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尚不必花大钱 搞懂10秘诀穿出高级感

报道|金伊恩
不是每个人出生时都含着金汤匙,衣柜里摆满名牌战袍,出门就是行走的时尚杂志。但,拜托,谁说穿得高级一定要砸大钱?
时尚,从来不只是价格的较量,而是品味、搭配、态度的综合展现。就算你的衣柜里没有一件天价奢侈品,也不代表你的穿搭就会黯然失色。
真正有型的人,哪怕全身上下都是平价品牌,也能穿出独特风格,照样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平价单品穿出高级感的关键在于——懂得挑选、搭配和利用自己的特色。选衣服不是看价格标签,而是看剪裁合不合适、颜色搭不搭肤色、整体风格有没有统一。平价品牌里,也藏着无数质感在线的宝藏单品,只要慧眼识珠,照样能穿得像一线明星。
更何况,时尚圈早已不再是“贵即是好”的时代,如今最受欢迎的风格,往往是“Mix & match”——大牌混搭小众品牌,高街结合复古单品,甚至二手店里淘来的旧衣也能成为造型亮点。会搭配的人,哪怕花小钱,也能玩出高级感。
一种态度和气质
当然,穿搭不仅是外表的展现,更是一种态度。一个人真正的气质,从自信中散发,而不是单靠昂贵的衣服堆砌出来。想想那些时尚偶像,他们的魅力从来不只是靠奢侈品,而是敢于表达自己、活出自我风格。
所以,无论你的衣柜里是名牌爆棚,还是以平价单品为主,只要你懂得搭配、穿出自信,你就已经赢了。毕竟,真正的时尚,是让衣服为你加分,而不是让你被衣服的价格定义。
如果想让自己的穿搭看起来更精致有品味,那就一定要记住以下10个穿搭秘诀。这些技巧不仅能让你在预算范围内穿出高级感,还能让你的造型感瞬间提高好几个层次!
花小钱越时尚
不必把时尚想成要穿上十分昂贵的衣着,以下10大秘诀,花小钱也能赶上最新季时尚。
一:避免廉价粗制滥造材质
一分钱一分货,精致的面料,如蕾丝、漆皮或丝绸,本身就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如果预算有限,与其选择质感欠佳的仿制品,不如用简约轻盈的布料替代蕾丝,以深色牛仔外套取代皮衣,或选择柔软的棉质宽松上衣,而非廉价的人造丝单品。聪明的搭配不仅能保持造型感,还能提高整体质感和舒适度。
此外,质感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而是取决于剪裁、触感和版型。即使是平价单品,选择不易变形的面料,也能让整体造型更加精致。
二:避免购当季爆款单品
每一季,各大高街品牌都会推出价格相对亲民的流行单品,吸引时尚爱好者抢购。然而,这些产品虽然紧跟潮流,但性价比并不高。一旦过季,它们往往显得过时,甚至会拉低整体造型的质感。
更重要的是,这类单品辨识度极高,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属于哪一季,从而降低穿搭的新鲜感和个人风格的独特性。因此,与其投资这些短暂流行的单品,不如选择经典百搭的款式,让衣橱更具延续性,同时提升整体穿搭的质感和实用性。

三:注意衣服内衬
别以为衣服的内衬无关紧要,实际上,它不仅影响穿着舒适度,还直接关系到整体造型的得体度。没有内衬的衣服可能在强光下变得过于透薄,让内衣若隐若现,而你却浑然不觉。因此,选购衣服时,务必在自然光下仔细检查材质是否足够遮蔽,避免因过度透视而影响形象。
此外,优质的内衬还能提高衣服的版型和质感,使穿搭更加精致有层次。
四:避免过多装饰元素
服装设计中适度的点缀可以提高整体造型,但如果装饰过多,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显得繁琐甚至俗气,缺乏欣赏价值,还可能让造型失去质感。
相比之下,简约而经典的款式更能展现个人品味,而适当搭配配饰,则能巧妙增添亮点,使整体造型更显高级感与时尚度。
五:精心维护打理衣物
真正懂时尚的人,绝不会穿着少了纽扣的外套或一双磨损严重的皮鞋出门。无论衣服是否昂贵,保持整洁、修复损坏的细节,都会让整体造型更加得体。
精心打理不仅能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穿搭质感,让人看起来更有品味。即使不是名牌,只要用心维护,也能展现良好的形象与时尚态度。

精心打理不仅能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穿搭质感。(图取自PULL&BEAR)
六:注意深色衣物是否易褪色
许多平价品牌的深色衣物在经过多次清洗后,可能会逐渐褪色,失去原本的质感。而浅色衣物则容易因时间和清洗方式不当而泛黄或变色,显得陈旧不堪。
因此,选购时可选择染色牢固的材质,并注意衣物的洗护方式,如使用冷水手洗或翻面清洗,以延长衣服的色彩持久度和使用寿命。
七:配饰宜简不宜繁
搭配时,适当佩戴假钻或金属饰品可以增添造型亮点,但切忌过于夸张。越简约、低调的配饰,越能展现高级感与品味。毕竟,日常上班或逛街时,并不会有人特别在意你是否佩戴昂贵珠宝。
选择设计简洁、经典百搭的饰品,不仅更容易融入各种穿搭风格,也能避免过度装饰带来的俗气感,让整体造型更显大方得体。

适当搭配配饰能巧妙增添亮点。(图取自PULL&BEAR)
八:避免买过多弹性面料衣物
除非是运动需求,否则弹性面料的服装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在选择牛仔裤时,与其购买Jeggings,不如选择Mom Jeans或Straight Leg款式,既能修饰身形,又更具时尚感。
虽然弹性面料在初期可能带来显瘦效果,但随着多次穿着和清洗,布料容易变薄、失去支撑力,不仅不耐穿,还可能显得廉价。
九:避免购模仿设计的单品
许多大众化或快时尚品牌都会推出当季流行的“致敬款”商品,有时甚至与大牌设计相似到难以分辨。然而,这类单品往往只是低成本复制,缺乏原版的精致细节和质感。
与其购买次等的模仿设计,不如从时尚秀场汲取灵感,挑选符合自身风格的单品。这样不仅能展现个人品味,还能避免因穿着“仿款”而在细节上失分,影响整体形象。
十:避免搭配过于随意的包款
精心打扮后,配饰同样重要,随意搭配一个普通布袋,可能会让整体造型失去质感。即使没有名牌IT Bag,也应选择简洁大方、设计得体的手袋,才能提高整体搭配的精致感。
相比之下,超市购物用的环保布袋虽然实用,但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选对包款,不仅能展现个人品味,还能让整体造型更加协调得体。

预测销售额首季强劲复苏 零售业今年增长目标上调至4.3%

(吉隆坡20日讯) 尽管去年末季销售额低于预期,但我国零售业者乐观看待今年表现,马零售调查行(RGM)更调高零售业今年全年的增长预测,从去年11月的4%上修至4.3%。
该行预测销售额今年首季将恢复增长动力,农历新年和学校假期提振整体业绩,百货商店、超市和时尚等次领域预计今年首季强劲复苏。
马零售调查行今日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受生活成本上升和学校假期缩短影响,去年第四季我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5%,低于此前预测的4.4%,也不及第三季的3.8%。
尽管如此,报告指出,接受该行访问的零售商普遍预期,农历新年和为期一个月的学校假期,可提振今年首季的销售业绩。
为此,马零售调查行预计,零售业今年首季将取得5.9%的增长。
此外,马币贬值和对中国旅客的免签政策预计将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进一步刺激零售市场。
尤其是百货超市和时尚行业,预计将在首季实现强劲复苏。
马零售调查行预计,在开斋节买气带动下,零售业今年第二季将增长4.8%,第三季度增幅预计为2.8%,第四季受年终节日消费刺激,预计将增长3.5%。
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说,尽管生活成本上升和国际局势带来挑战,但在节日与游客带动下,我国零售市场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陈海信
时尚与个人护理预计迎强劲复苏
时尚与个人护理领域预计在在今年首季迎来强劲复苏,时尚与时尚配饰增长率预计达11.8%,个人护理领域增长率预计为9.1%。药房领域预计增长5.6%,显示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不过,儿童与婴儿产品领域前景不容乐观,预计首季销售将下滑7.5%,成为零售市场中最悲观的次领域。
至于家具与家电领域预计在经历去年的低迷表现后,于今年首季恢复增长,增幅预计为1.3%。
特色商店(如相机店、健身器材店、二手商品店、乐器店、艺术品店、生活用品店、眼镜店、礼品店及运动用品店)预计在今年首季取得3.6%的增长。

消费者感受价格上涨压力
随着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消费者在超市、停车场、运输与物流、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媒体订阅等方面已感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今年下半年,电费将上涨,尽管85%的家庭继续享受政府补贴,但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营运成本,可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此外,政府将于8月1日起已实施电子发票政策,大型企业已开始执行,年营业额至少达15万令吉的中小型零售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但营业额介于15万至50万令吉的商家,电子发票执行日期将延至2026年1月1日。
自今年2月1日起,最低薪金已从1500令吉调涨至1700令吉。拥有少于5名员工的企业将获延迟6个月才需遵守。
此外,国会已通过修订雇员公积金法令,今年第四季开始,雇主需为外籍雇员缴纳2%的公积金,而外籍雇员本身也需缴纳2%的公积金。
至于RON95汽油补贴将于年中取消,但政府将通过新的补贴机制,体面生活基本开销(PAKW)、生活成本指数、家庭规模、就业情况、汽车数量及子女数量等条件,向约85%的大马家庭发放补贴。
今年5月1日起,销售与服务税(SST)将扩展至优质食品及进口食品,预计这将推高部分食品的零售价格,但整体影响预计有限。

餐饮店和咖啡馆全年增长率8.0%
饮食业去年末季表现低于预期,餐饮店和咖啡馆增长率为6.6%,全年增长率为8.0%。
外卖和小吃摊的表现更为疲弱,第四季下降0.6%,全年增长率为8.9%。
由于原材料及食品价格上涨,饮食领域预计今年首季增长放缓。咖啡因全球供应受天气因素影响,价格已持续上涨,导致本地连锁与独立咖啡店纷纷调涨价格。
此外,中东局势紧张导致消费者持续抵制部分国际餐饮品牌,预计将导致部分门店关闭,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报告说,去年末季,我国的失业率维持在3.2%,接近经济学家所预估的3%就业水平。
通货膨胀率在该季度平均为1.8%,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然而,消费者面临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主要受到政府政策调整的影响,包括政府计划今年中对广泛使用的RON95汽油实施针对性补贴,以及电费上涨。
不过,报告提醒,尽管85%的大马家庭将继续享受电费补贴,但企业将因成本增加而面临更高的营运费用。
“零售商可能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