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疫苗效力争议的背后逻辑/蓝中华

2019冠状病毒病继续肆虐全球,击垮全球多国的医疗系统,现在各国唯一能依靠的法宝是疫苗。目前,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疫苗为辉瑞、阿斯利康、莫德纳、强生、中国科兴和中国国药的疫苗。
然而,关于疫苗的效力却引起巨大的争议。实事求是的说,辉瑞、阿斯利康、强生和莫德纳疫苗效力也受到争议,但比不上科兴和国药疫苗效力受到争议的程度。
辉瑞“伟哥”最有名
辉瑞、阿斯利康、强生和莫德纳疫苗代表不同的疫苗技术路线,它们分别由美国辉瑞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英国和瑞典合资成立的阿斯利康公司,以及美国莫德纳公司研发。
辉瑞是老牌制药巨头,目前市值大约是2523亿美元,其生产的神奇蓝色药丸“伟哥”,最广为人知。而且,辉瑞疫苗使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被誉为当今最前沿的疫苗技术,迄今仍未在人体上进行大规模实验,除了冠病疫苗。
也使用信使核糖核酸技术的莫德纳公司本来是默默无闻的企业,现在凭着疫苗广受欢迎,一举崛起成为制药界巨头,总市值从几百亿美元飙涨至1661亿美元。
阿斯利康和强生则使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冠病疫苗。阿斯利康算是制药界的传统公司,目前市值是1749亿美元,其研发团队以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为主。而强生则是老牌中的老牌,当前市值已达到富可敌国的4557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科兴公司在此之前也是默默无闻的公司,至今成立才20年。除了中国,国际社会没有人知晓这个公司,其在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仅有72亿人民币。然而,凭着冠病灭活疫苗上市,科兴公司突然走进全球各界的关注点。
与科兴公司不同的是,中国国药全称中国医药集团,是中国国营企业,属于“国家队”。与科兴相同的是,中国国药仅在中国闻名,在国外则默默无名。
在世卫批准的疫苗中,分别由3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组成,即以辉瑞和莫德纳为代表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以阿斯利康和强生为代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以科兴和国药为代表的灭活病毒疫苗。
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各有千秋,均获得世卫批准。它们均是经过实验室和临床的严格检验,符合最低的使用标准。
中企信誉受考验
尽管符合世卫的要求,但各界对中国疫苗效力持续提出的质问,不是针对中国所使用的灭活技术,毕竟灭活技术是非常经典的疫苗制造技术,是老技术和安全的,比如预防B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和A型肝炎等均使用传统灭活疫苗,而是针对中国制药公司的信誉。
如上所述,相比起欧美老牌制药公司,中国之外的社会对科兴和中国国药几乎是一无所知。要依靠不熟悉的中国疫苗来抵抗肆虐的冠病疫情,考验着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产品的信任。
各国对中国产品的信任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质疑中国疫苗效力一事,即使世卫已经认同。
说穿了,你相信中国产品就会相信中国疫苗,你不相信中国产品就不会相信中国疫苗,这与主观信念有关,与客观的科学结果无关。
越南麻疹近3500人确诊酿5死 多地未买疫苗望国际援助

一名护士在胡志明市某医院准备为一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河内16日讯)越南今年以来已纪录约3.9万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人确诊、5人死亡。越南卫生官员表示,麻疹病例还会继续增加,目前多地未购买疫苗,需仰赖国际援助才能确保疫苗够打。
“越南快讯”(VnExpress)报道,越南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局长黄明德(Hoang Minh Duc)15日下午在“全国麻疹预防线上会议”作上述表示。
越南卫生部预测,越南的麻疹病例还会增加,山区、疫苗接种率低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不足的地方更须留意。
越南去年一整年记录到逾4.5万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近8000人确诊、18人死亡。今年迄今,越南全国63省市已记录到将近3.9万例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例已确诊,确诊病例分布在61个省市,并有5人死亡。
越南南部地区的麻疹疫情最为严峻,确诊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的57%。统计分析显示,9个月至15岁以下确诊病例数所占比率最高、达73%。确诊病例中,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占91%。
越南卫生部已开始在全国推行麻疹疫苗接种计划。然而,黄明德坦言,目前防疫工作遭遇许多困难,尤其是疫苗的供应方面,越南许多地方还没买疫苗及编列采购经费,需仰赖国际援助才能确保疫苗够用。
越南卫生部部长陶红兰(Dao Hong Lan)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4年起,全球麻疹病例迅速增加。她说,越南的接种率未达要求,加上进入5年一次的爆发周期,使得情况更为严峻,气候变迁也让疫情变得复杂难料。
越南卫生部表示,麻疹疫苗接种率至少要触及95%才能达到群体免疫,但报道仅引述陶红兰的话指出,越南的接种率未达要求,未具体提及越南目前的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