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关税战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周游斌
近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两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同时也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和所有输美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计划对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征收最高达271%的反倾销税,还拟对美进口芯片等加征约25%的关税,引发各国广泛担忧。
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和各方呼声,是典型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行径。
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
美政府借芬太尼问题挑起事端,指控中国是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的主要来源地。事实上,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毒祸之害,中国人民对毒品有切肤之痛。
中国一贯坚决打击贩毒制毒,是当今世界禁毒政策最严格、最彻底的国家。早在2019年,中国就在全球率先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并严厉惩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美国芬太尼滥用问题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管控不力。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美国应对芬太尼问题,双方在物质列管、情报交换、个案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成效有目共睹。
美政府对此非但不领情,反而“甩锅”中国,企图通过加征关税对华施压,这种自己“生病”却要别人“吃药”的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问题,还将对中美禁毒合作造成严重冲击。
中美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
2018年,美国就曾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进口商承担了几乎全部关税负担,关税税率每增加1%,进口价格就会上涨约1%。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不仅没有让美国占到便宜,反而推高通货膨胀,让美国消费者苦不堪言。
关税战损人害己没赢家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贸易逆差高达9184亿美元,比2017年关税战开打前上涨约50%。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中国“两会”记者会上所说:“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通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都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滥加关税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
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造成灾难性影响殷鉴不远、值得深思。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才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互利共赢方是正道
为此,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国际社会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邀约。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就是绝佳例证。RCEP实施3年来,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稳定的经济联系,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显示,到2030年,RCEP将为区域内国家带来245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创造28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和马来西亚同为新兴经济体,都是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贡献者、维护者。得益于相互开放合作,中马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突破2100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包括中马在内的国际社会应共同抵制贸易保护和贸易霸凌,提高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中国愿与马来西亚在开放中共享机会和利益,持续拓展互利共赢合作,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地区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为新关税铺路 特朗普启动芯片和药品进口调查

特朗普
(华盛顿15日讯)特朗普政府通过启动由商务部牵头的调查,推进了对半导体和药品进口加征关税的计划。
这些周一在联邦公报上宣布的举措被视为加征关税的前奏,可能进一步扩大特朗普发起的全面贸易战。
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这些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在4月1日启动的调查可能持续数月。根据法律规定,商务部长应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但特朗普及其他官员暗示相关程序可能更早结束。
特朗普长期批评外国生产药品和芯片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以加征关税作为推动生产回流美国制造的手段。然而,这些关税也可能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并推高美国消费者的费用。
从汽车到飞机,从移动电话到消费电子产品,这些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而潜在关税措施可能使全球销售额超过6000亿美元的芯片行业陷入困境。冠病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受损尚未完全修复,如今可能因美国的关税举措再度承压。
在最新行动的几天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半导体、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进口暂不适用对中国的145%关税。该决定被视为利好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但特朗普及其顾问很快表态称,这种关税豁免只是暂时的,芯片仍将面临单独征税。
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调查范围广泛,将评估传统芯片和尖端芯片的进口情况。根据政府公告,此次调查将涵盖所有半导体的进口,以及用于制造这些半导体的设备,还包括含有这些部件的电子产品。
对半导体行业征收关税可能影响每年向美国输送数十亿美元微处理器和相关商品的众多公司。如果特朗普兑现关税威胁,台积电和韩国SK海力士等外国先进芯片制造商可能被迫提价或接受利润缩水。
这些措施还可能增加特朗普推动扩大本土芯片制造的战略成本,尤其是如果来自阿斯麦等公司的芯片制造设备也被加征关税。
另一项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调查人员还将审查关键药用成分的进口情况。公众可在未来21天内就这两项调查提交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