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特朗普回归,民粹巅峰之作/赖友兴
美联社一篇特稿《全球民主制度陷十字路口》指出,2024年覆盖全球60%人口的选举中,美国、加拿大,法国及德国,从亚洲到非洲、再到美洲,多国执政党和现任领导人受挫,并将之归咎于冠病大流行后人民因经济萎靡不振及通货膨胀造成生活困苦,而引起普遍不满情绪所致。
文中也点出,这些民主制度出现不同的运作,甚至一些政权出现独裁政策,专制主义已悄悄抬头。
关于现代民主的概念,普遍的看法是很多国家在转型为现代民主国家时,背后都有民族主义,英国捷克裔哲学家盖尔纳对民族主义的诠释是由一群特定的人追求建立自己国家的思潮。2024年最为全世界最瞩目的那场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败部复活的特朗普,竞选时所喊出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是一种不折不扣民族主义口号。
不再以世界为优先
美国普遍被认为是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但随着特朗普的当选,世界看到生活在自由民主圣地的美国人民不在乎特朗普在上一届败选后的暴力行为,也不在意他竞选时表现出的与独裁主义走得越来越近,所以美国人主流思想回到民粹及民族主义,不再以世界为优先;世界的民主制度,来到了十字路口。
欧洲的几个国家如法国、匈牙利等在2024年迎来了新领袖,当中有些是民选的,但也反民主。文中特别点出极右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位被欧盟立法者称为“民主专制混合体”设计师。翻开过往的历史,欧尔班是在匈牙利2010年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上台,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在获得政权后进行一系列立法、司法改革,让反对党几乎不可能胜选。
除了极右翼的欧尔班,法国的立法选举结果左翼新人民阵线获得最多议席,进而造成12月联手极右翼议员国会投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任法国总理巴尼耶领导的政府垮台。
西方国家看似正历经中间主义沦为非主流思想的时代,普遍认知的民主国家是由中间主义、温和派掌权,但纵观2024年几场选举结果,是令人感到担忧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对24国人民的民调,竟然高达59%人民对民主运作感到担忧。尽管如此,在韩国人民成功阻止了总统尹锡悦的戒严令,以及孟加拉人民成功推翻腐败的政府,皮尤民调仍然显示民主是最受欢迎的政府制度,也让人对陷入十字路口的民主仍然抱有一线希望。
人工智能的神话/赖友兴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相关科系及学程(包括半导体材料)已在全世界大学遍地开花,这跟90年代电脑与资讯相关科技学科一样,当时也掀起一股热潮。
这个当然跟人工智能相关科系毕业生薪水在各学科毕业生当中处在最高的位置有关。回顾过去的4波工业革命,重点都是在如何减少人力的投入,但这第五波工业却是倡议通过人工智能来完全取代人力。
并且一波跟一波间隔越来越短,举例第一波蒸汽机械和第二波电力与电动机间隔了将近100年,但第四波和第五波之间相差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以往电脑和资讯科系向被视为通往科技产业高薪职缺之捷径,吸引众多学子趋之若鹜。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却发现此学位已非是通往科技业的必然之路。
源源不断的相关科系毕业生涌入职场,势必造成僧多粥少的人才市场中竞争激烈。

初阶职位员工需求减
正如本文开头所指,电脑和资讯科系在90代开始蓬勃发展,进入千禧年后已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如今又加上人工智能的崛起,导致科技巨头对初阶职位员工的需求正逐渐减少。美国招聘网站Indeed对软体开发员等的相关职缺已较疫情前下降30%,学生就业平台Handshake最新发布的科技公司全职职缺亦较去年同期下降30%。
现在回过头看人工智能相关科系,同样吸引了大量的学子竞相报读,会不会也步上发生在电脑与资讯相关科系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深度探索(Deepseek)和马斯克所拥有的Grox相继面世后,“人工智能被认为可以完全取代人类”,更加被相信无疑;许多科技公司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发展进阶版的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通用人工智能是指机器的假设智能,它具有理解或学习人类可以完成的任何智力任务的能力。然而美国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其X平台就写道:“我一直对规模就是你所需要的(具有更多层的模型、更大的训练数据)来复制或超越人类智能的理论持怀疑态度。”
而根据一项调查也显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都同意这一点。
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光有造富神话,同样也有破产、倒闭、求收购。就像2024年第二季度还没有结束,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就开始倒闭热潮。曾经有10亿美元估值、180名员工、创造出Stable Diffusion系列模型的明星创企Stability AI,传出资金链断裂,正在寻求合并的消息。
30年神话破灭
我们应该不会忘记,上世纪末90年代互联网曾被视为改变人类社会的重要技术变革之一。《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在世界风靡一时,年轻创业者都受此书影响投身互联网浪潮,如今却被视为30年破灭的神话。
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更在该书中表达深信:互联网将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将促进全球共识,乃至提升世界和平。然而20多年后,他不得不失望地承认:但是它没有,至少尚未发生,无所不在的数字化,并没有带来世界大同。
这跟平克对人工智能能具有更多层的模型、更大的训练数据来复制或超越人类智能的理论持怀疑态度,联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