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大马与卡塔尔探讨
共同打造第三国产车

(吉隆坡24日讯)马来西亚与卡塔尔将探讨共同打造第三国产车的可能性。

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雷京于本月22日在达沃斯与卡塔尔工商部长阿末古瓦里,以及卡塔尔投资局总执行长曼梳依布拉欣举行双边会谈,探讨共同合作,进行第三国产车项目。       



国际贸易与工业部今天发文告,卡塔尔已投资奥迪及福士伟根汽车,卡塔尔欢迎共同打造第三国产车的建议,并重申需要商讨联合生产汽车的细节。

在举行会面时,雷京建议卡塔尔与大马,投资汽车零部件或生产电车。

部长也汇报我国最近推出宝腾X70及第二国产车休旅车(SUV)Aruz。

卡塔尔过后向大马汇报其投资改革,包括放宽外国投资拥有权,目前卡塔尔在各个领域允许外国人拥有100%股权。

卡塔尔希望更多大马公司前往该国投资。卡塔尔被视为是进入中东市场的窗口,大马则是进入东盟市场的跳板。



为了促进双边合作,大马卡塔尔联合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3月28日及29日举行第二次会议。 有鉴于大马与卡塔尔的良好关系,雷京建议卡塔尔成为东盟对话伙伴的可能性。



反应

 

财经新闻

通华英粤语成沟通桥梁 香港冀招揽大马人才

(香港27日讯)香港政府重点招聘来自东南亚和欧洲的人才,以填补和多元化外来劳动力。

新加坡《海峡时报》引述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谈话表示,马来西亚将是一个主要的潜在人才来源,因为大马人精通多语,除了会说粤语,也精通英语和华语。

他说,这些大马人才将更容易融入当地社区,有助于香港与东南亚市场建立联系。

孙玉菡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大马有很好的人才库,值得香港一试。

此外,香港政府还计划从欧洲引进金融和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中国专才最多

报道称,自2022年12月以来,通过“顶尖人才通行证计划”引进香港的非当地专业人士中,超过90%来自中国。然而,香港政府并未提供大马人获得签证的具体数据。

“顶尖人才通行证计划”向符合年收入至少250万港元(约43.4万新元)的申请者或全球顶尖大学毕业生提供为期两年的签证。

香港及澳门马来西亚商会表示,简化的签证程序已经使一些大马专业人士受益,这反映了香港致力于培育多元化和技能型劳动力的承诺。

“培养更大的文化敏感性和确保更多清真食品的供应,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包括回教徒在内的大马人才来到香港。”

34岁的大马人余丽姗(译音)于2021年4月搬到香港,目前是一家音乐厂牌区域营销经理。

她表示,非常享受香港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城市的便利性,但指出清真食品选择有限。

香港官员在5月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在全市提供更多的清真食品选择,以吸引更多来自东南亚、中东和其他回教徒占多数地区的游客。

尽管香港立法者对外来劳动力的多样性表示担忧,不过孙玉菡在24日强调多样性不仅在于国籍,还包括受教育背景。

他认为,许多通过“顶尖人才计划”来的年轻候选人毕业于美国大学,这本身就体现了多样性。

然而,随着低学历外籍工人挤占就业市场的可能性增加,某些行业的当地人感到受威胁。

6月20日,香港两个公会联合会反对政府计划增加进口护理院工人的配额。

该配额在去年6月从4000人提高到7000人,并将在7月1日起再次翻倍至1万5000人。

工会表示,政府的举措给本地就业带来了巨大威胁。

类似的担忧也出现在公共交通领域。代表公共汽车服务工人的工会4月抨击政府允许巴士服务运营商雇用中国内地司机的决定。

损本地人生计说法不智
学者:缺劳力反害经济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庄泰亮表示,认为外来工人必然会损害本地人的生计是“目光短浅”的,因为劳动力不足最终会损害经济和所有香港人的利益。

他认为,引进劳动力是填补空缺职位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本地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中,如护理院工作。”

为了填补劳动力市场上的巨大缺口,香港一直在加大外来工人的招聘力度,涉及高技能和专业服务以及建筑、运输和医疗等其他行业。

自2019年至2022年,香港失去了超过25万名劳动力,因为在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国家安全法的实施以及疫情期间的严格防疫导致大量香港人和外籍人士离开。

劳工团体批评政府忽视在地人需求,绕过工会引进外来工人。但庄泰亮认为,自2022年底以来,政府的劳动力引进政策实际上有助于恢复香港的劳动力供应。

截至5月,劳动力总数已恢复到约381万人,失业率也稳定在约3%。

庄泰亮强调,必须从整体利益来看待劳动力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行业的单方面利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