,大家尚未接获就松手的情况质问老师为何如此无礼。勇敢地一如古时的维京女战士。

是的,古时的维京战士不乏女性,考古学家就发现,一些女性甚至还是沙场上的领袖。就算不在战场上,女性也会在家中男人远征时,撑起整个家,而一些地位较高的女性更领导整个村落。

这也是为何千百年后的今天,冰岛性别平等意识较高,除了首相是女性外,内阁半数以上都是女人。不说不知,我们的Susan 更在出任导游之余,还在宜家兼职保安呢!

后记:

面对每天可能发生的频密地震,冰岛人学会了随遇而安;面对妖风作怪,他们懂得了随机应变;当火山爆发时,他们不缓不急地挖道引水来扑灭熔浆,甚至打造成观光区,而面对地球暖化,冰川解体危机时,他们通过旅游教育的方式来让大家意识到环境危机。

明乎此,你就不会意外为何冰岛在2008年破产后,如此迅速地恢复国力,因为他们早就是生命中的斗士。对环境,好强而不失敬畏; 对生命,温柔却不失斗志 。

这里生活的大马人亦然。他们俨然已经将自己活成了现代维京人,然后在这里与宿命周旋,再活出一种足以激励人心的光辉。

或许某天,冰岛的风光旖旎可能会随着其他更震撼人心的美景给取代,而她的魔幻壮丽,也可能随着年岁渐长而逐渐模糊,但这里的冰诗、这里的传说,以及出现过的人,却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这绝对比看到极光更值得,也更有意义。

写到这里,我想,冰岛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她一直在冷与热的两极中,无与伦比着自己吧,荒芜中丰富, 冷咧中温暖。 但, 比这份美还要深刻恒古的,始终是人。

 

ADVERTISEMENT

 
 

 

反应

 

德国之声

【视频】网红菜谱令冰岛黄瓜脱销

一名加拿大网红在TikTok上发布了一系列视频,讲授凉拌黄瓜拌的各类做法。不成想,这些视频竟导致整个冰岛黄瓜脱销。网红的能量之大,再次令人瞠目结舌。

准备好透明的塑料盆,将整根黄瓜削成丝,加少许新鲜奶酪,再用剪刀将熏制过的三文鱼剪成小块,一头红洋葱削成小块。最后加入色拉酱、柠檬汁、菜籽和大量增味剂。盖好盖子,用力摇几下,这款凉拌黄瓜就大功告成了。

播主莫菲蒂(Logan Moffit)自称,这款凉拌黄瓜好吃到“不可思议”,以至于他每次都停不下来。莫菲蒂是加拿大人,也是TikTok上拥有600万粉丝的著名播主:他发布的各类黄瓜菜谱,最高点击记录竟达3000万人次。因此生活在渥太华的莫菲蒂,也被网友们戏称为“黄瓜达人”(The Cucumber Guy)。

冰岛黄瓜脱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莫菲蒂的黄瓜视频竟然让千里之遥的冰岛陷入了苦恼。说到冰岛,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会联想起火山、严寒以及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至于冰岛人特爱吃黄瓜,恐怕还闻所未闻。更何况,冰岛的暖棚里每年出产600万根黄瓜,而冰岛人口则只有40万,相当于人均每年可以得到15根黄瓜。

然而,随着莫菲蒂的黄瓜视频走红,一些冰岛网红今年8月也转发了他的凉拌黄瓜菜谱之后,本已实现黄瓜自给自足的冰岛竟出现了黄瓜脱销的局面。当地超市的货架上,黄瓜几乎销声匿迹。以至于冰岛不得不从临近的荷兰紧急进口黄瓜。

尽管冰岛农民协会和食品工业一再否认该岛已经陷入“黄瓜危机”,但英国广播公司BBC还是报道称,一款芝麻油、米醋加大蒜的凉拌黄瓜在冰岛尤其受到欢迎,以至于除黄瓜之外,上述配料也已很难买到。

 
 
 
 
 
 
 
 
 
 
 
 
 
 
 

A post shared by Logan🪵 (@logansfewd)

网络热潮:热得快 凉得也快

网红掀起某种食物消费热潮的事例此前就多次发生过,早已见怪不怪,不过,像冰岛这样整个国家陷入黄瓜危机的情况却从未有过。2023年7月,一位美食播主在纽约一家面包店前发布了一张法式牛角面包的照片。这家面包店立即名声大噪,食客在门前排起了长龙,店家不得不做出每人只能购买两个牛角面包的限购令。

2024年1月,瑞士网红Steve Merson在TikTok上发布消息称, 他将在苏黎世郊外一家快餐店前发放免费土耳其肉夹馍,闻讯赶来的粉丝成千上万造成拥堵,以至于警方不得不在两小时后驱散了这场“非法集会”。在德国,美食播主发布的视频也曾在纽伦堡和里根斯堡引发食客挤爆餐馆的热闹画面。

过去几年来,美食博客越来越受欢迎。一些人凭借在TikTok上发布自己的独创菜谱一夜走红,赢得众多忠实粉丝。德国网红Paul Cooks发布的“生肉生吃”系列,就被众多粉丝追捧和转发。

疯狂的创意

美食播主掀起的热潮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正因为如此,冰岛有关当局对当前的黄瓜危机也表现得相当淡定。冰岛农民协会发言人表示,至迟到下个星期,冰岛黄瓜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出现缓解。

不过,成功的喜悦也令加拿大网红莫菲蒂才思泉涌:他最新发布的一款视频,竟是用草莓酱、花生酱和蜂蜜凉拌黄瓜。冰岛的草莓酱、花生酱会不会因此脱销,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