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昌明领导运动 培养道德观防校园霸凌

阿兹曼(右二)与柔佛教育局主任哈纳菲与出席反霸凌活动的学生互动。
(新山15日讯)教育部总监阿兹曼安南披露,近3年学生霸凌与性骚扰案件逐年增加。
他指出,学生违规纪律系统的数据显示,霸凌案件从2022年的3883起增至2023年的6528起,而截至2024年10月已记录6208起。
“此外,根据警方的数据显示,涉及儿童的性骚扰案,从2022年1239起增至2023年1567起,增加了26.5%。”
阿兹曼安南今日在丽宁镇国中主持“昌明领导运动:停止霸凌和性骚扰”活动后表示,教育部已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应对此问题。
他说,教育部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问题,包括推出拥有7项核心支柱的“卓越脉搏”框架,其中第二大核心支柱是强调培养道德、伦理和人类尊严,以防止学生之间出现如霸凌和性骚扰等不良行为。
提供4举报渠道
教育部还设立霸凌案件投诉官方网站,提供4个主要举报渠道,包括公共投诉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电话热线及WhatsApp。
“此外,学校也恢复使用纪律投诉箱,允许学生提交有关霸凌或其他纪律问题的书面投诉。”
为追踪和解决问题,教育部通过学生违规纪律系统记录相关案件,并提供数据支持规划针对性干预措施。
“在学校方面,指导和学校辅导员不断进行干预,以确保学生的福利、安全和幸福。”
“所有霸凌和性骚扰案件都须报告给学校校长,以采取进一步行动。”
阿兹曼重申,教育部将继续努力,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国防大学生遭霸凌致死案 法官:否认罪行不足构成有效辩护

国防大学海军学员祖法汉
(吉隆坡5日讯)联邦法院裁定,2017年致海军学员祖法汉死亡的6名前国防大学生在无证据支持下否认罪行,不足以构成有效辩护,维持高庭早前以过失杀人罪(刑事法典第304(a)条)判处他们各18年监禁的裁决。
法官拿督诺丁哈山在上周公布的74页判决书中指出,刑事审讯中,简单的否认若未附有其他证据支撑,无法对控方证据构成合理怀疑。
法官诺丁哈山在判定6名被告,即莫哈末阿克马、莫哈末阿扎姆丁、莫哈末纳吉、莫哈末阿菲夫、莫哈末索比林及阿杜尔哈基犯下不构成谋杀的过失杀人罪时说,法律明确规定,光是否认,而没有法庭可依据的任何其他证据,不足以对控方的案件提出质疑。
诺丁哈山在上周公布的一份长达74页的判决书中阐明,一个好的辩护是能够对控方提出的证据做出充分的回答,以引起对案件的合理怀疑。
“换句话说,要对控方的案件提出合理怀疑,辩方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否认”。
2017年,海军学员祖法汉因遭受同学连续两天殴打致死,起因是他被指控盗窃手提电脑。
6名被告目前已29岁,他们最初被控的是谋杀罪。
然而,2021年11月2日,高庭依据刑事法典第304(a)条,以“无意杀人”罪名判处6名被告各18年监禁。
去年,上诉庭批准了控方的上诉,裁定6名被告谋杀罪成,6人皆被判处死刑。
来到今年2月28日,联邦法院决定维持高庭于2021年的上述判决,即6名被告在“无意杀人”罪名下判处各18年监禁。
诺丁哈山指出,证据显示,在2017年5月的两天内,死者祖法汉不停地遭到殴打,全身上下有90处一级、二级和三级烧伤,导致死者于2017年6月1日在沙登医院去世。
他说,控方提供的证据显示,莫哈末阿克马、莫哈末阿扎姆丁和莫哈末纳吉曾在阿杜尔哈基的指示下,用烫斗烫死者的身体。
他指出,3名被告虽在抗辩时指控另一名学生慕宾慕斯达扎使用熨斗,但作为目击证人的阿末士纳比尔和沙菲克阿都拉皆未说明这一点。
“在盘问过程中,沙菲克阿都拉证实,他没有看到慕宾慕斯达扎在第二晚,即2017年5月22日对死者做任何事情。”
诺丁哈山也指出,莫哈末阿菲夫在抗辩时曾作证说,莫哈末阿克马和莫哈末阿扎姆丁在前一天晚上使用熨斗烫过死者。
“被告在陈述中没有提出慕宾慕斯达扎参与了袭击,这让法庭得出结论,被告的辩护不过是事后的想法。”
他也指出,莫哈末阿菲夫承认对死者使用了两次熨斗,而莫哈末索比林则使用了一次。
“每名被告对死者使用熨斗的次数与他们的定罪无关,这只证明了他们犯罪的共同意图。”
他说,从案件的事实和情节可以合理地推断出,被告想让死者供认盗窃了莫哈末阿克马的手提电脑。
“他们犯下了残忍的罪行,死者的手脚被捆绑,每次被熨斗熨,他都会痛苦地尖叫和扭动。”
然而,诺丁哈山也指出,控方无法证明被告所犯的罪行是谋杀,因为法医专家莎尔玛阿尔沙德的证词显示,死者所受的伤害并不总是或必然导致死亡,尽管此说法遭到双溪毛糯医院法医部专家罗哈尤沙哈阿德南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