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西北双游记 山城渔村景色各异

海拔1297米高的金山矗立高速大路边。
图/文:阿简
在半岛高速公路E2柔佛段北上,靠近马六甲边界路段,远方一座大山矗立。柔佛州内最高峰东甲的金山,海拔高1297米。它也是半岛第64高的山。

清晨启航,前往柔四西北游。
在马来历史著作《马来纪年》里,马六甲王朝的马末苏丹丧妻后要再娶。苏丹派部下包括鼎鼎有名的汉都亚前去向传说中的金山公主提亲。
传说汉都亚一行人到该处时没能见着公主,却遇到白发老妇人。老媪提出异常苛刻的条件,想要赢得美人归,得先准备所指定之物——连接马六甲和金山的金桥银桥各一座,蚊子及多种不同小虫的心脏各7盘,处女眼泪及极嫩的鲜榨槟榔水各一瓶,还有最重要的,苏丹之子拉惹阿末的血一碗,老妇说完突然凭空消失,自此金山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如今,此传说化身为多部电影及戏剧的蓝本。
壁画传神描绘
一踏进东甲市区,大街左边店屋一幅绝美大型壁画,很传神描绘出这传说的情景。大象载着使者,队伍前面几个手捧聘礼的随从,壁画的主角和大山画工精美笔触神韵非常吸引,极具代表性。举目远眺,真正的大山就在前方,很震撼。
东甲也有柔州布城美称,大街布店鳞次栉比,许多布料的价格经济实惠选择众多。榴飘香季节,在靠近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多档提供现开现吃服务,人声鼎沸。

金山瀑布嬉水区。
避暑好地方
探访金山是东甲最主要的外来旅游活动。实际上此山有两个入口,一是由东甲的砂益进入(登山客多由此路进山),另一处在马六甲。山路难行挑战大,若没能到山顶,也可到瀑布区嬉水。
夏日炎炎,此嬉水区是个避暑好地方。
东甲大街另一壁画正是展示金山瀑布。
由于金山是国家公园,欲登山的人们先到山脚办事处登记及聘请山导。
此 107平方米的公园范围地貌多样地被不同,参天大树古木、有小盆栽森林称号的苔藓林、人称夺命岭的垂直石壁(爬到这边已经气喘吁吁几乎夺命)与半岛主干山脉霹雳州的大山(高过2000米海拔的)相比,金山虽不太高但难度系数不小。
平日若没走惯山林,要抵达山顶也不容易。从山顶眺望远方视野极佳,蓝天白云,登山者的最好回报。

汉都亚与金山的故事。

茧云宫里巧妙设计将厕所画成一辆巴士。
东甲最古老庙宇
东甲小镇美食多。当中的牛腩面已经在外地有许多分行,堪称代表食品。牛肉汤底够味香浓,是许多外地访客的必吃食物。
此外,30年历史的肉骨茶及东坡肉等极富特色,往医院路可抵达东甲最古老庙宇——茧云宫。

老庙宇精美雕刻处处。
此庙宇占地不广人们用心打理,色彩艳丽的各主题包括游神等大型壁画,人们用心布置的春夏秋冬梅花银杏开满的四季走道,雕工精细让人惊艳的大柱飞龙雕刻,庙宇内的文物展览角落,历史斑驳的铁罐旧时电话开瓶器账簿记录簿,还有不同时期的纸钞等等,显示人们保留文物的决心。

东甲最古老庙宇——茧云宫内的艺术展,十八层地狱肥皂雕刻,传神逼真。

老庙内大红灯笼高挂。
庭院布置很用心
庙后方庭院的布置,很用心。将不同角度的厕所外墙巧妙画成近乎立体的黄色巴士,巴士还有个突出的上巴士踏板,墙的另一边两个真人身高的60年代穿着打扮男女壁画鬼马逗趣,划分男厕女厕。
庭院内的钢琴走廊尤其让人惊艳,看似平平无奇的黑白琴键,一踏上键盘立马听得墙角的播音器传出清脆琴声。
庭院另一边大红灯笼悬挂竹林间,庭院一隅假山流水淙淙,黑色纱网遮盖庭院上方让游人得以避开暴晒。
庙方的贴心可见一斑,造访之时恰逢庙内有艺术展,绘画摄影肥皂雕刻折叠纸花工艺,山城子民的极具创作天分,可感受人们的努力。

细看原来电影海报均是当地商家广告,独特新颖。
走一走巴冬渔村
沿着半岛西滨大道5号公路柔北麻坡路段,来到距离麻坡15公里的渔村巴冬。
巴冬是继南部笨珍外州内第二大渔港。渔村中心的海口七彩颜色鲜艳的大字母地标旁边一片翠绿草地的海口公园,长长的石灰桥向海中延伸。

巴冬远处的红树林在夕阳余晖下的美丽风景。

巴冬码头一景。
凌晨时分天未破晓,渔民出海,中午时分点点鱼帆归航,鱼船蓝色遮阳屋顶在青天白云衬托下特别抢眼。渔村虽小,渔业发展链齐全,还有极具特色的标鱼活动,形成小村的独特经济命脉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整个村子约有150艘渔船,村内拥有柔佛州唯一一座实木造船厂。
村内景点皆在步行可抵达的范围。

巴冬海口的红树林木材料,制作渔船的原料。

巴冬烤鱼配上独门指天椒辣酱,鱼肉非常新鲜,老饕回味无穷。
古老人文气息
麻坡最古老庙宇,供奉清水祖师的翠美古庙,庇护当地讨海人家出入平安。每年三月、八月,庙会节庆人声鼎沸,传统潮州戏曲福建大戏歌台演出,夜晚的渔村散发浓厚的古老人文气息,吸引州内外众多信众及游客到访。
当地人们也在此庙宇旁的翠美会馆办理婚姻注册手续,会馆内的装潢透着浓浓的喜庆氛围。
坐在海口公园的小亭子我举目眺望,退潮之际偶有海鸟在黑色海滩上觅食。每年的6月到8月,小渔村迎来另一群独特访客。巴冬地处候鸟过境迁徙路线,白鹭燕鸥秃鹳等飞禽,或栖息红树林间或傲翔天际,吸引众多观鸟及摄影识途老马到访。
特色烧鱼烤鱼
晚间的海口,人们吹风休闲三三两两,安静中自有一股渔村的悠闲。村内及大路边餐馆及食档众多,咸酸辣口味或浓烈或偏酸偏辣的亚叁水煮鱼,价格经济实惠任君选择。
烧鱼烤鱼简单却极富特色,食材无论是魔鬼鱼或石甲鱼炸苏东等皆非常新鲜,让食客口齿留香。
造访东甲与巴冬两个柔西北小小镇子,若妥善安排行程,是极佳的短暂逃离喧嚣的小出走充电之旅。

巴冬早市的叻沙。
登高望远踏青去
图/文|阿简
《惊艳大山脚》(下篇)
大山脚热闹的镇子及古意盎然的老街,是卖点之一,而往市郊地区亲近大自然,也是不错选择。
小心翼翼骑摩托车往务拉必新村去。来到小小的新村,跟着出发前大致做的路线,抵达之际再询问在小草场纳凉的老伯,往务拉必山的入口。这入口处不容易找,隐藏在务拉必珍珠花园里头政府地区诊所附近民居旁边的果园旁边的小路。果园道路旁边人们种植香蕉树,还有一片橡胶林。
播音器传来缅甸语
石灰小路仅容一辆车通行,蜿蜒而上的果园私人道路坡度还好。来到一铁篱笆处,将摩哆停在树下,锁好后上山去。石板路弯弯曲曲一路往高,香蕉树榴莲树红毛丹树,我沉着气一步一步慢慢走。自去年杪膝盖爆发急性关节炎,我运动时特别小心,常与膝盖对话,一有不适马上撤退。
约莫半个小时来到一开阔处,一栋建筑矗立山边,播音器传来缅甸语。
一路上山遇到好多个盛装打扮身著传统服装红群白衣的缅甸客工,原来当天恰逢缅甸日历过年,人们在此聚集拜神。我征得同意拍一张大伙的大合照。
拐过一处山坳,经过一观景点,得以远眺大山脚全景。不多时眼前迎来高高矗立山上的建筑群。地处500米山头,有一座四层高的瞭望塔,橙黄两色的塔身在蓝天白云下额外抢眼。
高僧龙普弥创立
每一层塔有铜钟。这座由高僧龙普弥创立的禅修精舍依山而建,工程浩大。询问在砍树枝的安哥是否可以参观,“当然可以啊欢迎你。”向热情的安哥道谢,走进庙宇,里头供奉几尊佛象,也有袈裟让人们供养。
爬上瞭望台最顶端,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大山脚,只见稻田纵横交错民居处处,风景很不错。
我往另一边的平台,一座站立的金黄佛像以及两头大象雕像。两者皆面朝大山脚方向。突然听得脚步声自山上的步道下来,一群四人的登山客下山。人们告知他们刚从卓坤山那边过来。
TOKUN ,现任首相安华的家乡。

上务拉必山泰佛庙半路,居高临下俯瞰大山脚。

丹那烈越曾塔兰泰佛庙,柱子屋身金碧辉煌。

亚依丹保育森林的外围步道,石子路两边的细叶榕树高高排列。

前身是矿湖的青蛙岭,烈日下的湖水各有不同风情。
平静的卓坤水坝
走回摩托车停放处,我拐去另一条山径往茶坊去。由于不是周末故茶坊没营业。缘悭一面。下山后飞摩哆往卓坤水坝去。
卓坤水坝很靠近务拉必,举凡欲入内的访客,皆需要把交通工具停在守卫处的宽敞泊车位。
抵达时候中午时分,我打伞走向缓缓的漫长上坡路。沿途左手边是长满青草的高堤,右边是一望无际的灌木丛林。这建于1985年的水坝是槟州最大水坝,实际上它并非如岛上的亚依淡水坝和直落吧巷水坝提供日用水来源,此占地3。9平方公里储水量864亿升的水坝,是重要的旱季战略储水水坝。
浅滩多大小石头
走完上坡路,眼前豁然开朗迎来一片湛蓝。湖边高堤浅滩许多大小的石头,水坝的水平静浩淼。走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张石椅子。
曾读过北马户外俱乐部的帖子谓这儿是热门的晨间及黄昏跑步地点。如今亲自拜访正值正午,虽然没有人唯可以想象人们熙来攘往的热闹情景。

务拉必山上另有一缅甸庙宇,到访之际恰逢缅甸日历过年,巧遇往当地拜神,身着传统服装的客工。

务拉必山隐泰佛寺,两只石雕大象与站佛面朝大山脚方向,远处的青山即是卓坤山,卓坤地区,首相安华的故乡。

四层楼高的观景台,每一层有一顶钟。

夕阳余晖照耀田间,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天地之美。

威省毗邻大马米仓吉打州,稻田椰林处处。

孟光水坝视野极佳,到访之时正是午间,那是一个晒。
黛绿有之深蓝有之
告别水坝,继续路程往青蛙岭。沿途经过美丽一望无际的青绿稻田,高低错落有致的椰树长在稻田后边的民居旁,好一幅田园山水画。
金黄熟透的稻米将大地染成一片金色布匹;收割了的稻田则有另一番空旷美。
前身是矿湖
青蛙岭前身是矿湖,日头正大,我走向最高的山崖,眼前美景尽收眼底。颜色不一的湖水,黛绿有之深蓝有之,湖间黄泥小路交通,非常梦幻。
最后一站,来到距离大山脚20分钟车程的内亚依淡保育森林,这个隐藏的明珠。或许我特别爱山林亲近自然,这片占地11公顷的森林我非常喜欢。
吊桥摇晃但安全
走在建于大片淡水沼泽林之上的石灰走道,两旁许多棕榈树,接着来到高高的吊桥,全长210米的吊桥,稳固的木板及钢索扶手,走来稍有摇晃但还是很安全。站在吊桥中间,眼低下一片蓊蓊郁郁,让我心旷神怡。
走完吊桥后我沿着外围的河畔步道回到大门处。碎沙子路,洁白没有垃圾,高耸的细叶榕树木犹如士兵两排站开,北赖河安静流淌,我停在河畔小亭休息,沉浸在眼前的绿放松思绪,感受时光的静止。
这一刻,静静体会旅途中的美好。
日落西山之际,在金光洒满的稻田随意游走,慢慢驾驶摩哆,偶尔停下让搭档小鹿拍照。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趟大山脚漫游,看宗教庙宇教堂亲近自然原野,走来欣喜让自己得以完全充电,人生旅途的一大收获。

由隐泰佛寺鸟瞰,大山脚市区及稻田和远处的马六甲海峡尽收眼底。

路边摊友族同胞的牛肉面,味道不错唯美中不足用的是塑料碗。

路边餐厅的罗惹,花生碎很多,让人惊艳。

长长的吊桥低下尽是葱茏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