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兴都庙搬迁风波】刘天球吁汲取历史教训 “Jakel不缺地建回教堂”

(吉隆坡23日讯)针对百年兴都庙被要求“让位”以兴建回教堂风波,行动党前中委刘天球呼吁政府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并提供明确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他强调,只有通过妥善处理这一事件,才能确保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不受损害。

"明知有庙仍买地"

“请政府参考2018年轰动全国的梳邦再也Seafield百年历史斯里马哈马里安曼兴都庙骚乱事件,以及2007年时雪州甘榜林巴再也百年历史兴都庙被摧毁事件,不要再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刘天球在脸书发帖质问Jakel公司,为何明知这座百年兴都庙位于印度回教堂路附近路段附近,却仍执意要在2012年买下该路段供兴建回教堂。

据报道,该兴都庙所在的地段已于2012年由当时的政府出售给有关公司。

随着吉隆坡市政厅批准在该地区建设回教堂计划后,这座兴都庙将面临拆迁的窘境。

刘天球表示,Jakel公司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社会和谐的道路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他表示,该公司在吉隆坡市中心地区也拥有其他地段,根本不缺可以兴建回教堂的地方。

“如今你们(Jakel)现在选择在那段路兴建昌明回教堂,以取代这座拥有百年兴都庙的行为,已将昌明政府推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别告诉我,你们对此事毫不知情。”

刘天球也敦促国家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立即出面交代,妥善解决此事,确保国民团结与融合不受影响。

 
 

 

反应

 

灼见

赢了,但也输了/黄子诚医生

吉隆坡斯里巴拉卡里雅曼兴都庙搬迁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但也赶在开斋节结束前,因成功获得庙方愿意搬迁,得以平息。而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主持了新回教堂的动土仪式,将其命名为昌明回教堂。

风波起源是发展商要求庙方将庙宇搬迁,理据为该地段在2014年就被吉隆坡市政厅卖给了发展商,而现在要进行地段发展,根据法律庙宇没有不搬迁的理由。但把时间推前6年,该庙宇是在2008年由吉隆坡市政厅选址将其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原因也是原有地段要被用来进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是庙宇非法占地,而被要求再搬迁,也变得非常无奈。

应规范宗教场所用地

无可否认,该地段的确不属于庙方,因此不得不做出让步。但以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这起风波,在马来西亚,还有几个这样没有拥有自己土地的宗教场所呢?宪法阐明我国各个宗教需要获得尊重,就凭着这点,政府就有义务规范宗教场所用地。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地段名义转到宗教场所管理方名下,要不然就是由政府统一管理,但不可以贸然把地段卖掉,导致同样问题重演。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风波并没有升级为更加激烈的宗教冲突。在多元宗教文化的大马,近年来有逐渐趋向极端化的现象。这场风波如果到最后双方还是僵持不下,很有可能成为点燃更大怒火的火苗。即便已经获得新地段搬迁,这样的安排,整体上还是冲击了兴都徒,或整体非回教徒的观感。除了认为吉隆坡市政厅处理不当,更是对团结政府的态度感到失望。

在这个敏感课题的处理上,团结政府虽然摆出诚意,也成功为庙方安排到临近现有地段的新地点兴建庙宇,但作为首相的拿督斯里安华,却高调出席回教堂动土仪式,更将其命名为昌明清真寺。这无疑是在兴都徒伤口上撒盐,也破坏自己作为全民首相,以及昌明政府的整体形象。对于观感大于一切的政治来说,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为安华在非回教徒群体带来任何加分。

涉及宗教的课题在马来西亚虽然敏感,但国人从小就被教育包容,并且尊重其他宗教。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没有明文规定,大马人很自然地就会尊重其他宗教禁忌的原因。例如,在斋戒月期间,非回教徒就会选择避开回教徒的地点用餐。对于兴都同胞不吃牛肉的禁忌,在宴请他们做客时,主人家还是会提供其他选择。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奈何在庙宇搬迁上,整体处理方式却让人觉得不够具有包容性。

整起事件,表面上看起来圆满结束,庙方得到新地段,而回教堂也可以按照计划兴建,但这个方案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各方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案例将会成为未来类似风波的依据,让处理同样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毕竟,这回的平息,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双方都肯退一步的基础上,在其他案例上,这个变数会否保持不变,就很难说了。

所以,团结政府声称事件得到圆满结束,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但其实更深一层来看,各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赢了,但其实各方,尤其是团结政府及安华本身,其实已经输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