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DeepSeek砸了谁的锅?/霍咏强
所有人都在谈论深度求索(DeepSeek),从那斯达克的大跌到英伟达市值的缩减,再到各界名人对其的不同评价,DeepSeek不仅引起技术界的关注,也触动国际政治的敏感神经。但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著什么样的盘算?在制裁下的科技突破,还是被用作国际政治博弈中的棋子?为什么美国的反应会从特朗普、扎克伯格早些时候的正面评价,变成政客口中的抄袭和间谍刺探?欧洲政界甚至杞人忧天地限制使用?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甲骨文创办人埃里森等科技巨头在几天内资产大幅缩水,这些变化真的由DeepSeek引起?根本原因是美国社会过度金融化、虚拟化的结果。
美国自独霸天下以来,政府逐渐放弃对中产阶层的支持,政客们为了个人利益,大幅削减金融业监管,让利给富豪和资本家、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像人工智能(AI)这样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也被过度金融化。以英伟达为例,其市值一度高达3.65兆美元,这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这已经不是估值,而是炒价,而DeepSeek的出现仅仅是一个洗牌的借口。
何况DeepSeek的低价人工智能报告,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公布,为何上周才爆?背后是否和另一个美国AI项目“星际之门”(Stargate)有关?特朗普推动OpenAI、软银(SoftBank)和甲骨文成立名为Stargate的合资企业,计划未来4年投资至少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旨在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支持美国再工业化,并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战略能力。但为什么要5000亿这样多?钱又从何而来?
善用金钱堆砌成果
是否反映出美国是用金钱堆砌成果,从中渔利?相比之下,中国则是通过科技创新、绕过美国对智能芯片制裁,DeepSeek只是一个象征,背后是蜂涌而至的中国AI产品,在春晚上宇树科技的跳舞机械人,善于处理影片字节跳动的豆包推出新版本,正好代表着更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2023年成立的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效能”的特点迅速崛起,公开的开发及训练成本仅为美国大型模型的5%,就能达到与ChatGPT相匹敌的性能。梁文锋作为DeepSeek的创始人,是一位在AI和金融科技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人物,2012年开始涉足FinTech的量化投资,并于两年后创办“幻方量化”,36岁管理千亿私募,他在AI和金融领域深耕多年,不仅深刻洞察量化金融,更对AI技术创新有着独到理解,所以才能研发一款能够撼动全球市场的AI大模型。
DeepSeek的成功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质疑该公司使用了远超公布数量的高效能芯片来训练,DeepSeek在公布中表示使用了约2048张H800显卡,相对低配的智能芯片,DeepSeek-V3完成了对14.8T Token的预训练。然而,有消息指出可能在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禁令之前就已被购入超过5万个A100芯片,但是,以这样数目的芯片和牵涉逾15亿美元的投资,现实更不可能。
DeepSeek通过创新的软件和编程技术,利用低功耗芯片结合使用的方式,实现了与OpenAI相当的性能,同时降低成本,这种改变才真正对整个AI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从欢迎到抗拒
面对DeepSeek的崛起,美国从欢迎到抗拒,无疑是困于地缘政治的对抗情绪,尤其是“星际之门”计划以国家安全为由、加深国际竞争的紧张程度之余,也阻碍了全球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欧洲选择限制其使用,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态度,似乎再次忘记了他们是怎样在过去30年新经济科技和流动互联网上,因为错过发展机会而完全受制于美国。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方面的发展,并未因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措施而受到严重阻碍。这些技术基于深厚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华人在这方面具备强大的实力,通过产业链优势和创新变通,中国有望实现技术自主和进口替代。
DeepSeek不仅代表了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AI产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黄仁勋2日中国行程 中媒:未与DeepSeek梁文锋会面

龚正(右)周五在上海会见黄仁勋。(取自“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北京20日讯)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总执行长黄仁勋结束了为期2天的中国行程。据中媒引述消息报道,黄仁勋此行在北京与上海同中国官员会晤,但并未与人工智能(AI)新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创办人梁文锋见面。
黄仁勋此次访中,正值美国政府加强限制英伟达AI芯片对中出口之际,引发外界关注,包括深度求索在内的中国AI企业,未来能否取得符合规定的芯片备受瞩目。
中国《第一财经》19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黄仁勋行程中并未如外界传闻与梁文锋会面。不过,从与官员交流的情况来看,尽管面对复杂局势,英伟达仍展现持续支持中国AI产业、坚守服务中国市场的态度。
据悉,这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上海市市长龚正,分别在北京与上海接待了黄仁勋。
英国《金融时报》早前援引消息人士指出,黄仁勋在北京亦与英伟达在地客户,包括梁文锋,就开发符合中美规范的新一代芯片进行交流,但此一说法尚未获得官方证实。
美国因应国家安全,自2022年禁止英伟达最先进AI芯片输出至中国,防止技术流用至军事领域。英伟达随后推出降规版“H20”芯片,目前为唯一符合规范可销售中国的产品。
但近期美中贸易紧张升温,美国进一步要求,未来英伟达出口H20芯片需申请许可证,且无设定期限。市场预测,此举恐将导致英伟达本季营收损失高达55亿美元(约243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