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大环境决定党方向 马华准备应对政治变迁

独家报道:谢姈悄
(吉隆坡26日讯)若盟友“另结新欢”,身为国阵成员党之一的马华到底要走还是继续留?为此马华领袖坦言仍胥视大环境的变化,然而马华不能一成不变,同时已作好心理准备去面对任何的政治变迁。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日前直言,作为开国和建国的政党,马华不能接受永远寄人篱下、等待别人施舍的命运。若一些国阵成员党出现离心,甚至欲离弃数十年来患难与共的盟友,那马华也会破釜沉舟、自力更生,甚至独立自主。
对于马华这番立场,有政治评论员认为马华要自力更生是“不可行”,若该党要重新崛起,可能也需花10至20年以争取选民的支持。
面对外界的种种看法或批评,一些马华领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直言,他们会予以重视,至于是否采用这些意见,则需先看局势如何。
林添顺:共同决策
马青总团长林添顺表示,马华党内也会有不同的声音,然而,该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需交回给马华内部人士及党员定夺。
“当党领导层有所决定,我们也一定会把它带到最高决策,即代表大会,让代表们深入讨论后,才来决定党未来的方向。”
他坦言,如今政治局势多变,没人可预知在短期内会否有不一样的政治局面。
林添顺提到,马华如今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并坦荡荡地面对任何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任何政治变迁。”
黄日升:强化组织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日升说,随着政治环境多变,马华也需根据人民所需作出改变,不能一成不变。
他坦言,只有不断强化组织,马华党内有了团结,才会有力量。
“马华如今已剩下两个国会议席,难道马华不作出改变,还是老样子,也不用探讨(未来)?再这样下去,说不定以后连一个席位都没有了。”
黄日升指出,如今的政治氛围与以往大不同;以前是国阵执政联邦政府,如今则是很多政党联合起来才可执政。
对于外界给予的意见,他指马华会作为参考。由于马华新领导层才刚诞生,他希望外界能给予该党更多时间与空间。
胡栋强:民政是“过来人”
第三势力难成形
从盟党脱离并“自力更生”这条路,民政党是“过来人”,民政党署理主席胡栋强坦言,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选民倾向选择联盟政党,因在他们眼里,第三势力作为不大。
原为国阵成员党的民政党,在国阵于2018年全国大选惨败后,毅然退出该联盟,以独立政党或第三势力的身分自居。在2021年,该党转为加入国盟,成为该阵营的一分子。
胡栋强表示,民政党当初基于有国阵领袖涉贪及滥权而选择退出国阵,这的确获得一些选民的赞扬,但这些支持并无法支撑该党在后来的选举中胜出。
在2019年丹绒比艾国席补选中,民政党以独立人士身分上阵,最终铩羽而归。
胡栋强指当时的补选让该党看到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即该党攻不进马来乡村。
“因为我们不是联盟,所以(当时)只能靠华人票,我们那时拿到1707票,我认为当中的1600票是华人票、100多张是印度人票,而马来人票应该只有几张而已。”
依他所见,第三势力在大马难以成形,可能至少需要花20至30年时间才见效,目前的局势是很多人会认为投给联盟会比较占优势。
他也表示,当时的情况让民政党认清,大马毕竟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无论是槟州人民或大马人民,他们都还是趋向于投票给有联盟的政党。
选民倾向政治联盟
对于马华称假设一些国阵成员党出现离心,该党不惜独立自主一事,胡栋强不予置评,仅表示:“我们已走过了这条路。(而)这条路不是不成功,是政治的现实,就是在大马,很多人还是选择联盟这种政治趋向,还不认为第三势力有什么作为。
“我们一路来走清廉路线,以为(当时作为)第三势力能秉持我们的政治斗争,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但还是不容易的。”
胡栋强指纵观2019、2022及2023年大选与州选情况,可看出一个政党无论为选民提供多少服务,但当选民要投选时,又有不同的看法。
“到(竞选期)最后一个礼拜,他们的政治趋向(可能)又不同了。”
视频推荐 :
张盛闻:勿忽悠榴梿农 行动党应善用资源解决问题

张盛闻(左)出席劳勿各支会代表大会后,与基层领袖问好。
(劳勿12日讯)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指出,劳勿无地契榴梿园课题发展至今,不能一味归咎于农民,更不应继续以政治手段“忽悠”他们。他强调,真正有责任感的执政党,应主动运用手中的政治资源,协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身为马华彭亨州联委会主席的张盛闻昨晚出席马华劳勿各支会代表大会时指出,行动党身为执政联盟一员,在中央和州政府皆有代表,并且每周召开相关会议,却迟迟无法解决问题,形同“空谈”。
“如果真的站在农民一方,就应真正运用你们手上的政治资源来协助他们,而不是制造对立、搞抗争,甚至拍视频来博取同情。”
张盛闻说,行动党领袖多次公开声称与农民“站在一起”,甚至在大选前召开记者会承诺协调解决问题,但事后却缺乏实质行动,空口说白话。
“请善用你们手上的资源,不要再继续演戏。人民选择你们出来是为了执政、解决问题,不是要你们继续扮演反对党的角色。”
“真正的政治力量不是拿来包装个人形象,而是要用来解决民困。”
他呼吁行动党拿出勇气,正视并尽快解决问题。
“别再拖延,也别再煽动情绪。我始终相信,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需要人民支持、需要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税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这些课题都可以谈,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坐下来协商。”
他遗憾地表示,行动党习惯将问题推向街头抗争,用“正义”包装抗争行动,为自己塑造英雄形象。
“我们不是反对施压,也不是反对为农民捍卫权益,但若所有问题都诉诸街头,最终受害的往往还是人民。”
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当局迟迟未交代真相
在谈到蒲种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时,张盛闻严厉批评相关当局迟迟未向公众交代真相。
“爆炸已发生超过10天,公众至今仍未获得一个清楚的交代。”
他质疑:“为何能在小空地上建起一排店屋?为何有人能轻易进入围栏挖地?这些行为是否获得合法批准?背后是否涉及利益关系?”
他指出,灾后发放津贴只是基本责任,关键在于是否有人问责、是否有人站出来说明真相。
“发放津贴大家都会做,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人问责、有人出面把事情说清楚。”
他说,执政者应展现治理能力,而不是回避问题、互相推诿。他呼吁政府尽快交代事件始末,回应人民疑问。
政治合作若无突破
马华恐陷被动边缘
张盛闻也坦言,若联合政府的政治合作框架持续原地踏步,马华恐将长期被动,甚至进一步边缘化。
“目前我们是在‘两国基础’下进行合作,若一切维持现状、毫无突破,第16届全国大选,马华恐怕依旧只能维持现有议席配置。”
他说,走遍全国时,几乎每一位同志都会问:“我们到底还能争取多少席位?马华未来的定位在哪里?我们还如何应对选战?”
他坦言,若现状无法打破,许多基层党员将继续沉默或萌生去意。
“有人选择留下沉默,但也有人开始质疑,既然没有参选任务,其他政党有机会有任务,为什么我们还要留守?”
“虽然只是地方性的情绪,但足以反映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局。这并不仅是资源的问题,无论是在柔佛拥有资源,或是在其他地方缺乏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突破现有困境。”
他指出,马华在过去两年多的“磨合期”中一直积极配合,希望与联合政府内的成员党擦出更多合作火花。
“但现实是,行动党和巫统越走越近,反而我们被边缘化,文化和理念差异也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