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马】深化发展 马中友谊如“切水不断”

(吉隆坡14日讯)友谊如“切水不断”,代代相传。
马中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再次访问马来西亚,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多年来持续推动中马关系发展,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友谊如“切水不断”,代代相传。
早在19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率团访马招商。2013年以国家主席身分再次访马,他在演讲中引用马来谚语“切水不断”形容两国千年情谊,并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构成“一带一路”倡议。
作为马中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全长600多公里,贯通马来半岛东西部,填补铁路空白,助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项目未来有望连通中老、中泰铁路,提升区域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
习近平在与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的会晤中强调,两国应高质量推进包括东海岸铁路、“两国双园”等重点工程建设。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创下新高。榴梿、山竹等马来西亚热带水果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他也鼓励我国用好进博会平台,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
大马留学生献血救中国男孩
2012年,马来西亚留学生杨永康在中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7岁中国男孩的生命,成为首位外籍捐献者。
习近平在2013年访马期间专门提及此事,强调马中人民之间是“分担泪水的朋友”。如今,杨永康已成为中国医生,继续践行马中友好。
在人文领域,习近平积极推动文化与教育交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2013年签署共建协议,是中国第一所在海外设独立校园的大学,现已有逾6000名毕业生,成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
2024年,80多名在华大马留学生联名致信习近平,表达愿为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获习近平主席回信肯定。
作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大马在东亚合作中地位重要。习近平多次表示支持我国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愿共同推动地区和平发展。
2023年,习近平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达成共识,推进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此次即将到来的访问被视为新契机,续写中马关系的新篇章。
天津音乐学院与UCSI合作 奏响马中友好新篇章

大马二十四节令鼓为音乐会掀开序幕。

展现大马多元文化风情的开场舞。
跨国音乐交流不仅仅是一场艺术飨宴,更是搭建两国民间软性关系的桥梁。“丝竹和鸣,弦歌雅韵”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反应超乎热烈,逾900人齐聚吉隆坡双峰塔国油演奏厅,共赏一场高水平的音乐飨宴,进一步深化马中两国民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这场音乐盛会是由天津音乐学院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音乐学院联办,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和马来西亚江苏总商会协办,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及马来西亚海华文旅集团承办。
恰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马进行国事访问,这场音乐盛会更具深厚意义,体现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化深度交流。
继今年2月在思特雅大学的音乐交流会之后,因反应极其热烈而催生这一场规模更大的专场音乐会,并将演出场地移师到更高规格的国油演奏厅。

“丝竹和鸣,弦歌雅韵”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全场观众在谢幕后仍意犹未尽。

笛、笙、唢和呐等吹奏乐器交织,以现代创新方式演绎传统经典乐曲,犹如一场生动的音乐对话。
当晚演出座无虚席,马来西亚海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蔡长耀、UCSI集团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拿督黄传发、UCSI音乐学院院长方廷华、大马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主席郑进伟、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会长丁鹏等嘉宾皆列席聆听。
演出以觉奏感打击乐团气势磅礴的二十四节令鼓以及具大马多元文化风情的开场舞拉开帷幕,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随即以《节日序曲》正式开启这场历时90分钟音乐飨宴。
重量级音乐人同台献艺
音乐会汇集了民乐交响乐、古筝和琵琶合奏、笛笙唢呐等多种吹奏和弹拨乐器的精彩演绎,一气呵成呈现16首经典民乐曲目,融合传统与当代元素,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著名女高音龚爽以天籁之声独唱,令人陶醉。

陈军的二胡演奏,精彩绝伦。
最令人惊喜的是,多位重量级音乐人同台献艺,包括著名二胡演奏家兼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陈军、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兼歌剧学院教授张喜秋、琵琶演奏家马琳教授,还有贯穿全场的年轻指挥家马丁。
现场氛围随着演出越近尾声越高潮,最后在全场观众热情的“安可”声中,加演《花好月圆》及《射雕英雄传》两首曲目,在观众的意犹未尽中圆满谢幕。
文化艺术搭桥 深化两国友谊
文化交流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融合。中国与马来西亚以文化为纽带,不断深化合作。
此次音乐会是中马友好交流历程中的明珠,肩负着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使命,承载着两国人民对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期盼。
中马两国山水相依,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将为两国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促进中马两国相互理解、互信互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马中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主席及海华文旅集团执行董事蔡长耀
★蔡长耀(马中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主席及海华文旅集团执行董事)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命脉,音乐则是其中的明珠,打破界限,唤起共鸣,此次音乐会能让马来西亚民众直观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文旅合作。
我们致力于推动马中文化艺术交流与民间外交,促进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此次音乐会旨在加强天津音乐学院与大马高校在音乐领域的合作,培养更多音乐人才。

思特雅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及科学院院士方廷华
★方廷华(思特雅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及科学院院士)
近年马中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加深,项目内容更具深度与温度,UCSI与天津音乐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跨国合作不仅有助提升教学与创作多元化,也为青年音乐家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音乐人才。
天津音乐学院是数一数二的音乐学院,艺术底蕴深厚,UCSI则在今年设立华乐课程。展望未来更多更深入的合作,通过优势互助,为音乐教育打开更多的可能,并巩固两国民间关系及升华文化艺术交流。
★陈军(著名二胡演奏家及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
希望通过音乐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合作,让马来西亚民众感受中国民乐的魅力。

古筝与琵琶合奏经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喜秋(左)和王宏伟合唱,观众掌声如雷。
★王宏伟(著名男高音演唱家及天津音乐学院院长)
音乐艺术交流旨在通过音乐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推动人文交融,筑牢两国友谊根基。
★张喜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及天津音乐学院歌剧学院教授)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能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马琳(中国琵琶演奏家及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期待音乐会能为两国人民提供相互欣赏学习的契机,深化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丁鹏(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会长)
音乐会将为吉隆坡观众打开了解中国民乐的窗口,为两国文化交流增添色彩,并期待未来两国文化交流更加繁荣。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