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共创业必翻脸? 信任与坚持打破魔咒

建筑公司Mabuco的3名创办人。左起为集团执行董事张益顺、集团董事经理曾思旋以及执行董事何树人。
【富活学】
报道|郑美励
摄影|苏汉成+何树人、张益顺提供
好朋友一起创业,是梦想的起点还是友谊的终点?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皆有。曾思旋、何树人、张益顺三人7年前联合创业至今依旧保持着愉快合作,他们如何成为那些“成功的好友创办企业”?
很多人都说,与好朋友一起创业,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令人兴奋的优势也存在潜在的挑战,但从建筑公司Mabuco的3名联合创办人,即集团董事经理曾思旋、集团执行董事张益顺以及执行董事何树人的情况看来,显然是好处多过坏处。
当中,何树人和曾思旋两人是从小到大的25年好友。
相处方式很重要
张益顺主张好朋友创业,相处方式最重要,一旦相处方式对了,好朋友一起创业基本没什么坏处。
何树人指出,与好朋友一起工作,最大好处莫过于深厚的理解和共同的成就感。因为从小认识,彼此了解对方喜好和价值观,即使是工作上的小成功,也能共同庆祝,体会到那份只有朋友之间才能明白的快乐。
他打趣的说,坏处自然是从小到如今成家立业,依旧要天天看到曾思旋!其次则是工作和私人生活融合,例如两人在喝茶时既谈公事又聊私事、例如周末早上9点他拨电谈工作,下午2点曾思旋又约他外出。在他看来,最终胥视创业者是否享受这种工作与生活融合的状态,起码他个人觉得这是最佳生活状态。
建机制预防分歧
曾思旋则认为,与好朋友创业的好处是当初大家一无所有,在最单纯状态下怀揣最纯粹梦想并采取行动,共同踏上充满未知却又激情澎湃的旅程以及一起享受成果。他也不觉得好朋友创业有坏处。不过,未来或许会有,而他们如今已开始未雨绸缪。
是的,曾思旋指出,生意上不会有永远的稳定和永远不变的三人组合。随着公司规模日益扩大,3人在某个阶段或须得各分东西,负责不同的区域,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分歧,他们如今已开始建立机制,提前预防。“当公司做大,一个月可能都见不到一次面,大家一定会疏远。我们要预做准备,确保彼此的心始终紧密相连。”

何树人:好朋友要一起创业最重要是目标要一致,若目标不同,还是继续当好朋友,别一起做生意吧。
不让友情变“负累”
任何合伙人之间的关系要持久且紧密,除了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及理念、以公司利益为优先,用心经营亦很重要。对于打算一起创业的好朋友或家人或任何合作伙伴,不让友情最后变成“负累”,他们的建议包括:
★丑话说在前头
何树人指出,决定一起创业之后先聘用律师,针对资金、股权分权等事先达成协议并有白纸黑字为证,甚至是公司盈利后,资金处理方式也应事先说清楚。
★主动强化关系
定期举办家庭聚会,3人共商未来计划与新安排。张益顺指出,这类聚会极为重要,可增进彼此了解,减少误解与心结。
★相处方式
坦称与信任:张益顺指坦诚在人际关系中极为重要,若彼此间说话存在太多顾虑,思考如何“保护自己”,人际关系就会逐渐变得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产生隔阂。
而信任是合伙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础。
坦诚沟通稳固关系
张益顺认为必须无条件地信任并且在面对外界干扰和利益诱惑时,保持坦诚沟通,才能确保合伙关系的稳固。
“在创业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来自外界的干扰或是各种利益的诱惑。当第四方、第五方在旁煽风点火时,我们能否依然坚守本心,选择相信合伙人?当诱人机会摆在眼前,我们是否能够坦诚地与合伙人分享,共同商讨?只有当合伙人之间能够做到毫无保留地沟通,才能有效抵御外界的诱惑,避免因此产生分歧。”
何树人指出,在公司里,任何决策、意见分歧,他们都会提出来讨论并征询大家的意见。同时他也提醒,不论是好朋友或者是伙伴一起创业,前提都是接受彼此的优缺点、互相学习与帮助。

张益顺:坦诚很重要,而我们彼此都很了解对方,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需担心伤害到对方或被误解。
童年玩伴成为商业伙伴
在3人之中,曾思旋和何树人份属25年的老友鬼鬼。他们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0岁,他俩不仅家庭背景均与建筑行业相关、两个家庭居住地点亦距离不远,两人更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同窗同科系,就连梦想和共同目标也分毫不差:成为产业发展商。
大学毕业后,曾思旋先后进入建筑事务所和父亲的企业工作,好兄弟何树人完成硕士学位后直接进入建筑事务所工作。表面看来,两人不再形影不离,其实他们从未忘记中学时期在篮球场上许下的豪情壮志,创业是迟早的事。
几年后他们终于遇到感觉“对”的人,那就是比他们小4岁的张益顺。
茫茫人海中产生交集
如果说何树人及曾思旋是同一个圈子的人,张益顺显然属于另一个人际圈,双方从各方面都没有交叉点,但共同的朋友让他们仨在茫茫人海中产生交集。
某一天,两批年轻人在餐厅偶遇,一名双方共同友人顺势把有意进入建筑行业的朋友B介绍给曾思旋。此君并非张益顺,而是他的朋友。当天,张益顺也在现场但并不算焦点人物,曾思旋和何树人依稀记得张益顺安静少话,从未考虑过他可能成为合伙人。
剧情的反转是在日后。某一天,曾思旋与张益顺在餐厅不期而遇,开启了交流之门,到后来便探讨成为生意伙伴的可能性。
2018年开始创业
曾思旋向何树人分析,他们从小到大,学习和工作都围绕着建筑,缺少其他领域的经验,而张益顺有着他们缺乏且可能帮助公司未来发展的想法,“虽然我们也不确定这些想法能不能实现,倒不如一试,可能会有创新。就算是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再来。”
张益顺这方面也欣然同意加入。他一直有着成为发展商的梦想,即使当时经营着呼叫中心业务,但因为对吸引力法则的信任,他一直在寻找当发展商的机会、思考如何把呼叫中心的概念带入建筑或者房地产开发公司里。
就这样,三个人开始了创业之路。2018年,一间名为Mabuco的企业成立了,一直坚持到今天。
初创时期,资金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是他们面临的两大挑战。“当时我们都没有本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维持下去。如果两个人同时辞职创业,风险实在太大了,”为了降低风险,他们采取分阶段创业策略。
行动管控合作带来转机
曾思旋先辞去工作,负责公司运营,张益顺也一起当开荒牛,何树人继续在建筑事务所积累经验和人脉,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决定分头行动,约定在达到某个发展阶段时,我们再一起回来。”
初期他们当二手承包商承接小型建筑项目,过后开始有机会接触大型项目,但真正的转折点是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行动管控令落实期间,许多企业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难以维持,他们反而看到机会。趁着行业调整期,他们积极扩展业务,调整公司架构,来到创业第7年,他们实现了梦想,开始推出产业发展项目。

曾思旋:在性格上,我们也是互补。我们都很相信,一间公司里如果大家都是同一个性格,公司不会走到很远。
从童年玩伴成长为并肩打拼的商业伙伴

篮球场上曾经是他们谈论梦想的地点。左二为何树人,右三为曾思旋。

从10岁认识至今,何树人与曾思旋是25年的老友。

一群好友出游。左四及五分別为曾思旋与何树人。
合伙人:互补方程式
一般来说,在公司早期发展阶段,创办人决定了企业的生或死。他们三人组合以相互补充的才能、视角和经验,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曾思旋表示,他们都相信,一间企业里若大家都是同一个性格,公司势必不会走得很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
根据3人对彼此的综合评价,可以得知这正是一个优势互补的方程式:
●曾思旋以高风险承受力和果断的决策,负责制定公司的整体战略方向,套用何树人的说法,公司需要有人“画大饼”--为团队描绘出方向,曾思施是最佳人选,他性格果断,敢于做决定,“虽然不见得每个决定都是最好的,但我们需要有人做出决定,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前进。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犹豫不决会浪费时间和错失机会。”
●何树人及张益顺则是执行者,负责把“饼”做出来,让公司真正看到成果。其中,何树人负责详细规划实现这些方向的具体步骤、规划和调配资源以制作成“饼”。
●非建筑专业出身的张益顺,为两名合伙人带来全新思维与发想,同时他也拥有两人欠乏的丰富创业经验和强大人脉,负责二手承包项目的运营和工人管理,并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化解分歧,促进沟通,使得团队的合作更为顺畅。
矛盾不带入私人感情
尽管他们合作无间但意见分歧是家常便饭。
他们表示,创业前早有共识,包括谨记彼此的出发点都是为让公司更好、意见相左时,遵循标准作业流程并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分析,找出对公司最有利的方案、公私分明,不将矛盾带入私人感情、彼此之间互相信任。
2026年起竞标逾亿政府合同 建筑公司需ISO反贪认证

阿占巴基
(万宜26日讯)自2026年起,只有获得ISO 37001反贪污管理系统(ABMS)认证的建筑公司,才能竞标价值超过1亿令吉的政府合同。
大马反贪污委员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说,所有向建筑发展局(CIDB)注册,竞标政府合约的G7级建筑公司,届时都须遵守这项规定。
“由首相领导的国家治理委员会,原则上已同意此举措,规定G7级公司在未来两年内获得ABMS认证。”
阿占出席第三届全国治理、诚信与反贪研讨会后向媒体说,这要求将体现参与财政部项目竞标的相关公司,消除贪污的承诺。
“这些公司目前还可以竞标政府合约,并有两年的宽限期进行认证安排,但若两年后未取得ABMS认证,就无法参与财政部的项目竞标。”
他说,此举是为了确保政府的项目不会出现纰漏和防范贪污。
G7级别的建筑承包商都必须持有CIDB许可证,才能从事建筑工作;这项许可证所需的最低资本为75万令吉。对于希望参与政府项目,并申请政府工程获取证书(SPKK)的承包商,目前没有项目价值的限制。
阿占表示,反贪会正全力打击建筑业的腐败、治理薄弱和滥权问题。
他说,建筑业特别容易受到贪污影响,包括道路建设和建筑项目,以及政府合同成本的增加。
他表示,由于这项调查才刚启动几天,当局将会就所取得的账户资料进行分析。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