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中国三箭齐发将迎再一春?/勤保伟
续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后,中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迅速采取行动,从货币、财政、住房和股市四大领域入手,向金融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并刺激国内消费与投资。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提振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也带动亚太和欧洲股市的强劲反弹,全球投资者对此高度关注。
宽松货币政策注入资金
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0.5%,为金融市场注入约1兆元的长期流动性。此举旨在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放贷能力,缓解国内资金紧张的局面,同时推动经济增长。央行还表示,今年年内可能视市场情况,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
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为中国国内市场注入急需的资金,还向国际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的金融体系向来以稳定为优先,而此次较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显示中国政府稳定经济的决心。长期流动性的注入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的支持。
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近年来的房市低迷对经济整体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中国政府在住房政策上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包括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0.5%,预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约1.5亿人口。通过这一措施,家庭每年将减少1500亿元的利息支出,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
此外,房贷首付比率下调至15%的政策也将为首次购房者提供更大便利,有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这一举措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入楼市,同时减少购房者的财务压力,从而进一步激活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资本支持推动市场反弹
为了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两项重磅政策:一是提供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允许这些机构使用债券、股票、ETF作为抵押,从央行换取高流动性资产;二是推出专项再贷款,首期3000亿元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这两项政策共计将释放80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且仅为首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注入市场。这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也增强市场信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这种大规模的资本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反弹。
市场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政策是否真的能够带来长期的经济复苏,还是仅仅会推动短期的市场反弹?中国和香港股市的大幅波动,表明此次政策的实施已成功激活市场情绪。投资者也需保持一定的谨慎。
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但长期还得看整体经济情况。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还需观察政策的持续性和实际需求的回升力度,一切尚需时间检验。
投资者应在投资策略上保持灵活性,抓住机会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灼见】大马勿成中美代理人/勤保伟
在全球贸易体系被特朗普掀起的高墙所撕裂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个关键时刻,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其政治与经济意义,早已超越传统“国与国”的礼貌外交。
这场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不只是重申马中建交50周年的友谊,更是中国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美国对中国产品关税高达245%背景下,向马来西亚伸出的“合作之手”。
把握黄金机遇开端
而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这是一次把握“黄金机遇”的开端,不仅能加速成为区域中美夹缝中的桥梁国家,更有机会将国家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计划搭上这列“中国快车”。
31项涵盖外交、贸易、铁路、科技、教育、文化与生态的备忘录,不只是数字上的记录,更代表着两国关系的深度扩展与广度延伸。特别是当中涵盖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协议,将进一步推动人流、资金流和信任流的畅通,释放后疫情时代被压抑的投资与旅游潜力。
贸易方面,马中“两国双园”合作框架被再次提升,显示出中国愿意通过实质投资项目将大马纳入其区域供应链重构计划当中。尤其是在美国封锁中国的高科技出口之际,中国企业需要在海外寻找制造基地与技术合作伙伴,大马凭着政治稳定、语文多元、地理优势与良好中资基础,具备先发优势。
在此次访问中最受企业界瞩目的,莫过于马大与北大共建“人工智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的备忘录。这象征着大马不只是“中国制造”的落地平台,也开始涉足“中国智造”的核心领域。对本地科技公司而言,这是一次可望接触中国顶尖技术资源的跳板;对本地高校与科研单位而言,则是打开国际合作大门、参与高价值链的起点。
这对我国推动“国家半导体战略”(NSS)和加速数据中心生态发展,形成了关键协同作用。若善加整合,马来西亚未来或有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AI)技术“出海”的前哨站,吸引更多华为、商汤、百度等大企业将研发中心与试点项目带来我国。
中国国家铁路局与我国交通部之间的合作备忘录,再次燃起马中在基础建设上的合作火苗。从东铁到区域运输联通,马中铁路合作不再只是工程项目,而是推动我国从道路国家走向轨道经济的关键一步。更完善的铁路系统,意味着港口、工业园、内陆城市之间的物流效率将大幅提高,也直接增强我国作为区域物流与再加工中心的地位。
在疫情后旅游业正逐步复苏之际,马来西亚与新华社加强旅游与媒体合作,将为我国旅游品牌打入中国庞大消费群体提供通道。而“熊猫外交”的延续,则是中方对马中关系亲密有加的文化象征。若能趁势将更多中国游客与文创产品引流至大马,也将带动零售、餐饮、酒店、航空等相关产业的复苏。
成区域合作主导者
当然,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强逼各国“二选一”的大背景下,马来西亚也必须保持战略平衡的智慧。既要在马中关系中扮演桥梁角色,也不能忽略美资与西方企业对我国制造业与高科技领域的深度参与。换句话说,我国必须通过制度透明、法律保障与中立立场,让中国看见“信任”,也让西方看见“安全”。
在中美对峙逐渐成为长期趋势的当下,马来西亚必须清楚认知自己最大的优势,不是成为中或美的“代理人”,而是成为区域整合与合作的主导者。习近平此行,给马来西亚递上了一张合作邀约,而我们如何回应,就看接下来政策的效率、外交的灵活与产业的准备。
此时此刻,大马企业与政府最该做的,不是观望,而是迅速对接,把纸上的备忘录,变成真正落地的项目,把政治访问,转化为长期红利的开端。因为,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