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南视界】买拍卖车为什么变贵了? 这些坑不要踩!

拍卖车辆近年来成为不少消费者关注的选项。通常,这类车辆因车主违约或被执法部门查扣后,由银行或政府委托第三方平台(如G-mart)低价拍卖。车辆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未及时偿还贷款而被银行回收;二是因交通违法或其他原因被执法部门扣押。

然而,拍卖车辆虽价格诱人,却存在不少风险。首先,车辆均为“原样”出售,无任何保修或质保,且通常无法试驾,难以全面评估车况。其次,拍卖过程竞争激烈,容易因情绪波动而超出预算,最终出价高于市场合理价。

为了降低风险,专家建议:购车前务必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市场行情和车况,并设定严格预算;参加拍卖前,可实地检验心仪车辆,最好携带懂行的技师核对车辆信息;同时,留意拍卖规则,如押金要求和支付方式。

竞拍成功后,还需尽快完成验车(通常在现场进行),确认车辆适合上路,再支付剩余款项,办理所有权转移手续。总之,购买拍卖车辆虽然可能节省成本,但务必慎重决策,充分评估风险和隐性费用,才能确保最终买得安心、省得值得。

 
 

 

反应

 

财经新闻

【南视界】“先买后付”是福利还是陷阱?

“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不用马上掏钱,先享受再付款,听起来很诱人,对吧?但这种支付方式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甚至可能让一些人陷入债务泥潭。

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大马的“先买后付”交易量飙到了71亿令吉,比上半年增长了近45%!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容易因为“先买后付”而超出经济能力,甚至有人同时签了20个“先买后付”计划,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专家提醒,“先买后付”本身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紧急需求,比如购买冰箱、洗衣机等必需品。但关键在于理性消费。信贷咨询机构AKPK建议,在使用“先买后付”前,问问自己3个问题:这是必需品吗?还得起吗?还款记录好吗?

为了遏制“先买后付”可能带来的债务危机,政府正在推动《2025年消费者信贷法案》,希望能规范这类服务,保护消费者。但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