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琪清:作母校最强后盾 冀全森华小设校友会
谢琪清(中)移交5000令吉的拨款支票于林金婷(右二),左起为陈小祥和董事部财政沈椲竤,右为副董事长拿督杜元成。
(芙蓉11日讯)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期望森美兰州所有的华小都能成立校友会组织,作为母校发展最强的后盾。
他说,校友会组织是华校的特质之一,也是扶助母校发展的单位,在华教发展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披露,在森州82所华小中,有超过半数的华小都有校友会组织,当中不乏活跃,且与母校有密切联系的校友会,并联合校方、董事部及家协组成强大的4大机构。
他希望森州能迈向所有华小都设有校友会组织的目标,提供平台让毕业的校友能继续关心母校的发展,回馈母校。
谢琪清是于日前,为芙蓉新城高苑东华小学校友会主办的第二届校友回校日主持开幕时,发表上述谈话。
他提到,东华小学成立于1938年,最初的校址是在森州丹那美拉的园丘,随着人口的外流,学生人数也逐渐减少,最后剩下2位非华裔学生。
“东华在2011年结束旧校址运作,2012年迁至芙蓉新城高苑,展开新的教育旅程。”
他说,随着东华目前已是森州人数最多的华小,校友会组织也在两年前成功组织起来,他呼吁毕业的年轻校友踊跃加入校友会,壮大校友会的力量,为母校发展作出贡献。
为表对校友会活动的支持,谢琪清也移交5000令吉的拨款于该校友会。
较早时,家教协会主席陈小祥在致辞时,感谢校友会提供一个平台,让不同年龄阶层的校友可以回校交流。
东华校友跨越三代
芙蓉新城高苑东华小学校友会日前举行的校友回校日,获得新旧校舍的校友出席,年龄阶层更跨越三代,包括有公公及爸爸级的老校友,及新校舍毕业的少年校友。
校友会主席林金婷感谢校友们对该会活动的支持,也展现了对母校的热爱。
她说,东华早期在一个园丘内落地生根,学生人数有多达200余人,在迁校前剩下2人。
“目前在芙蓉新城高苑的新校址,学生高达千人,这是靠每一位热爱华教、热爱东华人士努力得来的成就。”
视频推荐 :
国会服务法令通过 谢琪清:民主新里程碑

谢琪清(左三)移交拨款支票给廖汉民(左二),由陈虾公(左起)、林文成、 陈剑伟及吴美燕见证。
(芙蓉29日讯)亚沙区国会议员谢琪清认为国会服务法令的通过,是马来西亚民主制度及体制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他表示,国会服务法令是让身为立法机构的国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包括在处理财务及国会官员的人士调派。 “在我国获得独立初期,国会已经有1963年国会服务法令,无论如何,在1992时任首相敦马哈迪通过当时政府在国会多数席的优势,在国会废除了这项法令。”
他表示,要做出这项重大的改革不容易,因为该法令的通过需要获得国会的三分之二议席的支持。此外,该法令的执行也牵连到修改联邦宪法内的三项条文。
他指出,虽然没有获得在野党国会议员的支持,国会还是三度通过相关的法案 。
他是日前为芙蓉拉务路原德宫为庆祝大伯公千秋宝诞而举办的筹款晚宴主持开幕时,如是表示。出席晚宴的嘉宾包括大会主席廖汉民及筹委会主席林文成。

大会移交善款给三所华小, 由各校的正副校长接领。
他表示,这法案在国会的通过证明了在昌明马来西亚政府的领导下,民主三权分立迈向新的里程碑,即立法权,执法权及司法权,三权可以更加独立及自主的执行各自的角色。
他说,在三权分立下,国会拥有立法权,可以有自主权制定法令,行政单位单位则拥有执法权,可以执行政府单位的责任。法庭则拥有司法权,权限包括可以断定法令的合法性。
他强调,马来西亚民主体制的改革,不只是昌明马来西亚团结政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希望联盟本身就非常注重这些改革,以纠正前朝政府在体制上的问题。
谢琪清也于现场移交5000令吉的拨款支票给原德宫, 以协助该庙筹款。
晚宴当晚进行现场标福品的环节,共九样福品,获得现场善男信女的热烈反应,共标得超过8万2000令吉。
大会也移交善款给三所华小,即丘嗮园华小、拉务八里新村华小及拉务民兴华小,各获得10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