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曾经辉煌却几近消失 宇宙表强势回归

以“为航空业制表”著称的百年灵,近年来的表现可见越来越出色,不仅在去年以杰出的销售额跻身10强,早前更因公布了“集团首笔重大收购”而掀起热议话题。但其实更让表迷兴奋的是,一家实力雄厚却几近消失逾30年的百年钟表老牌即将回归!

相信有在紧追钟表圈动态的都已经知道,即将在瑞士高级钟表品牌百年灵(Breitling)集团旗下被复兴的百年钟表老牌,正是在1894年创立并曾经辉煌过半个世纪的——宇宙表(Universal Geneve)。

据官方文件显示,百年灵的控股方,即瑞士私募股权公司Partners Group是以6000万瑞士法郎(约3.3亿令吉),并将分5年支付,从香港控股公司宝光实业(STELUX Holdings)手中收购其拥有的宇宙表。

独立品牌运营

而百年灵也在其官方声明中表示,在交易完成后,宇宙表将作为一个独立品牌运营,这也意味百年灵将不再只是“单品牌制表商”,而是“多品牌制表集团”,以此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也让业界对接下来的发展倍感期待,尤其近年有不少收藏家都在挖掘宇宙表的古董表,而百年灵在此时投下这枚震撼弹可谓“时机刚好”。

但更让品牌迷们倍感期待的是,据称百年灵将会重新推出宇宙表当年的经典表款,惟首批新品将在2026年才上市,且售价将远高于百年灵约6700瑞士法郎(约3.7万令吉)的平均售价。

趁此机会,我们也来重温一下,这家实力雄厚的品牌是如何陷入一蹶不振的窘态,以及他们家一直深受表迷们追捧的“3大经典款”。

曾匹敌劳力士 难逃石英危机

1894年,宇宙表在瑞士力洛克成立,当时取名Universal Watch,甫开始便立心自制腕表内的每一个机芯部件而不假手于人。

1897年,其中一名创始人去世后,另一名创始人尤利西佐治培瑞(Ulysse Georges Perret)便伙同新员工路易爱德华贝尔杜(Louis Edouard Berthoud)开始生产第一世界大战中的怀表和战壕表(Trench watch)。

1919年,宇宙表才将大部分业务迁往瑞士日内瓦,并于1937年改名Universal Geneve,当时的宇宙表也已经是计时码表业中的佼佼者。

1940年代,瑞士顶级钟表品牌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的在美代理商亨利斯登钟表公司(Henri Stern Agency)也开始分销宇宙表,这无疑是对该品牌质量的认可,而且其总部还位于百达翡丽和劳力士(Rolex)之间呢!

一代传奇跌落神坛

1970年代,跟众多的机械制表商一样,一直走在高级钟表业前沿的宇宙表,最终也逃不过石英危机的冲击陷入财务困境。

1989年,宇宙表落入宝光实业手中,可惜努力了好多年仍无法让宇宙表再现辉煌,最终更是近乎销声匿迹。

宇宙表经典重温

要细数宇宙表的经典成就,大概要从1920年代说起。

约莫1927年,他们打造出了业界的首款双面表Cabriolet,比积家(Jaeger-LeCoultre)知名的Reverso翻转系列还要早。

但要说第一款真正对品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腕表,那就要属在1934年问世的Compur计时腕表了,那是品牌早期采双柱轮的双按钮计时腕表;随Compur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更在1936年相继推出至今仍深受追捧的Uni-Compax和Compax,前者设有分钟累计器,后者则增加了小时累计器,在当时可说是高科技产。

计时腕表先锋

自此之后,宇宙表便成了计时腕表的先锋之一;1940年代,他们更扩大了计时腕表的范围,增加了复杂功能,譬如有两地时区功能的Aero-Compax和带有月相的全百历计时腕表Tri-Compax,而设计独特的Tri-Compax更一度成为该品牌最畅销的表款呢!

而同样仍然深受各大收藏家追捧的,还有1950年代诞生的Polerouter。

抵抗极大磁场

1953年,北欧航空开通了哥本哈根和洛杉矶之间的第一条商业航班,不过穿越北极会受极端磁场影响,因此北欧航空便要求宇宙表设计一款能抵抗极大磁场的腕表。

当时,宇宙表还特地邀请了23岁的杰拉德尊达(Gérald Genta)设计腕表,要知道他日后可是表坛中无人不晓的钟表设计大师,而在1954年诞生的Polerouter,内部搭载的是Cal.138 SS撞陀自动机芯,后期为保持纤薄的表壳则换上Cal.215珍珠陀机芯,当时采用珍珠陀机芯的腕表是少之又少,宇宙表亦是最早使用的品牌之一。

从此,Polerouter不仅成了品牌的台柱表款,之后还推出了Polerouter Sub、Polerouter Jet、Polerouter de Luxe和Polerouter Date等系列,其中配有日期显示的款式,因日期窗口都具有独特的梯形形状,而深受各大收藏家的喜爱。

 

 
 

 

反应

 

时尚

独立钟表进驻大马 后台强硬所以“任性”?

报道|洪诗迪   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信有很多人都没听过Norqain这家瑞士独立钟表品牌,毕竟只有4年的历史,且在近期才进攻我国市场,是非常年轻的品牌,但千万别小看它,因为它的“后台”非常硬,可却是凭实力获业内德高望重的人物支持。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创办人年仅35岁,而且非常“任性”。

之所以说“后台强硬”,并没有任何的贬义,而是其创始团队和合作对象真的都实力坚强。

譬如说创始人宾库弗(Ben Kuffer),虽然在品牌创立之初才30岁,但他却在独立时期的百年灵(Breitling)工作了11年,负责过瑞士、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不同市场,经验挺丰富的。

不仅如此,在他的创始团队中也不乏百年灵的前成员,譬如商务总监丹尼尔伊尔立(Daniel Aellig),以及百年灵前持有者的儿子泰德施奈德(Ted Schneider),身为联合创办人的他也是董事会成员之一。

钟表界巴菲特

再来是他的父亲马克库弗(Marc Kuffer),在业界是拥有逾45年经验的重磅人物,曾是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董事会成员,目前是Norqain的董事会主席。但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已有43年经验的他,在钟表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有钟表界的巴菲特之称。

你说如此重磅的传奇人物,为何会支持一个如此年轻的品牌,他肯定是看见了其中的巨大潜力。

甚至在2020年,品牌仅创立两年就已获得与Kenissi合作的机会,这家隶属劳力士集团旗下钟表品牌的知名机芯厂,就连香奈儿(Chanel)也是股东之一,专门为如帝舵、香奈儿、百年灵和泰格豪雅(TAG Heuer)般的大品牌提供机芯;这不仅体现出了Norqain的强大,同时也很重视腕表的技术和质量。

“入门价位”打开市场

为何要特别强调品牌对技术和质量的重视?

正因人们普遍都会认为“好的都贵”,尤其高级钟表品牌价位都非常高,但Norqain的特色却是主打“入门价位”的“独立品牌”,腕表都介于2000至6000瑞士法郎(约9648至2.9万令吉)。

对此,他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就说:“当年仍在百年灵工作的我发现很多的独立品牌都被大集团收购了,仅存的独立品牌价位又很高,各大钟表品牌也一直在起价,整个市场充斥着高价位的高级钟表,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入门价位,即在1万瑞士法郎(约4.8万令吉)以下的独立品牌。

市场反应决定正确

“还记得在品牌创立之初,我去见了很多的零售商,他们都告诉我市场已经很饱和且竞争激烈,我们不需要再有一个新的品牌,老实说我至今仍非常认同他们的这一说法,但我告诉他们,你们会需要一个6000瑞士法郎以下的独立品牌。”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定位,因在目前的市场上没有‘重叠性’,我并不想要跟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高级钟表品牌,提供一样的产品及一样的定价,那绝对不会是一个理想的策略。今天,我们最贵的产品,也只是那些品牌的入门价位而已。而从市场反应来看,我认为,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低价又不牺牲质量

确实,当初让克劳德比弗会对Norqain感兴趣,也是被品牌团队能在短时间内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成就惊艳到,而且双方在经营和制表方面的理念一致,所以他才愿意加入品牌董事会担任顾问,相信Kenissi愿意合作也是取决于这一点。

但问题是要如何做到低价又不牺牲质量?丹尼尔伊尔立对此的解释是:“这确实是一大挑战,但关键就在你如何找到对的,或是说跟你有共识的合作对象,而且宾库弗和他父亲在业内的丰厚经验也是一大优势,特别是他们的人际网络,当然,减少利润也是一个方法。简言之就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结果,最重要是大家都有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Kenissi,他们也跟Sellita和ETA两大优秀的机芯厂合作。

三代都热衷制表

也许从小就在瑞士成长的关系,宾库弗似乎对“独立品牌”有着特殊情结,所以在他任职的独立品牌百年灵被收购之后,他也下定决心要迎接自己“三十而立”的重要时刻。

他说:“当时的我正转30岁,儿子也才两星期大,然后又碰上百年灵被收购,感觉围绕着我的这些事情都在推动着我去创建自己理想中的品牌。”

但毕竟他父亲是经验老道的行家,肯定看透了钟表界的现状与未来,那他对儿子要开启自己的品牌有何看法?

“我觉得他会支持我的决定,最大的原因是他很了解我,他知道我热爱挑战,喜欢做一些宏图远大或具影响力的事情,另一个原因是他认同我的理念,若我告诉他我想要买现有的品牌来经营,我相信他的反应就不会如此正面,哈哈哈!”

热忱对抗一切力量

“然而,虽然我们都认同,这是正确的决定,但既要保持独立又要入门价位却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我们都深知为何这样的品牌已经所剩无几,多数都被大集团收购了,所以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就。但比起对种种挑战的担忧,我们却对‘想要去完成这件事’拥有更大的动力。

“这跟我们家族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三代都对制表有非常高的热忱,而要做这件事就必须要对制表足够狂热,这就是我从祖父和父亲的身上学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祖父也在钟表业的生产部工作,但我们不是那种代代都是总执行长的钟表世家,我父亲是家族史上首位拥有钟表公司(已经易手的Roventa-Henex)的总执行长。”

所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是一直看着父亲如何辛勤地工作,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正面的价值观,尤其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你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只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更重要的是保持热忱,因做任何事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热忱却能够给予你对抗一切的力量。”

“独立”的优势

但这毕竟是宾库弗的理想,从消费者的角度,保持独立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他们看来,这是肯定的,因“独立”意味着“自由”,即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没有来自股票市场和股东们的压力,你可以大肆地投资在创新上,所以消费者得到的不是一个利益为出发点的产品,而是一个由热爱制表的团队合作打造出来的结晶。

这也是我不想要收购现有品牌,而是从零开始建构的原因之一,因为现有品牌会给你很多的限制,毕竟要照顾到品牌基因,所以会有很多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但自己建构的品牌就可以让你大肆发挥,譬如我想要让Norqain主张零动物残忍,同时也涵盖可持续性的元素等。”

“也许,一些举措现在看来是无利可图,但却是长远的投资,这也是保持独立的一大优势,因为你可以不必过度在乎短期盈利。而在我看来,现在的消费者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更加的见多识广,因为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所以他们会想要知道一家品牌的理念和主张。”

机械表的情感价值

而除了独立品牌外,他还有一个情意结,那就是机械表。他很诚实地说道:“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手表了,因为我们可以从手机读取时间,甚至有可以为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智能表,手表剩下的只有情感价值,而我就是要向被数字包围的新生代诉说机械表的情感价值。

“但你知道吗,当时有很多的人给我很多的意见,你应该要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但我最终决定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于是我坚决地告诉大家,Norqain的核心就是机械表,不会有石英或是电子表,这也是为何我们推出了‘My Life,My Way(我的生活我做主)’的标语,哈哈哈!”

知道为何会说宾库弗很“任性”了吧,但他的这种任性,个人认为是好事。

拓展东南亚业务

让人跌破眼镜的一点是,Norqain的三大重点市场:第一是美国,第二竟是日本,第三才是瑞士。

宾库弗也坦承,日本也让他深感惊讶,因日本是很看重传统的国家,他们会对如此年轻的品牌感兴趣,“代表他们是真的信任我们的质量”。

而在各大品牌都在抢攻中国市场之际,宾库弗却选择先拓展东南亚区的业务,首家门店就开在有亚洲瑞士之称的新加坡。
对此,他说道:“首先我必须说,因为私人原因,我很常造访马来西亚,所以我对这片国土是有特殊情感的,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马来西亚市场的潜能,尤其针对高知识分子的收藏家群体。

“当然,我们也看重中国市场,但现阶段会先集中在东南亚市场,毕竟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也许2026年才会进攻中国市场。”

目前,这品牌在国内是由钟表零售商Sincere负责,宾库弗表示若品牌成功在此扎根,也许未来会在马来西亚开店哦!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