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缅甸地震】光大和槟桥可抗7级地震 曹观友:未受缅甸地震影响

(威南29日讯)昨日缅甸发生大地震,余震波及槟城,消拯局当时立即前往州内数栋建筑物检查,包括光大和两座大桥,目前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表示:“消拯局经常会检查建筑结构,尤其是事故发生后,检查建筑物是很重要的。至今,槟州没有受到缅甸地震的影响。”

他也强调,虽然槟城并未处于地震带内,但光大、槟州大桥和苏丹阿都哈林大桥(二桥)都有防震设计,能够抵御7级地震,促请民众放心。

曹观友今天出席芭尾大发园主持昌明慈悯促销活动和分发开斋节食物礼篮给武吉淡汶区弱势家庭后,在记者会上如是表示。

他透露,缅甸发生地震时他正在光大内准备开会,当时他并未感觉任何异样,但两名行政议员黄汉伟和林秀琴却有所察觉。

“林秀琴当时感到头晕目眩,以为低血压发作导致。

“不久后,多名代议士也收到地震的消息,我儿子也发信息通知我。”

另一方面,曹观友指出,各州选区每个月都至少会举办2次昌明慈悯促销活动,若需求量大,有的地区甚至会举办2次以上,如武吉淡汶区今年3月就有6场,获得民众热烈响应。

武吉淡汶区州议员吴俊益表示,昌明慈悯促销活动所售卖的日常用品价格比市场便宜10%至30%,相信能有效地减轻民众的生活负担。

“然而,太频密的促销活动也引起传统杂货店的怨言,多少影响他们的生意,所以必须取得平衡。”

出席今日活动的嘉宾还包括槟州首长秘书刘敬亿、槟州国内贸易及生活费局局长杰根等人。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建人道桥梁救灾

作者:笔锋

人道桥梁强调避开军政府阻拦,将援助物资从中国、印度和泰国跨境运到缅境内地震灾区。

缅甸中部的实皆和曼德勒于3月28日发生强烈地震,数以百万计民众受灾,数千人罹难,但由于缅军政府在内战经年后只控制全国不足一半的国土,管治能力低落,救灾效果存疑,估计实际死亡人数将远超官方数据。

缅军即使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仍向武装组织发动袭击,甚至攻击载着中国救援物资的车队,反对派呼吁国际绕过军政府提供援助,以便更有效帮助灾民。

地震发生后,缅军政府首脑敏昂莱罕见的向国际求援,包括中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等国家地区也迅速派出救援队协助救灾,身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也派出外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联同泰国外长马里沙炎蓬,亲赴内比都协调救灾事宜。

未见军政府救助灾民

敏昂莱也亲自出席在曼谷举行的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与经济合作倡议峰会,是自4年前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以来罕见的露面国际场合。不过,抗议者怒斥主办方邀请敏昂莱,并指在地震重灾区并未见到军政府救助灾民。

有鉴于对军政府救灾成效的疑虑,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开始在幕后游说,以确保开辟新的人道主义援助路线,因为他们担心外国援助会被执政的军政府劫持。民主派于4年前政变遭军方罢黜后,部分未被捕的成员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但几乎所有成员都处于躲藏或流亡中。尽管如此,民族团结政府在国际间被视为与军政府平行存在于缅甸。

民族团结政府外长欣玛昂表示,人道外交努力针对的是来自国外政府或援助机构的捐助,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让人道主义援助不被军队阻拦的送达灾民手中。

该战略核心是建立“人道主义桥梁”,将援助物资从中国、印度和泰国跨境运送到缅甸境内受地震影响的地区,这些地区目前是由反对军政府的多个群体控制。

虽然军政府宣布停火20天至4月22日,以方便救灾,但空袭和地面攻击仍在持续,阻碍救灾行动。

联合国评估指出,地震发生前,缅甸就有近20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地震使情况雪上加霜,并进一步削弱饱受冲突、流离失所和过去灾难所重创的灾区的恢复能力。尽管得到不少国际援助,但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除了急迫的救灾行动,缅甸要如何进行灾后重建,更是如同“不可能的任务”,只有军政府放下身段,以民为本,接纳民主派,并与地方武装组织和谈,彼此携手,才能挽救国家。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