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正念的奇迹/江子

云来云去:江子

“城邦”书局近期推出《一行禅师纪念展》,其中《正念的奇迹》是一行禅师最不可错过的一本经典,写给每一个不想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告诉你,禅修不在他方的深山里,而是在你每天的生活中。

人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僧人”的一行禅师,就是个“正念的奇迹”。

他是把“正念禅修”介绍到西方的先趋之一,今天正念禅修在西方掀起的风潮,巨大到难以想象,实际的例证包括:今天正念禅修走入企业、学校、甚至军队,很多国际大企业设有禅修室,很多公立学校开设正念禅修课程,军队甚至以正念训练专注。

很少有这样一个人,有这样庞大的影响力,在他辞世消息传来的时候,人们不只悼念一代大德离去,而是直接连结正念禅修,让心回到当下。

几乎每个发文悼念的人,都贴出了他们最受用的口诀,大家都重温了一次一行禅师的提醒,练习了一次佛陀的正念教言。

清楚觉察当下存在状态

什么是正念?正念就是保持觉照,清清楚楚地觉察当下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走路时,走路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觉知自己在走路;剥橘子时,剥橘子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觉知自己在剥橘子;洗碗时,洗碗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觉知自己在洗碗。

这听起来有些愚蠢,但你知道你真的做到了以后,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会发生吗?你真的不想好好地活生命的每一分钟吗?

所谓的正念,就是一行禅师的禅修方法,也是禅修目的。因为正念不只是禅修时才练习,而是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开始。一行禅师告诉我们从“呼吸”开始练习,一直练习到觉知到自己的每一“呼吸”,每一瞬间的移动,每一丝意念与感觉,每一件与我们有关的事物,我们就能在一瞬间招回涣散的心思,整合成一个奇迹。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好好地活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存在本身就是绝妙奇迹

  此时,当我们在正念中向大地踏出每一步,感知自己正走在这不可思议的地球上时,这样的时刻,存在本身就是个绝妙的奇迹;而没有正念的我们,却一直没有认知到这个奇迹。

  一行禅师做到了,他从呼吸开始保持正念,在1960年代被美军密集轰炸的越南中,每一个和他在一起的人,都从他身上经验了另一种可能性:用爱来克服恨的可能性。中断人类历史上似乎永无止尽的暴力连锁反应是可能的,这所有的可能,都在一行禅师的这本书中。

吃饭、走路、说话、睡觉、生气、爱,都可以不离当下的正念,这是这位临济宗的大禅师,花一生时间想教大家学会的事。

请不要为我立塔。

请不要把我的骨灰放在坛里,

把我关在里面,局限我是谁。

我知道这对你们某些人来说很难。

如果你们还是非立塔不可,

请务必在塔上标示“我不在这里面”,

再多标一块“我也不在外面”,

然后第三块写“如果我有在哪里,

那一定是在你觉察的呼吸之间,

在你安宁的脚步里面。”

一行禅师用他的辞世,最后又带大家做了一次正念禅修,带我们回到那最重要的地方:当下。

 
 

 

反应

 

登彼岸

见山不是山

文:江子

以晴朗虚空为禅堂,悠游自在的行行,以山河大地为蒲团,自然轻松的坐坐。

山风静静流动,莲花如如不动,我也如如不动……

这山中屹立的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Buddhasasana International Retreat Centre),围绕着天然树林,池水湖泊,还有竹林,白色的莲花教我们看花参禅。

中心依山而建,建筑巧妙的避开或保存了树木,整个百丈山优美的环境,氧气充沛,温度宜人,一片宁静,且听发起人圆尚师兄泡着山茶;缓缓述说如何在7年的时间内一步一脚印开山劈土建立中心。这里的一花一草,禅味十足的典雅建筑,非常和谐美好。

山水大地祝福每一个来到它面前的人,不急躁,就有山水的缘份,也一定得到天地的祝福。岁月,莫不静好。

翻阅山中一本结缘书——百丈山力行禅寺的慧门禅师《禅师决疑》,其中一篇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 的对答。

问:走路时有一种“看山不是山”的感觉,这是不是小悟?以后可以这么修吗?

答:一般在动态中,眼耳鼻舌身对境,马上思量分别就动了,八识心就动了,这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但是假定你透过修行,不管是参禅,本参话头有着落处了,或者起了轻轻的疑情,或者观呼吸,或者其他修法都好,稍微修了一个状态以后,心有静下来,反而你会更清晰的“见山是山”,但是你不会动念去分别它是山它是水。这种情形,就是因为有了微定,微微的定或微微的起疑情,都会有类似这种情形,会反而更清晰的。

比如说你心稍微静下来,或许坐在禅堂,可以听到4公里外的海浪声。或者你在瀑布里面,一开始进去打坐,只听到淅沥哗啦的流水声,但你稍微用了禅法以后,你可能可以听到远处的鸟叫声、狗吠声,甚至于你还可以听到树叶掉落漩涡的声音。假定你再继续参究,进入疑情非常强大的滚动时,那这个时候,你就完全杵在那边,你都不知道有瀑布,不知道有瀑布的声音,什么都听不见了,就是“见山不是山”的状态。

真正讲,是要疑情爆破以后,你“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但是你的心依然不动。你这个时候的“见”,是一种心中的“照”。就像一面镜子的照,或者像虚空,对乌云白云的来去不做分别,都是平等的这种状态,那才算。

所以走路时你有“看山不是山”的感觉,这不能叫小悟,这是说你修行上可能到了某种程度,会有一种“觉受”而已,你以后还是要继续的参究。

有时候“看山不是山”这种感觉很容易进入无记,因为无记的状态当中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这时你最好就握紧拳头,提撕,再往内提问,让你的心变成像一面镜子来照着外面的世界,让它视而不见,见山不是山,都没有任何分别的状态,但是你又很清楚有这一些在。那假定你再往内探究,是完全会进入“见山不是山”,根本你都不知道有身心世界、有你这个人在这边,全部眼见手动脚动都是疑情,那就会更好。 

这样的当头棒喝,一如莲花池里的白莲,这样的洁净华丽。大气、无私、明亮,决定把生命的美毫无保留全部绽放给世界。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