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兰

逆境中杀出血路 商家鬼马点子直播创商机

报道:何金英

(芙蓉15日讯)冠病疫情困扰着商家已超过一年,而在面对生活负担,许多商家索性直接成为主播,在面簿开直播带货,以应付瞬息万变的买卖市场,为坎坷的商业环境杀出一条血路。

自从我国去年因冠病而导致各行各业受到影响,如今也已三度实施行动管控令(MCO),许多行业因此而无法开门营业,而餐馆只能进行外带或外卖生意,无法堂食也令到餐饮业损失惨重,特别是做火锅或烧烤生意。

随着网络新趋势时代的来临,许多商家看准新媒体营销的领域,聘用主播甚至自己当主播,通过直播的影响力,增加销售量,为门市的亏损带来一丝曙光。

鬼马创意吸引网民

由于行动管控令让许多民众无法出门,因此通过面簿直播对产品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一些甚至为了吸引目光留守在直播间,不惜以特优惠的价钱或赠品吸引网民直接在直播间下单,也催生了网上购物的新常态。

一些主播为了能够给予网民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甚至丑化自己,并与网民互动,以鬼马的主持风格让网民留下深刻印象,也为沉闷的居家生活带来笑声。

通过网络平台网销各类产品,一些生意甚至比之前的门市更好,而一些则是只为找糊口,以期增加应付店租及员工的薪金。

搞笑变装

“小丑”卖菜炒热直播间

网卖带货商尹金凤(31岁,广告设计师)说,管控令导致广告设计的生意大跌,而她本身也是业余小丑及变脸师,随着这两个行业收入影响,因此接下直播带货主播的应邀,直播售卖各类蔬菜。

“在直播间中,我曾扮演过神财婆、演过戏剧、包租婆、小丑、古装、香蕉人及变脸等,结果经过半年的直播,终于成功塑造成为搞笑的带货直播,而且也发现造型能够使到浏览人数增加。”

教烹煮销售额涨30%

她表示,也会在直播上教导网民烹煮,而且间中也增加笑点,当天的销售额比平日增加了30%。

“我本身向来爱搞笑,所以以创意与搞笑的扮相来呈献,虽然丑化的形象偶尔接到批评,但我都以微笑回应,反而最后还成为我的跟随者。”

网卖火锅靠优惠吸客

生意比去年增七成

芙蓉新城火风鼎自助火锅料理东主吴得铭表示,自从两年前开业以来,历经三次的行动管控令,实际上只营业了9个月,因此为了求生存,只好转向外卖,本身当起主播,通过直播网卖,生意量比去年的MCO增加了70%。

他说,火锅生意都是以堂食为主,因此网卖总比不上堂食的生意额,因此必须以优惠的价钱,还有独特的食物处理方式,以吸引顾客。

“我在线上,除了进行直播火锅配套外,也售卖冷冻海鲜,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也让生意多元化。”

他说,在火锅方面,也设有2人、3至5人及6至8人的配套,价钱经过折扣,而在直播间下单,会另有赠品,而且也特别研发密封火锅盆,让顾客拿回家后,开封及直接放在火炉即可“打边炉”,而材料全是真空包装,附上碗筷及垃圾袋,非常方便。

恢复堂食后继续网卖

他说,顾客在线订购及付费后,可在同个月择日领取。

“我让员工轮值进行网卖,也计划在恢复堂食后,继续进行直播。”

刺激生意额

一场直播动员10人

马口全胜企业(马)有限公司董事李政瑞表示,基于去年的MCO导致市场滞销,因此面对市道的冷淡,灵机一动就想出以直播的方式营业。

他说,今年的FMCO生意量不比去年的两次MCO,生意跌了50%,不过通过直播可以激发门市的生意额,会继续做下去。

“公司原本就以传统门市生意,直播是为门市招徕,再加上SHOPEE的网卖,都足够填补门市所流失的生意量。”

增卖电器手机

他说,面簿直播要动员10人,包括台前幕后,敢在镜头前销售的员工的确不易找,还须配合一些销售的点子,为了配合网卖的业务,公司增加了更多的产品,除了电器品外,还有售卖手机、电脑与家具。

他指出,公司的直播业以平民形象来呈献,与顾客互动及打成一片,镜头过后大家到店面来,还可以互相认识,同时也增加了顾客对产品的信心保证。

“除了与顾客互动外,在直播中也以赠品来吸引顾客进入平台。”

他说,直播过程中不能冷场,必须一直以搞气氛的方式来进行,避免网民离开页面。



反应

 

国际

中国出手严管直播带货 须说清楚“带谁的货”

(北京10日讯)近年来直播带货生意如火如荼,但也催生出不少乱象。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昨日明确需加强直播带货监管,要求带货时必须明确“谁在带货”、“带谁的货”。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昨日指出,近5年来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投诉举报增幅则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

由于直播带货“台前幕后”主体多,“人货场”链条长,“线上线下”管理难,消费者举证难,导致虚假行销、货不对办、退货困难等问题突出。

况旭表示,未来直播带货应在首页、视频画面、语音、商品目录等处以显著方式说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由其他经营者实际提供商品的,还应向消费者提供该经营者名称、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带货必须说清“谁在带货”、“带谁的货”,这是营销的前提和底线。

至于在完善平台管理方面,条例规定,发生消费争议,直播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以及相关经营活动纪录等必要的讯息,因“三无产品”往往是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络方式都没有。

在规范行销行为方面,条例规定,直播间经营者、直播行销人员发布的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应依法履行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或广告代言人的义务,而条例把“网路直播行销管理办法”提升为法定义务,明确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