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站地下气管爆炸】49屋炸毁112人伤

(吉隆坡1日讯)雪州副总警长莫哈末再尼指出,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爆炸事故已造成112人受伤,且殃及49间房屋。
他说,112名伤者主要来自和谐花园及甘榜瓜拉双溪峇鲁,当中63人因烧伤、呼吸问题及有伤口而送往赛城、沙登及布城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其余49名灾民在梳邦再也斯里马哈卡里安曼庙接受初步治疗。”
他今日在大马消拯局及皇家警察特别行动中心召开记者会时,这么说。
莫哈末再尼提到,目前已开放2个救灾中心,分别是努鲁依曼回教堂和斯里玛哈卡里亚曼兴都庙。
他说,至今没有收到死亡报告,但调查仍在进行。
关闭4燃气阀门 待火势自行熄灭
消拯局总监拿督诺希山指出,国油已关闭位于龙溪、蒲种、峇都知甲和中路的4个天然气管主要阀门,以释放剩余的天然气。
他说,第一个阀门至第4个阀门的距离是32公里,第4个阀门在早上11时48分关闭,预计需要4小时才能释放所有天然气,火势才会减弱及被扑灭。
他说,消拯局没有面对缺水问题,但集中在释放天然气,让火势自行熄灭,而截至中午1时30分,该管道的气压读数为8%,今早读数为50%。
他也劝请有家人在事故地点的民众提供信息,以协助疏散。
“我们将开始第二轮工作,即监督可能困在家里的灾民,以及事故后留下的塑料及碳化物,以便有需要时,消拯队进去灭火。”
【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学者吁重估易燃区发展项目 天然气管附近应设保留区

来自各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天然气管道爆炸现场的最新情况进行视察。
(八打灵再也3日讯)政府受促重新评估靠近天然气管道及易燃物的发展项目的安全性。
针对周二在布特拉高原发生的地下天然管道火患事故,大马工艺大学建筑环境与测量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高级讲师戈比克里斯南强调,政府应宪报颁布公共设施保留区。
他告诉马新社:“虽然在住宅及商业区的爆炸事故较为罕见,但这仍然构成高风险威胁,相关当局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这些天然气管道沿线或周边的发展项目,必然会影响公众安全。住宅或高密度发展项目应被列为高风险区,政府应重新评估早期的预防措施。”
他提到,大马多次发生类似事故,例如2023年登嘉楼格底里工业区的火灾;2022年柔佛边佳兰炼油厂爆炸事故;2020年森美兰波德申火灾。
他强调,尽管这些事故并未发生在高速发展的地区,但政府应需加以重视。
他也建议政府设立缓冲区,并利用如河流和森林等自然屏障,来增强防护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规定12米的安全距离,然而,这个问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以确保公用设施区域的缓冲区能进一步扩大。”
强化安全意识培训
大马工程师学会(IEM)主席郑宗联教授认为,政府及地方当局必须强化发展商、工程师和承包商的安全意识与培训,尤其是在数字地图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应用方面,以便更有效地识别和保护公用设施保留区。
“地方政府必须确保每个靠近公用设施的发展项目或挖掘工程,都必须经过全面的安全影响评估才能获批。”
他说,政府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审计,确保符合安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