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看见声音的未来 大宝打造播客平台圆梦

报道|郑美励

摄影|姚春显

声音经济正当红 

在许多人眼中,大宝早就与电台DJ划上等号。
当大宝离开电台后,粉丝还能在哪里与她的声音和精彩分享“再续前缘”?2021年底起自然是在她斥资成立的播客(PodCast)平台“有种人”。
创业需要勇气与信念,隶属于声音产业的播客有什么潜力和商机让她明知前路不平坦,依旧心动化作行动?

有些事情需要五感感受,有些光用耳朵就可以了,说的就是声音经济,这是一种以声音为主要交流渠道的陪伴型经济,呈现方式是手机+语音组成的App。

如果你用过苹果播客、谷歌播客、喜马拉雅、Sound On、Clubhouse、订购Youtube Music、Spotify等服务,其实你已经参与到声音经济之中。

多年来一直以声音陪伴听众的大宝,在2021年底推出中文播客平台“有种人”App,以免费、短小精悍且多元主题的原创声音内容和On Demand方式陪伴听众,让他们用耳朵取代眼睛吸收知识之余也减少眼睛的疲劳。她引述超级听众2021年研究指出,86%的人会记得播客节目的内容及置入性广告,一些品牌商的调查也发现Podcast的效应是视频的4.4倍。

自行开设播客平台不仅费时费力更费钱,而且市场已被来自欧美中台的播客平台龙头企业抢占先机,如何吸引Podcast用户发掘并尝试“有种人”,考验大宝和她的团队。更重要的是,播客平台虽然在国外大受欢迎但在大马还属于新事物,许多人似懂非懂甚至不曾接触过。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一句大宝勇气可嘉。

心态决定一切

不过,就如同“非洲卖鞋”、“半杯水”的故事,同样一件事可以有两种不同诠释。

大宝看好声音在各领域都可被广泛应用,譬如配音、语音与人工智能、自驾车、线上教育、智能机械人、客服系统……的结合应用等。光是播客行业就已经有很多她可发挥之处,这些商机已在国外印证了可行性,例如品牌与声音的结合、广告、业配、赞助、委托制作节目、专访等。

她掌握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播客听众达到4亿2420万,明年估计可突破5亿;美国有超过半数人收听播客并以播客平台做为接收资讯管道;在亚洲方面,播客在韩国、台湾同样拥有不少的拥趸。

万事起头难 

在某种程度上,成立“有种人”算是圆了大宝学生时代对未来的想象。

她在硕士论文曾描绘未来的传播媒体或许在科技助力下会有新平台出现让大众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收听的内容,事隔多年这个时代已经到来。

2021年中,她离职了。

没工作一身轻、大马网络基础完善、科技日新月异,各种平台和App都已出现,和一班从事资讯科技的朋友谈天时她提到Podcast概念,大家一拍即合,费了几个月成立了“有种人”播客平台,一步步的把当年论文描绘想象的画面落实,她说差别在于当年写论文时她是用网站为假设,但如今是用App来落实。

用户来自多国与地区

不过,播客在大马毕竟仍然是处在小众市场的阶段,当开路先锋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心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市场醒觉度不足,商家的态度相对谨慎甚至迟疑,需要更多成功案例来加强信心。

“我们进入一个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大马人接受的新领域,还在进行推广跟教育当中。”解释何谓播客已成了大宝和公司同事工作中的一部分。

如今,平台尚未能自行产生收入,仍需大宝负责引流以及带入项目来维持平台的运作。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在时光齿轮向前滚动的过程中,平台的人气也在慢慢积累。

别以为“有种人”只有大马听众,连她都对有来自新、英、澳、中、台、港、日、韩等地的下载感到意外。

她说,如果只专注开发大中华地区中文市场,即便只有5%至10%覆盖率带来的“量”已经很大。

“有种人”收获不俗

不久前她参与某市集摆摊活动要推广平台时就发现“有种人”的确已经累积了一些用户、与商家联办的活动收获不俗反应、接下来陆续有品牌开始在平台上开设专属频道……未来,她计划开发周边商品和知识产权(IP)、推出付费内容、以为播客内容创作者提供盈利模式、推出培训课程培养播客内容创作者等一系内容与活动。

“起码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有比较多人懂了而且开始有收听,给我们回馈,会进来玩游戏。如果身边的人都没有在听的话,你就很担心了。”

她预测,倘若没有外来助力,本地的播客市场或商机或许还要再过2、3年才会显现。

先行动,再说 

被问到怎么会对成立播客平台如此有信心决定要砸钱下去做时,大宝回答说:“我其实没有信心,”随即补充说明,第一,她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信心;第二,她不喜欢光说不练的感觉,所以决定“先做了才来说”。

“讲,真的可以讲到天花龙凤,但是没有做出来,我不喜欢这种这种感觉,所以我就先做了我们才来讲这个东西,如果你没有做的话这个东西没有出现。”

但创业真的非易事,她表示自己也在学习摸索中实践,许多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必须缴的“学费”她也避免不了,甚至会因为她叫大宝而被报价更高。

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大宝不讳言,将近2年的创业生涯里,她也曾经因为资金只出不进、员工在公司迈入新阶段时离职……种种问题而感到压力山大、沮丧甚至难以入眠。她庆幸自己是愿意向外倾诉和自揭脆弱面的性格,那段期间她有许多反思也找不少人聊一聊,剖白自己的困境、矛盾与迷失。

如今回想那几个月怎么走过来,她形容整个过程中没有拿到实际支持,但就好像是“你就向前走吧,时间会给你答案”这样子的感觉。她后来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就是不作他想,专注完成当下的阶段性目标,譬如让平台维持运作、不断创造新的IP让公司同仁有产品可卖、可以发薪水……然后再晋级至第二个阶段目标,终极目标就是要把论文中的画面付诸实现,慢慢的她就走出低潮,迎来新团队成员、新项目。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名人专栏

说话、声音与麦克风/李桑

台北飞往名古屋的国泰航班上,4位空姐的4种语言广播让我有感而发,特此写下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首先,空姐主任以英语广播,发声铿锵有力又清晰易懂,Pass;第二位是讲华语的空姐,同样声音宏亮,一听明了,合格;第三位讲粤语,听不清楚,声音不进麦,Fail;第四位讲日语,朝气蓬勃,百听不厌,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华语:没关系/没问题之意)!其实,正如电台广播员一样,虽然见不着她们的样貌,却能以声取胜,单靠一把声音就能讨人欢喜!不久后也传来了飞机师的广播,他嗓音磁性,听得出是有自信的人!

作为旅客的你,在巴士上是否曾注意领队导游手握麦克风说话的时候?他拿麦的方式正确吗?你能听的清楚,并且越听越想听?还是,完全听不清楚,以至于越听越无聊而让你昏昏欲睡?嘿,瞄准导游领队之前,前提是我们得先搞清楚,巴士上的麦克风和喇叭有哪方面的缺陷吗?若没有,那十之八九就是领队导游们的自身问题了!

务必让听众听得清楚

我经常嘱咐领队导游:我们的工作重点是通过“讲话”来传达信息,所以务必让听众听得清楚,最好是要听得流出耳油。因此,无论在哪个场合的说话环节,你得先确保听众(旅客)是否听的清楚?你的声量够大吗?

其次,就是我们握着麦克风时,嘴巴必须以正确的角度对准话筒,关键还是自己的双耳也能够清楚听到自己的说话声……。可惜啊,还是有一些职业导游一旦开麦就自我陶醉地滔滔不绝,忽略了听众的感受与反应;嗯,这时候旅客若不就是眼看窗外,就是眯着眼睛睡着了吧?就是嘛,这类型的导游不仅先天的声音不入麦,却也不主动地以后天的方式去补救(确保嘴巴对准麦筒,同时调大声量)嘛!

要知道,在游览巴士上,只要以“声音”稍微做些互动的话,这旅团的氛围就会油然而生,一切就事半功倍的好玩了啦!

至于我,为确保我说话的质量达标(至少保证传达顺利),我会带自己专用的麦克风;这也是预防游览车上的话筒万一有故障。

与主讲者目目相对

其实换个场景,若在一场宴会的台上讲话时,也得先确保麦克风的质量、喇叭的声音、致辞台的位置。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台上说话的声音往往轻易地被台下的聊天声浪给淹没掉,这在结婚宴会和公司聚餐上是更加显而易见的。这时,若你的声音又不能入麦则是雪上加霜,可想而知你会面对一整个失控的局面场面。对,最后就是你在对牛(群)弹琴……。

至于在没有高度的平台的场地演讲时,我们就得确保我们是站在听众之间的区块;前后和左右两旁的听众都能与主讲者目目相对,也都能听得清楚。

换言之,拿着麦克风说话就必须要有着驾驭领导整个大场面的能力,我们的目的本就是要通过说话来传达观点与信息。

当然,除了声音得宏亮之外,说话的内容才是关键,毕竟每一席话都须要引起共鸣才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