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藤制业老匠工 后继无人大隐忧

图/文:陈贞爱

藤业家具在马来西亚逐渐没落?还是在物以稀为贵的前提下,还可以发光发热?

马来西亚的藤业在20世纪中期到晚期达到巅峰。家家户户必定有一张手工编制的竹藤制品,尤其是沙发藤椅更是家家户户必有的家俬之一。当时马来西亚的工业仍未蓬勃发展,而藤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资产之一,是丰富的资源。这些热带森林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藤类植物,如藤蔓、藤本植物和藤草,都为藤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人们所穿所用的几乎都离不开“手工成品”,自然而然,人们家中的器具,几乎都是藤制品,家具如沙发长椅、摇椅、摇篮、婴儿吊床,玩具如呼啦圈、藤球,生活辅助如菜篮、拐杖、箩筐,还有妈妈管教孩子的“必杀武器”藤条等等。

如今,工业化生产的木制以及塑料家具价格相对廉宜,设计也新颖又多样化,使得上世纪年代末盛行的藤制品变得不再是大家的首选。在这个快速时代,现代人讲究时髦美观,注重于设计新颖及时代感。

80年代逐渐没落

亚罗士打米都大街有一家营业超过半个世纪的藤业店——大兴藤竹器家俬,现今由第二代的谢详华(64岁)掌托。他从小学开始就随着父亲谢雨洪(94岁)入行。在藤业的辉煌时光,其父在唐人街大街开始营业,店里零售各种各样藤制品,而且大部分都是他父亲制作的手工成品。

来到80年代末,藤制品便不再受大众的喜爱,加上市场业涌入工业化藤制品,其成本比手工来得低,导致藤匠无法在价钱上和它们一较高低,渐渐的工匠也不再手工制作,因为成品无人问津,或者摆放了很久才会遇到知音人买下。

售外国入口成品

目前,谢详华的店铺只专注在制作竹帘和修理顾客拿来的藤制品,其它的手工藤制品完全停产。如今,店里所售卖的藤制品都是来自中国、泰国或印尼的成品,这样一来顾客也拥有较多的选择。

“许多从事藤业手艺的工匠年龄较大,而年轻一代对这一技艺的兴致不高,导致技艺无法传承。”

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生产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力,因此现如今则存在着“藤业后继无人”的风险,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藤业技艺的失传和行业的衰落。

孩子无意接手

另一家藤制专卖店——桦藤业家具老板李松桦(62岁),老板来自大山脚,从事这个行业接近半个世纪,堪称藤业界的匠人。他从16岁拜师学艺,成家立业后选择在亚罗士打落地生根,凭着精湛的手艺,虏获很多顾客的芳心。

藤业最辉煌的时期,他还设有工厂及聘请十多位员工一起打天下,后来,因地主卖地,才搬来现今的店面,员工们也有些陆续出师自己出来当老板,也有一部分员工选择改行。目前店里只剩下他和太太守住这个行业,孩子们也没有意愿接手他的生意。

线上销售受欢迎

在行动管控令期间, 很多行业都面对严峻的考验,但是对于李松桦来说这次的危机却是转机。由于无法开店营业,他在孩子的协助下开拓线上售卖来推销自家的藤制品,而且颇受欢迎。

在线上的领域,他的订单来自全马各地,甚至销售到邻国新加坡。

他说:“纯手工的工艺品已是买少见少,而且手工藤制品美观耐用,又容易保养,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目前,他家线上的订单占了总销售的70%,其余才是门市的生意。

李松桦的店面售卖的产品,超过一半以上的藤制品都是出自他的巧手。他一个星期开足7天,因为每一个成品都非常考验工匠的技巧,且制作步骤繁琐,是一项亟需细心以及耐心的工作,往往要用上几天才完成一件成品。

耐用可超过10年

当被询问藤业业者目前的挑战时他说,本地藤时常面对货源短缺,有时候要等到数个月才有货,价钱也越来越高,造成了成本提高。

至于藤业的未来,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找不到接班人!

“年轻人对这行没有兴趣,而且学习这门手艺不是短时间可以上手,有些要用上数年才可以完全掌握,”所以他说可能自己是最后一批守护藤业的业者。

他认为藤制品纯手工制作、环保实用、无工业污染、冬暖夏凉,是目前普及的工厂量产的塑料、木制家具所无法取代的,如果保养适宜,比如勿让阳光直射和定时擦拭, 可以耐用超过10年以上,即使已成百年古董,还是可以使用。

保护和传承藤业手艺

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可能没有为传统手工艺提供足够的支持,缺乏相关的课程和培训机会。其实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在医药、手工艺品和建筑等领域。马来西亚的藤业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创造出口机会。

此外,藤业可以结合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创造出新颖的藤制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培养年轻人对自己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促使他们更愿意学习和传承藤业手艺。

保护和传承藤业手艺是重要的,因为这些手艺代表了一个社区或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防止这些技艺的失传,并为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和传播创造更多机会。

吁提供藤艺培训

藤业是否如大众所说的是夕阳行业?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支持藤业手艺的传承项目,通过培训和工作坊来吸引年轻人学习这些技能。

此外,在学校和社区内提供藤业手艺的教育和培训课程,以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发展这些技能。

加上通过市场推广传统手工艺品,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提高从业者的收入,使这一职业更具吸引力。手工藤业不但可以发扬光大,而且还会为过来及人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文化也得以传承。



反应

 

旅游

东海岸3号公路之登嘉楼 “艳遇”好风景

《3号公路自驾游之登嘉楼》上篇  文与图|梁慧芳

许多游记在撰写“自驾游3号公路”时都偏“景点”介绍,大多数都把焦点集中放在登嘉楼北部的沿海公路。这里,我就不仅要介绍登嘉楼的自驾停点,也点出从中部彭亨至柔佛丰盛港南下公路的别有一处风景线与建议停点。当中,能增强自驾游者对沿海公路的种种知识。

沿着东海岸3号公路驾驶,看尽的是海边风情、椰林摇翠,还有传统的马来高脚屋、风吹草低见牛羊,真正感受到马来西亚海边郊区的淳朴之美!

这条公路的好玩之处在于,风景就在路上,可以随性的边走边停,看到美丽的风景就停留片刻,不需要太刻意去拟停留点,“艳遇”是最大的收获!

它属于联邦大道,而俗称“旧路”的3号公路,则是从柔佛丰盛港三板头至登嘉楼勿述。

如何走东海岸3号公路,可自行拟订:

1.从登嘉楼作为起点,南下行驶;
2.从柔佛丰盛港方向北上;
3.居住在吉隆坡一带者,可从关丹取经3号公路到达登嘉楼。

3号公路北部的尽头是登嘉楼勿述,那里有著名的蝙蝠山,登山望天、天涯海角;最南部的柔佛丰盛港三板头则能前往蓝湖,看看湖色蓝天,令人惊艳。

以海岛旅游闻名的登嘉楼,著名的海岛包括热浪岛、棉花岛,而沿海公路也具有旅游价值,像传统晒江鱼仔的夕阳行业,在数个渔村仍能见着。

●蝙蝠山(Bukit Keluang)●
3种颜色相互交错

或许大家都知道柔佛丹绒比艾南方之最,或沙巴古达北方之最,都有天涯海角之称。但你是否知道登嘉楼也有一处地方是“东海岸天涯海角”——蝙蝠山。它位于登嘉楼的Besut,也就是吉兰丹与登嘉楼的边界。

在此处,你可以眺望悬崖海景,海就在脚下,大海呈现深蓝、浅蓝、深绿色3种颜色交错着,海浪一波波地拍打,哇!海阔天空之感油然而生。

崖边延伸望去,还可见层层山麓,弯曲的海岸线和远方的市景,朵朵云、蓝蓝海,仿如通往“天堂”之路。

像海龟浮在海面

对面的Pulau Rhu的形状好像一只海龟浮在海面,非常有趣。有趣还包括,指着各方向的方向牌都写上不同国家或城市以及距离,指向你向往的国家。

蝙蝠山一带海边有潜水活动及乘船绕岛活动,还可见到长期被海风和海浪侵袭而自然成形的峭壁和洞穴,神秘风光有待探索。
 

●俄罗斯回教堂●
创意缤纷添姿彩

俄罗斯建筑物色彩的回教堂,独具特色,以艳丽多彩闻名。它就位于登嘉楼Jerteh的稻田中央。
根据资料,这座回教堂已超过百年历史,原本是一座简陋木制的回教堂。

回教堂主席曾表示,重建回教堂建筑时耗资400万令吉,并以创意颜色、缤纷设计为建筑物添姿彩。

不料,近年它被誉为“小俄罗斯”,还吸引了游人前往游览,也成了甘榜区引以为傲的旅游区。

●兰道阿邦(Rantau Abang)沼泽地区●
老树具有艺术美感

沿海一带兰道阿邦的红树林,像一棵棵正在跳舞的树木,有的在弯腰,有的在招手,婀娜多姿,姿态撩人,像在红树林跳着一支舞曲。

红树林景观仿如“红树林盆栽”,树木长得精致,弯弯曲曲的红树林,浸泡在水中。

其景观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老树,具有艺术美感,然而它们更为活泼热情,展示出大马热带雨林的植物特色。

●基惹渔村(Kijal)●
美丽小渔村

一条小路贯穿着渔村与大海,一路行走,一边是蓝蓝大海一边是渔村,直叹:“好美丽的小渔村”。

基惹位于甘马挽县属,海边之美,宛如海岛净沙,小小渔船停泊着,有一种渔家海边风情人家之情。

盛产江鱼仔的基惹渔村仍保留传统草席、人力晒鱼的力式,鱼子丰收时,能亲眼看到大片大片的江鱼仔平铺在地的壮观情景。

当许多著名海岛及渔村因旅游商业化时,这里仿如“世外桃源”。同时, 可细心游走渔村的每个角落,参观了传统渔家的旧居,包括奇特的门帘、八角形窗口、金龙鱼鱼缸等等古物。

●甘马挽港口渔村(Kuala Kemaman)●
藤萝晒鱼仔

港口渔村过去是华裔渔夫盘踞的沿海地带。在鱼获丰富时期,盛产传统咸鱼,如今仅存传统江鱼仔。

东海岸一带的江鱼仔厂,因政府渔船执照的限制,很多都改为电子烘烤。传统煮江鱼仔、晒江鱼仔的景观已难得一见。而港口渔村,除了能参观过江鱼仔的制造过程,还能前往江鱼仔码头,亲自参与:用藤萝煮江鱼子数分钟、把江鱼子放在架子上冷切的活动。

一般上,当地渔民会采用藤萝晒鱼仔,最后是撒在棚架上大晒,再用扫子扫均匀。

●甘马仕(Kemasik)
气息古色古香

著名甘马仕附近拥有一座百年历史的亚益仁耐新村,这里也是东海岸最大的“海南村”。

具有海南特色的新村的村民,大多以海南方言交谈,而村里保留了逾百年历史的古街以及老屋,古色古香气息浓厚。 尤其是木板式的老店和房,细心观看,前门木板似门似墙,楼上长形木窗在本地少见,甚至老店屋檐下的长椅都是百年古物,让人思怀忆古。

当地历史建筑物还有逾百年历史、拥有四合院的建筑特色的琼州会馆兼天后宫。

●观海龟生态●
亲睹小海龟破壳而出

从遮拉丁海岸至登嘉楼兰道阿邦海岸是海龟产卵的地点,也是东海岸得天独厚的“海龟地带”。

早期,东海岸沿海一带的沙滩是海龟产卵地,晚间到海边很容易就能见到海龟产卵,可是由于当时沿海一带居民有吃海龟蛋的习惯, 加上海洋污染等等因素,造成上岸产卵的海龟大减,生态受到破坏,亲睹海龟产卵的几率越来越少。

于是,民间发起海龟保育中心,除了宣传海龟保育,也携带游客参与海龟的生态活动。
 

一步一脚奔向大海

活动当中,保育人员会带领游客在黑漆漆夜晚参与母海龟上岸产卵的情况!只见母海龟挖沙坑后把卵产下,再扒沙埋卵,同时流着眼泪离开,游回大海。

而放生小海龟活动,则能亲睹小海龟破壳而出。待它听见海浪的呼唤后,会自动奔向大海。小海龟的四肢划着沙,一步一脚印的奔向大海,随着海浪飘走,也让人感动上心头!

来,亲手放生小海龟回大海吧,大海才是它的家!

下期预告:彭亨州3号公路一游。

中篇: 东海岸3号公路之彭亨 哼一曲大海歌谣

下篇:东海岸3号公路之丰盛港 最佳景色若影若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