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面包美味秘“麦”

文|整理自香港《明报》
图|陈丽斯(香港《明报》)
很多人到北海道都懂得要买巧克力、干贝。但若你是烘焙达人到北海道有机会可以去感受一下当地北海道小麦面包。
日本各地烘焙文化成熟,为何挑选北海道?原来,日本大部分地区于晚春至初夏有梅雨,这其实不利小麦生长,多雨气候容易浸坏小麦,导致麦籽发霉与死亡。然而没有梅雨的北海道比较适合种植小麦,经多年开垦反覆研究,终让北海道小麦面粉成为优质标志。
尤其是北海道江别市面粉厂“江别制粉”,距札幌市约35分钟车程,拥有面粉厂、小麦田,以及在厂房内的“北之小麦 未来莳研究所”,由人气日本面包师川岛善行指导学员以“春之恋”等北海道面粉制作面包。

面粉厂“江别制粉”
1948年开业的江别制粉,其常务董事山口小百合分享,日本在二战后出现粮食危机,美国等海外国家向日本输入大量廉价小麦,故早期日本较依赖外国进口小麦。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以及外国小麦粉出现农药问题,民间爆发食安担忧,促使日本政府推动小麦本地化,北海道美锳、富良野、江别市等地大力种植小麦,光是江别市已种植逾10个小麦品种。
据202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资料显示,现时外国进口小麦约占日本市场的85%,本地只占约15%。而本地产小麦中,北海道约占六成多,由于本地产量低,因此价钱较昂贵。北海道小麦特征是蛋白质含量高,以高筋的“强力系”为主,少数为中低筋的“中薄力”。大部分小麦于秋季播种,小部分于春季或初冬播种,生长期约半年。
春播小麦代表有“春之恋”,为2001年推出的“强力系”小麦,特征是小麦味芳香,做出来的面包质地很有韧度;秋播的代表则有北穗浪,为中薄力小麦,于2008年开始流通市场,是北海道最经典的小麦品种之一,适合制作面包和烘焙甜点。

“春之恋”品种
现时江别制粉年产约24万吨面粉,有约200种产品,其中北海道小麦占六成,主打100%北海道小麦面粉,并使用“春之恋”等6个北海道小麦品种。
到厂房内部了解制粉过程:首先,小麦收割后先透过筛麦机器去除杂质;然后加水“润麦”,强化麸皮韧度,有利研磨;之后反覆将小麦碾磨、筛分及清粉,最后磨出来的幼细面粉,按面粉厂需要调配不同面粉产品。而江别制粉以批发为主,近年品牌亦推出混合3个小麦品种的北海道面粉家用装,适合一般家庭使用,于当地大型超市有售。

小麦的最大分别
薄力小麦粉(低筋面粉)与强力小麦粉(高筋面粉)有什么分别?两者分别在于蛋白质含量。
薄力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比强力小麦粉低,筋度较低的面粉适合制作蛋糕、甜点、班戟。相反强力小麦粉的筋度较高,适合制作面包、有韧度的乌冬等。
若大家在北海道没有时间到访当地面包店寻找正宗北海道小麦制面包,也可把握机会,趁离境前,在札幌新千岁机场国内线客运大楼2楼的“Pasco北海道Premium”面包店试试其出品,店家标榜只用北海道“梦之力”小麦粉制面包,店内首选是人气第一的法式烤北海道芝士烟肉三文治,松软的面包夹着半熟太阳蛋,格外滋味!
恐夺20万人命 北海道慎防9级强震

日本专家呼吁北海道千岛海沟恐发生规模9巨大强震。图为千岛海沟卫星照。(取自日本气象厅官网)
(札幌10日讯)2011年夺走逾2万条人命的311大地震明天将届满14年周年,日本专家近日疾呼应严加注意北海道千岛海沟,可能发生规模9的巨大强震和大海啸。
当地在17世纪曾有过强震,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指出,据推测千岛海沟30年内再现规模8.8以上强震的可能性在7%到40%。
日本政府在2021年就警告,一旦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沟和千岛海沟,发生规模9强震,可能造成19.9万人死亡,经济损失31兆3000亿日元。
日本放送协会(NHK)9日报道,为精准了解千岛海沟的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交界处的“应变”(strains)累积程度,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和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研究团队于2019年起,在海底设置GPS观测点,观测海底地壳变动情况。
截至去年为止的5年观察,研究团队得知在某些区域,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紧密粘在一起,持续累积“应变”。
海洋板块上的观测点每年向陆地移动约8公分,而大陆板块在海洋板块开始隐没地点所设置的观测点,也出现每年往陆地移动8公分的情况。
研究团队学者警告,这个“应变”累积到已可能引发规模9的强震,再度呼吁日本社会做好可能发生的地动天摇和海啸的准备。
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助理教授富田史章表示,正值311强震即将届满14年,人们的记忆正在逐步淡忘之际,希望大家能重新意识到强震发生的可能性,好好思考对策。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