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东盟刚柔相济/锺启章

美国政府于4月2日颁布全面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国实施基于其对美关税水平的一半比例征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全球股票市场在4月7日一开市即遭遇重挫,主要市场的市值损失超过10兆美元;马来西亚股票总市值也大幅缩水,蒸发约930亿令吉,哀鸿遍野。

恰恰就在这个全球经济正处于极端动荡不安的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5日将展开为期3天的官访,难免令人对习近平的到访格外重视,并充满期待。

马来西亚与中国可说是本区域最亲密的伙伴,在东盟10国当中,要数大马和中国有着牢不可破的情谊。去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纪念,最近一次中国高级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是去年6月18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展开正式访问。

去年9月20日,我国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并与习近平举行会谈,此番习近平的到访,相信是报聘访问,也来得正是时候,更是对马中两国未来另一个50年的友好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厚重意义。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令全球贸易局势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促使世界多国加强与东南亚地区伙伴的关系。除了习近平,在特朗普新一波关税战中受灾相对较重的欧盟国家领导人,未来几周也会陆续访问东南亚。

应对策略大相径庭

令人关注的是,东盟与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应与应对策略大相径庭。北京拟以战促和,期望最终能迫使美国展开谈判。

东盟并不打算反制美国关税,倾向设法与美国接触,展开友好谈判,寻求降低东盟各国税率。东盟与中国的应对措施,哪一个更有效?双方又如何能够齐心协力,一致应对?

对中国而言,反击才能换取谈判桌上的主动与平等;对东盟而言,不反制是避免误伤自己的现实选择,但需配合区域整合、争取集体谈判筹码,否则效果有限。

显而易见,中国之所以选择以暴制暴,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与美国硬碰硬。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美国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决定通过“以战促和”传达明确信号——不接受单边胁迫,必须对等谈判。这种态度在国际谈判中有助于维护主权和底线。而且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体系相对完整,可承受一定的外部压力。因此中国的反制有实质性影响力,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经济与政治压力。

反观东盟10国,强行对抗的经济筹码毕竟较弱,只能柔性接触。以马来西亚为例,安华尝试致电特朗普始终未果,所以东盟只能抱团取暖,以和为贵,优先稳住局势。

中国对抗  东盟务实

中国和东盟一刚一柔的策略,反映了各自的实力、经济结构和外交政策取向。中国的对抗性策略,旨在通过施压迫使美国让步;东盟的策略则趋向务实,侧重于通过接触和谈判来争取自身利益。

最终哪种策略更有效,将取决于美国政府的反应、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各自策略的执行情况。东盟可以在维护自身团结和利益的前提下,与中国展开一定程度的协调,以增加其谈判筹码。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更有效的整体策略或许是中国与东盟两路并行,分进合击,刚柔相济。

中国以“硬”争取原则性让步,东盟以“软”营造合作氛围。双方在多边框架下协调节奏,共同争取美国在加税问题上调整立场,从而形成“一个施压,一个接洽”的外交合力。

两者本质是“破局者”与“求生者”的区别。在全球化解构的今天,或许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言:“小国的智慧在于认清自己的剧本,而非模仿大国的演出。”

未来更有效的模式可能是中国与东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形成“攻守同盟”——中国承担体系对抗成本,东盟提供规则缓冲地带,共同构建非美中心的区域经济新生态。

班固说:“太刚则折,太柔、刚废。”刚与柔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作为矛盾,它们相互排斥,要刚就难柔,要柔就难刚;作为统一体,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

因此,中国与东盟处在目前的情景下,最佳选择无非是刚柔相济。

 

 
 

 

反应

 

北马

骆南辉:把握马中深化合作 善用公会共创福商辉煌

槟福商公会87周年宴

(槟城20日讯)槟城福商公会主席拿督骆南辉指出,当前全球变局充满挑战,惟也孕育着机遇。历来以“敢拼会赢”闻名的福建人面对世界风云变幻须更保持信心,善用公会的平台和资源,把握马中深化合作的东风,共创福商事业的新辉煌。

骆南辉也是大会主席,他昨晚在槟州华人大会堂举行的槟城福商公会87周年、闽商青团11周年纪念及庆贺理事、会员荣膺勋衔联欢晚宴上,这么讲。

出席者有槟州首长之代表即政治秘书刘儆亿、光大州议员郑来兴、福商公会署理主席兼筹委会主席拿督陈来福、副主席拿督王荣辉、王健贤及黄明毅等。

他说,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政策掀起迅猛的全球贸易风暴,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显然还会持续,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中国制造会加速“走出去”,寻找更友好,更具前景的市场与合作伙伴,而大马正是最佳落脚点之一。

他也分享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1) 承接转移产业链:未来几年更多中资企业将寻找东南亚作为替代制造基地,福商可主动洽谈,提供土地、工厂、合作资源,协助其落户大马。

2) 新能源与绿色技术:中方在电动车、光伏、储能等领域技术成熟,我们可引入其技术,与本地需求结合,共同开拓区域市场。

3)智慧农业与食品加工:随着中国市场对安全、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上升,本地农渔业、食品加工企业有望通过与中方合作进入更大的消费市场。

4 )双边投资与青年平台:鼓励青年企业家对接中国的创业园区、高校资源,培养下一代具备国际视野与数字能力的福商新力量。

林慧英:槟州经济骨干力量

财政部副部长兼丹绒国会议员林慧英指出,福商公会商人在槟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槟州经济的骨干力量与民间力量的缩影,是中小企业精神的化身。

她说,在当前国际局势不明朗,美国对部分国家采取加征关税政策下,政府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出击,拓展国际合作。

林慧英也即席宣布拨款5000令吉做为晚宴经费。

周游斌:构建中马高水平战略

中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指出,中马两国领导人将两国关系定位提升至新高度,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并共同发布联合声明。

他表示,习近平官访的一大亮点是中马双方商定共同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数据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共建新兴技术联合实验室,树立地区高质量发展标杆,助力各自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中马合作的水平和质量。

周游斌说,大马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及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两国领导人可就区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陈坤海:掌握AI优化营销

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兼槟城福商公会执行顾问丹斯里陈坤海博士指出,华商须与时并进学习AI技术以优化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也透过AI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的营销;在未来出现具体的AI合作项目时亦能抓紧机会参与增加公司的收入。

他说,当前世界变乱交织,故必须要做好对新变局的必要准备,希望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 推迟SST扩征及电费上涨;(2)政府向国行建议降低基本借贷利率;(3)精准补贴受关税影响的企业,建议州政府设立“关税缓冲基金”,对关键设备进口提供3至5年税收抵扣。

仪式上,槟州首席部长政治秘书刘敬亿代表首长曹观友致词。鸣锣仪式嘉宾为丹斯里陈坤海博士上校、拿督斯里陈建得、拿督骆南辉、拿督陈来福、陈延玮博士;由林慧英、刘敬亿及郑来兴陪同。

击鼓嘉宾为拿督王荣辉、王健贤、黄明毅、XKY Waterproofing (马)私人有限公司代表 、拿督郭瑞益;剪彩嘉宾为庄慧贞、拿督梁伟宏、蔡福茂、蔡振国、周良基、拿督庄学腾、陈孙槟及拿督王浩源。

大会也也赠送牌匾予荣获上校的陈坤海、荣膺拿督勋衔的会员郭瑞益和林培养,DJN勋衔的叶立选和郭介民,PKT的陈俊杰、PJK的杨坚强与PJM的陈孙权和陈孙亿,由骆南辉赠送,陈来福、王荣辉、王健贤及黄明毅陪同。

大会也颁发大专教育基金奖励金予会员子女,由筹委会主席拿督陈来福颁发,财政蔡福茂及奖励金主任拿督梁伟宏陪同。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