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菠萝·旺来·凤梨 傻傻分不清楚
文/图|黄碧贤/烹饪老师
掀开盒盖,飘来一阵黄梨的清香混着排骨的肉香,闻即口齿生津。色泽诱红的排骨里缀以饱满橙黄透亮的果肉,挟了块排骨入口,油泽里透着浓郁的黄梨果香。
适耕庄朋友送来了一盒橙黄色的菜肴,摇下车窗丢了一句:“今天我们家做忌,阿姨帮忙煮了一道超美味的黄梨排骨,拿了一点让你试试。”语毕,车子就扬尘而去。
掀开盒盖,色泽诱红的排骨透着浓郁的黄梨果香,就像浓墨重彩的滋味中多了一笔清新淡雅,清甜柔软的黄梨也中和了排骨的油腻。
到底怎样称呼它?
朋友是福建永春人,小时候村里福建人家做忌或者大日子时,都会煮一大锅以黄梨为主角的菜肴,配角可以是排骨、鸡脚、猪皮等。祭拜仪式后,就会与邻里们分享,或拿到村口的茶餐室,让一桌在餐室里吹水的叔伯婶婶们共享。
此时就会看到广东阿叔挟了一块黄梨说:“哩个菠萝好正喔,开胃”;同桌的福建阿嫂有些不以为然道:“好心汝,明明是旺来,虾咪碗糕侨菠萝按呢歹听”(干嘛叫菠萝这么难听)。
这时嘴里塞满食物的小孙子说话了:“但是课堂上老师教的是叫黄梨哟!”坐在隔壁桌的我按耐不住,插了一嘴:“应该是唤凤梨吧……琼瑶小说里写的。”
所以在黄梨、菠萝、旺来、凤梨傻傻分不清之际,摊子边在烫面的潮州姿娘焉然一笑道:“阮潮州人叫番梨。”语毕脸颊露出了两颗浅浅的“酒精窟”,煞是好看!
就在一阵口沫横飞中,一大盘黄梨焖排骨刹那间被消灭,连汁也不剩。

焖排骨乌噜噜
回到家里,我问老妈:“为什么人家祭祖时焖的排骨,颜色那么漂亮,我们家的焖排骨乌噜噜啲?”
正在燥热的厨房里切洋葱的老妈,被熏红了的双眼用力眨了几下,眯着眼有点蒙地说:“漂亮的排骨……噢……那是用了黄梨吧,黄色的旺来加上红色的辣椒酱、番茄就成了橙黄色。
“但那扎嘴的黄梨你们会喜欢吃吗?”说完即用手挥了挥脸颊上不知是泪水还是汗水,又续继低头切洋葱。
正在看报纸的老爸,推了推老花眼镜附和着说:“是呀,割嘴兮旺来!”夫妻俩真有默契。
动物牌辣椒酱
我们家也有一道家传排骨,那道排骨是下了黑酱油、番茄酱及辣椒酱焖,且辣椒酱还有指定的牌子。每当家里的辣椒酱用完了,老妈会嘱咐我们去买,小弟会问:要白兔、小松鼠、还是马头的啊?”这说来对槟城人也是一个有趣的记忆。
曾经和朋友聊起辣椒酱的牌子时,友人就戏谑笑说:“为什么你们槟城人从小吃到大的辣椒酱品牌都是以小动物做品牌名字啊?”还真的,若不是朋友无意识提醒都没发现到,那年我们吃惯吃熟的辣椒酱都冠了动物之名。
在杂货店里陈列辣椒酱的架子上望过去,就是一个动物世界,老妈的指定牌子必定是“白兔牌”,小弟这时就会碎碎念:“但是你不觉得小松鼠比较可爱吗!”其实是老爸不甚喜黄梨,贴心的老妈就甚少煮属福建人习俗的“黄梨菜”。
老夫老妻共享
如今两夫妻于天上团聚了,做忌时我再烹这道甜酸中带辣劲的“乌噜噜”焖排骨,让天上的老夫老妻共享,想像老妈挟了块排骨放在老爸的饭碗里,失散己久的夫妻相视一笑,仿佛一切从未改变过,但我与父母自此失散。
时光可以偷走我们的年华,但偷不走记忆中那股烟火滋味,只盼时光轻浅,故人不散!

豆瓣排骨酸食谱
材料:
排骨 600g
洋葱 2 粒 (切片)
蒜头 1 大粒(对半切去皮)
八角 2 粒(碾碎泡水)
豆瓣酱 2 汤匙
红辣椒 3 条(切段)
辣椒干 5 条(切段)
青葱适量
调味料:
豆瓣酱 2 汤匙
亚参酱 2 汤匙
黑酱油 1 1/2 汤匙
酱油 1/2 汤匙
陈醋 5 汤匙
糖 2 汤匙
盐 1/2 茶匙







落实“一株三收获” 彭亨设黄梨废料中心

(新山5日讯) 马来西亚黄梨工业局(LPNM)正在彭亨州云冰建设一座黄梨废料处理中心,旨在推动黄梨产业链发展,同时落实“一株三收获”理念,即收获果实、种苗及废料。
该局主席谢奥马表示,该中心预计将在今年首季投入运作。此项目通过黄梨废料产业发展试点计划展开,并获得农业及粮食安全部拨款200万令吉,用于多个与黄梨废料相关的发展项目。
他接受马新社专访时透露,该计划已让10名黄梨种植业者受惠,其中5人获赠黄梨废料粉碎机,另5人则获赠黄梨纤维提取机,涵盖包括砂拉越在内的多个邦州。
黄梨皮革衍生下游产品
“废料采收是黄梨工业局加强采收链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生产‘黄梨皮革’来体现其价值。这种产品由黄梨废料经过干燥处理后制成,是一种半加工产品。”
他补充,黄梨皮革可用于生产多种下游产品,如纸张、动物饲料、蘑菇块培养基等,为企业家创造额外收入。
谢奥马指出,为确保该行业持续增长,黄梨工业局正加大研发力度,同时推进黄梨废料商业化,以满足产业链对大规模供应的需求。
“为此,我们引入了‘牧草收割机’等设备,并建设黄梨废料处理中心,以提升处理能力。”
他说,这些举措旨在更高效地清理黄梨废料,无论是湿废料、干废料,还是纤维形式,最终让商家从中获益。
此外,该局也积极与多方研究机构合作,探索食品及非食品类产品的研发。目前已有13项研究在2021年至去年期间进行,预计今年将新增4项研究。
“这些研究包括与大马理科大学(USM)合作开发黄梨皮革和原浆纸,以及与国家红麻及烟草局(LKTN)合作生产纤维。”
助250企业家多元化产品
谢奥马提到,黄梨工业局正致力于帮助250名农基工业企业家,通过多元化开发黄梨食品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利用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独特性。
“我们也将扩大非食品类农基工业企业家的数量,这与‘三次采收’的核心概念和发展方向一致。”
他表示,这一努力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迈入第13大马计划阶段时,该局计划向相关部门提交更多预算申请,以支持行业发展。
展望未来,谢奥马表示,基于截至去年9月大马黄梨产品出口总值达8亿9900万令吉的成果,该局将致力于保持这一发展势头。
“在2024年12月的累计数据出炉前,我们预计黄梨产品出口总值将突破10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