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支付时代改变市场 大马4痛点须纠正

【富活学】

报道|李欣怡

摄影|王宥文、受访者提供

马来西亚电子支付市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无论是银行转帐、电子钱包还是 QR 码支付,都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消费者只需一支手机,就能轻松满足日常所需。然而,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支付标准碎片化、无感支付普及度不足、交易成本过高、安全风险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与市场成长的挑战。

电子支付的兴起,在冠病疫情期间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社交距离限制促使中小企业加速开发线上业务,电商平台的销售额飙升,数字支付的渗透率也随之提高。然而,这股成长浪潮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FIUU总执行长翁信源与雪州资讯科技及数字经济机构(SIDEC)营运长卢传文认为,透过统一标准、加强跨境支付、区域整合、强化安全措施、更低的手续费,将能促进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支付生态的便捷性与效率。

Fiuu是马来西亚首家B2B(企业对企业)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同时亦是是东南亚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之一,它以超过100种 支付方式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各种支付解决方案,包括在线和离线支付处理、支付链接和定期结算。

靠政府推动标准整合

在电子支付领域深耕超过25年的翁信源提出我国的电子支付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付平台碎片化

我国市场上有许多电子钱包,包括 Touch 'n Go 、GrabPay、ShopeePay、Boost、BigPay 等,但这些平台之间缺乏统一性,各自拥有独立的 QR 码标准。这意味着消费者往往需要下载多个电子钱包才能完成支付,翁信源认为,唯有透过政府积极推动标准整合,才能提升交易便利性,减少消费者与商家的适应成本,最终提升电子支付的普及率。

2、无感支付尚未普及

信用卡用户可透过绑定交易享受无感支付,但银行帐户的直接扣款功能仍在发展中。目前,银行与电子钱包的整合尚不成熟,影响用户体验。

翁信源指出,理想的支付方式应该是绑定银行户口或信用卡,让每笔交易都能在一键里面自动完成,走向无感支付。“Grab很久之前就有这样的支付,就是当你一下车,这笔交易就完成了,十分方便。 ”

他相信,随着技术发展,未来银行帐户的无感支付若能普及,将进一步提升数字支付的便利性。

3、交易费用影响小商家

在电子支付中,每笔交易通常都会产生商户折扣率(MDR),即商家需支付给电子支付平台固定的手续费。他举例:“一笔 10令吉的小额交易,若 MDR 为 1% 至 3%,对于小型商家来说,支付成本占比过高,影响利润空间。相较于大型商家,小商家缺乏议价能力来降低支付成本,加剧市场竞争的不平等。”

4、安全风险与诈骗防范

我国的电子支付渗透率全球第一,但网络诈骗、个资泄露仍是消费者关切问题。

DDoS网络大威胁

就如翁信源所说,没有网络安全系统公司敢担保本身的系统100%没有漏洞。对电子支付平台而言,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与试卡诈骗成为最大威胁。 DDoS是一种网络攻击,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恶意流量造成网站、服务器或网络资源不堪重负,从而导致目标无法工作或崩溃,拒绝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使得合法流量无法到达其目的地。

诈骗集团通常透过伪造商家帐户或入侵现有帐户,利用被盗信用卡资讯进行小额测试交易,确认卡片有效后再转向无需 OTP 或 3DS 验证的购物平台,如 Apple Store,从中迅速购买高价商品并转售牟利。

Fiuu的风险管理系统曾遭遇大量信用卡短时间内涌入的异常交易,所幸透过 AI 监控侦测,能即时封锁可疑 IP、冻结可疑商家帐户,以确保交易安全。

东南亚市场快速增长

近年,东南亚的电子支付市场正快速增长,以马来西亚为例,每年增长率达 20% 至 30%。

东南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预计到2025年时将达到2950亿美元(1兆3050亿令吉)的营业额;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商品交易总额预计将达到450亿至700亿美元(2003亿至3116亿1284万令吉)。

跨国支付合作拓商机

随着科技进步与国际合作加强,翁信源乐见今年区域性支付取得进展。

“如今,我们到泰国旅行时,可以使用本地的电子支付付款,无需兑换泰铢;甚至可透过本地网银在泰国电商网站购物,再也不必依赖信用卡支付,省去高昂的跨境手续费。”

他认为,区域支付合作将降低跨国支付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进一步推动电商市场发展。“当各国支付基础设施互通,企业将更容易拓展至其他东南亚市场,创造更多商机,实现更广泛的市场布局,更是推动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工智能在欺诈检测、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领域发展迅速,为电子支付带来更顺畅、安全的交易体验。然而,AI 依赖大量数据,其中包含敏感资讯,可能引发数据泄露、身分盗用等风险。

目前,Fiuu主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例如运用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可自动提取银行财务报表、整理数据并整合至内部系统,现在透过 AI 自动化执行提高效率并降低人为错误。

翁信源认为,AI 既带来机遇亦带来挑战。

转型关键时刻

“虽然 AI 为企业带来了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但同时也让人担忧人力被取代的问题。我们对 AI 的态度是既敬畏又积极学习,因为我们希望掌握 AI,而非被 AI 取代。企业应积极学习 AI 技术,以确保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保持竞争力,避免被市场淘汰。”

随着电子支付市场持续发展,支付标准整合、无感支付技术进步、安全防护强化以及 AI 技术应用,将决定未来市场的走向。

而我国亚电子支付的未来,正站在转型的关键时刻。

2023年交易量115亿次

“国人最爱使用Touch 'n Go 电子钱包而GrabPay东南亚处于增长势头!”谈及中小企业(SME)对电子支付的接受度的演变时,卢传文如此表示。

他说,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年来在政府倡议、消费者需求以及电子商务兴起的推动下,大幅增加了电子支付的使用率。“2023年,我国的电子支付使用率持续增长,交易总量达 115 亿次,相较于2022年的 93 亿次有所提升。这一增长受到消费活动的推动,选定零售电子支付交易的总金额增长 17%,达到 5920 亿令吉。”

DuitNow占最大份额

Touch 'n Go eWallet 允许用户透过 QR 码在超过 28 万个商户端点进行支付,涵盖过路费、停车费、电子召车服务等,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的无现金交易发展。其中,DuitNow Transfer在电子支付交易中占最大份额,主要是受到用户熟悉度提高、便利性增加等因素的推动。

微型企业尤其受益于电子支付的采用,不但客户群扩大、销售额增加、现金管理得到改善、库存和记录保存得到改进,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机会亦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三季度,我国电子支付交易额达 22.2 兆令吉,相较 2021 年同期增加 2.1 兆令吉。 

卢传文的问与答:

问:中小企业对电子支付存在哪些顾虑?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易费用:虽然电子钱包与支付渠道让交易更便利,但有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对微型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

网络安全风险:我国的中小企业经常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尤其是网络钓鱼和金融诈骗案件不断上升,导致他们不愿完全数字化。

技术挑战:许多传统企业难以整合电子支付系统。 60% 的业主不知道如何获取数字转型资金,而 34% 认为云端解决方案过于昂贵。对于较小规模的零售商或小贩摊主而言,学习新技术的门槛较高。

消费者习惯:许多乡村地区及年长消费者仍偏好使用现金,中小企业担心强制电子支付可能会流失这些客户。

结算延迟:对于依赖每日现金流来支付库存、租金或员工薪资的中小型企业,担心电子支付供应商延迟拨款,造成经营困难。

这些挑战表明,中小企业仍需要更多的辅助、更低的手续费、更强大的防御系统以及更快的资金结算机制,以顺利完成转型。

Touch 'n Go 最受欢迎

问:Sidec 在推动电子支付普及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答:早期,让中小企业采用电子支付并非易事。许多传统企业不了解电子支付的运作方式,有许多顾虑。有些企业则认为没有必要,而另一些企业则苦于乡村地区网络连接不畅。此外,市场上有太多的电子钱包提供商,让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安全是另一个主要问题,许多企业主担心欺诈、诈骗和数据泄露,让他们对实行无现金交易犹豫不决。

时至今日,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过去是商家询问顾客是否愿意使用电子支付,而现在是顾客在询问商家:“你接受 QR 付款吗?”中小企业如果不想失去客户,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此外,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以及政府推动,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整合电子支付系统。

问:我国电子支付在数据上取得的进展?

答:我国的电子钱包使用量从2022年的63%激增至2024年的88%,并在第4季度达到94%的高峰。然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超过63.5%的人口依旧依赖现金进行交易。

●Touch 'n Go eWallet

最受欢迎的电子支付选择,2022年有70%的国人使用该电子钱包。2024年,该平台已拥有超过2000名验证用户,并获得200万家商户的支持。QR码支付也迅速普及,从2021年的25%增长至2022年的 61%,这主要得益于PayNet推动了与支付宝+和银联的跨境支付合作。

●GrabPay

在我国的数字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和外送服务领域。2022 年,GrabPay、Touch 'n Go 和 Boost 共有 1780 名用户。到了 2024 年,Grab 在我国的第3季营收达到 7.16 亿美元(约34亿令吉),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每月活跃交易用户达到 4100 万人,显示出强劲的区域增长势头。

●ShopeePay

其市场一直在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年轻用户及餐饮业领域。2024 年,由于交易限额提高,ShopeePay 在餐饮业的市场占有率从第3季度的 1%跃升至第4季度的 7%。ShopeePay亦与政府倡议计划ReDI合作,帮助当地商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虽然数字支付正在成为常态,但仍需努力确保更多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能够顺利过渡到无现金交易模式。

 
 

 

反应

 

国际

香港德士告别红蓝绿3色 5组网约车队加入战局

(香港4日讯)香港5组网约德士车队3日在启动礼上亮相,将带来共3500辆德士,当中有1500辆更从未落地。

“香港01”新闻网报道,与传统的红、蓝、绿3色德士相比,这5组网约德士车队内外均有大革新。

外观方面,这5组德士车队均用上全新配色,包括橙色、白色、粉红色、黑色和红黄色,亦有不少新车款。内在方面,大部分车队均有各自的网约应用程式,所有车队亦将配备电子支付、全球定位系统、行车记录仪及司机监测装置。

据报道,JOIE乐行由扎根香港50年的泰和车行开办,车身用上橙色。车内提供无线上网服务,车队规模达800辆,其中包括400辆豪华德士、100辆无障碍德士及300辆混能德士。

预计投入运作初期约480辆德士投入服务,车型涵盖上汽大通MAXUS MIFA7电动豪华德士、丰田Noah无障碍德士及丰田Comfort混能德士,全数均为市区德士。其中超过300辆为全新车辆,其余车龄均在3年以内。

除了司机驾驶表现以外,德士公司总部并设有即时监察系统,实时显示及纪录所有营运德士位置,并遥距监察其运行状态,包括车速及行驶路线等,若系统侦测到异常情况,会向当值人员发出警报,以确保行驶安全。

JOIE乐行网约系统提供英文、中文及阿拉伯文等多国语言,未来将增设更多语言选项,方便来自不同国家的旅客使用。应用程式内提供多款车型选择,乘客可在30秒内就完成预约,并透过八达通、微信支付、支付宝(Alipay)付款,也可使用信用卡或是现金付款。除网约服务外,乐行的司机亦会接载街上乘客,支付方式与网约相同。

星群德士车身用上白色,目前已开始试行,市民可透过电话热线、应用程式或网站预约。本身已有10年营运经验的星群是所有车队中唯一覆盖港岛、九龙、新界及大屿山的混合车队,亦有与数个境外召车平台合作,包括东南亚和内地市场的平台,当地旅客来港时可透过合作伙伴平台预约星群德士。

星群的车队更加入人工智能派单,希望提高营运效率。若是网约,德士将按地区、时段、交通状况等自行计算车费;在街上招截则按跳表收费。

Amigo车队用上粉红色车身,目前有约1000辆德士,以电动车为主。该公司设有网约平台,亦有人工智能派单及即时客服支援,将于7月末投入服务。

Big Boss车队采用黑色车身,设有混能、电动、轮椅及豪华车4款德士。当中,豪华德士的内笼十分有气派。车队用了人工智能安全设备,亦设有控制室,无时无刻也会提供服务。车队亦会尽企业社会责任,资助轮椅人士乘车,惟详情有待公布。

大黄蜂车队采用红、黄色车身,车队有1000辆电动车。市民如在街上截车可按跳表收费,使用其应用程式则可自行定价,再看看有无司机接单。

新闻来源:“香港01”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