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东盟深化合作抗挑战/魏开星

美国特朗普政府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正当合法权益,悍然实施单边霸凌的关税政策,中国被迫对美采取坚决果断的反制措施。

在这一紧要关头,首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深化发展融合,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习近平将访东盟三国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于4月9日公布,习近平将于4月15日起对马来西亚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据悉,他还将访问柬埔寨、越南两国。

美方拟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对台湾加征32%,对印尼32%,对泰国36%,对寮国48%,而对柬埔寨的加征税率更高达49%。

因此,无论是作为同为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受害者,还是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东南亚国家及东盟整体都是中国深化周边关系的优先方向。

自冠病疫情期间起,中国与东盟逆势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增强了在面对特朗普2.0版本全球加征“对等关税”挑战时的底气与实力。

上世纪末,东南亚部分国家经济快速起飞,却也因此埋下债务过高的隐患,最终遭美国等西方金融资本巨头做空本币与股市,经济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币值稳定,不落井下石,反而提供协助,使这些国家得以稳定局势,并逐步复苏。在与中国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中,东盟经济实现了20多年的持续增长。

中国与东盟合作广泛

中国于2001年杪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便积极推动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建设自贸区。自贸合作从无到有,从1.0版逐步升级至2.0版,目前正朝3.0版不断完善。

双方贸易额与双向投资呈几何式增长。“睦邻、富邻、安邻”政策不仅推动经济层面的合作,也深化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及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经贸领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率先在东盟最大国家——印尼宣布启动;中国也发起设立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补充完善“中国—东盟10+1”机制。

在安全领域,中国与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国建立边境联合巡逻机制,联合打击贩毒、走私等跨境犯罪。在处理南海争端方面,从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到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持续妥处分歧、避免冲突,使南海逐步成为“合作之海、和平之海”。

虽然有关国家间在主权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通过“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共识,才有今日东亚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的局面,堪称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相较之下,当前欧洲爆发俄乌战争、中东陷入以巴冲突、红海爆发美军与胡塞武装的武力对峙,东亚的和平与发展显得尤为宝贵。

访问将取得丰硕成果

面对美国破坏国际自由贸易体系、肆意推行单边主义,东盟—中国“10+1”、“10+3”机制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成为东亚与大洋洲主要国家集体应对所谓“对等关税”的合作平台。

因此,展望习近平即将展开的东盟3国访问,笔者相信将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首先,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表态称,在与东盟各国领袖磋商后,将推动东盟就美国关税问题统一立场。相信习近平此访,将就此问题与相关国家深入沟通,推动“10+1”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研议对外应对的具体方向与步骤。

其次,中方或将建议马方主办临时“东盟—中国10+1”、“10+3”特别峰会,聚焦协调关税问题的应对机制。

最后,中国将推动RCEP设立特别机制,一方面全面检讨协议实施以来的成果与问题4,进一步发挥协定效能。

另一方面,探讨在新国际形势下,如何与其他区域经济体,如欧盟、非盟、南美共同市场、海湾合作委员会及中东欧等展开关税协调与经贸合作的新路径。

 

 
 

 

反应

 

灼见

【灼见】基建狂魔:天堑变通途/魏开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圆满完成对东南亚三国的国事访问。此访是在特朗普疯狂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展开。

中国与越马柬三国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构建周边共同体,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反对关税战、贸易战。中越、中马及中柬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均涉及到双边及多边的基建项目。如《中越联合声明》中指出,优先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

《中马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实施好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促进铁海联运、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建设。

《中柬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发挥中柬铁路合作机制作用,共同制定柬铁路网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合作项目。

“基建狂魔”随处可见

中国的基建实力,不仅表现在协助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及建造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跨境项目上;其国内基建也是推动几十年来经济增长、改变交通落后、环境闭塞的强大力量。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与投入,是根本改变中西部地区,实现数千万人脱离绝对贫困的根本保证。

中国“基建狂魔”一次比一次震撼世人,其形象也一次次被自己创造的纪录所刷新。这点在中国西南的贵州省彰显地淋漓尽致。百闻不如一见,笔者日前有幸参加香港资深媒体人参访团深入贵州多地,亲眼目睹在百万大山中的高铁、桥梁、隧道是如何将一个交通闭塞的省份,打造成“多彩公园省,湾区后花园”。

桥梁隧道成腾飞双翼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境内由超过125万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组成,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地貌的省份。在历史上,该省有“地无三尺平”的说法。就是这个被高山层层阻隔的省份,如今已建成高速公路8700多公里,从香港西九龙乘高铁只需5个小时即可抵达省会城市贵阳。一路向西,只见窗外一座座在喀斯特地貌中“长出来”的山头飞驰而过,满眼尽是青山绿水,脚下的路在桥梁、隧道中穿行。

贵州省的交通由“桥桥洞洞桥桥洞,洞洞桥桥洞洞桥”构成,其中全省有隧道2800多条,桥梁3万余座,世界级的高桥前100名有近一半在贵州。千姿百态的贵州桥梁,成为惊艳世界的靓丽名片。

笔者近距离观赏的平塘大桥,位于该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槽渡河大峡谷之上,是贵州南部的交通枢纽 。桥面到河面的最高桥墩达330多米,曾经创造了世界第一。该桥采少数民族特色服饰蓝白两色设计,桥墩造型优美,被称为“贵州的小蛮腰”。

平塘大桥的纪录很快要被另一座大桥所打破。今年6月30日,贵州的另一座跨越“地球裂缝”的世界最高桥梁——花江峡谷大桥将开通。此桥的建设引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惊叹!有网民用“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锐减至1分钟”来形容这座桥的威力。

花江峡谷大桥桥梁全长2890米,主桥为1420米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625米,几乎等同于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

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

交通状况的脱胎换骨,天堑变通途,给昔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予冲出地理困境、勇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底气与勇气。该省将全省的文旅发展定位为“多彩花园省,湾区后花园”,是针对两地之间的地理、文化、经济、社会等维度的差异性,进行产业互补。相信等贵州的这块文旅招牌被不断擦亮时,贵州人将从青山绿水中收获“金山银山”!

这一座座大桥、一条条隧道编织着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托起风驰电掣的高铁。它们在被周围省份包裹着的内陆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村村通公里、高铁站点星罗棋布,将促进省内产业联动,带动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外销、推动青年返乡创业……这一切都将令到贵州走出山旮旯,走向大湾区,走向世界!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