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非华裔生华校摘五大奖 希德尔获网民点赞

希德尔同时在国语与回教教育两科目上获最佳奖项,而获选为该校模范生。(截图自Tiktok@tsazzahraaa)
(八打灵再也29日讯)非华裔学生在华校就读仍属少数,但一名17岁的巫裔学生日前竟槟城恒毅国民型中学,分别摘下副学长奖、全级第一、班级第一等五大奖项,备受各界关注。
这名学生希德尔,同时在国语与回教教育两科目上获最佳奖项,而获选为该校模范生。
其优异成绩获得大家的关注,而其姐姐在TikTok上传的一段视频,也展示其弟弟获得的五大奖项。
这段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获得了190 万次观看和超过20万点赞,并被本地媒体大量转载。许多大马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祝贺他的成就。
网民法拉留言说:“恭喜希德尔,我会用你的名字给我的儿子取名,希望他也能像你一样成功。”
华校多半以华文作为授课语言而被认为对非华裔更具挑战性,因此希德尔的成就显得尤为突出。
一些网民也在留言时,表达他们对华校严格课程的适应难度,感同身受。
网民说:“对马来人来说,(在华校)生存不易, 能够表现优秀的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非华裔,包括马来和原住民族群,选择将子女送入华校就读。
根据政府数据,截至2024年,国民型中学的非华裔学生比例已超过18% ,相比10年前的约11%,显著增长。

希德尔坦言,掌握中文并非易事。
掌握中文并非易事
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华文的希德尔坦言,掌握中文并非易事。
“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成功没有捷径。”
他周二接受访问时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保持动力,不断努力。”
希德尔的优异成绩引起大马各族人民的关注,一些华裔网民甚至感叹希德尔的中文水平比他们的还要好。
此外,在希德尔姐姐的视频留言中,也有网民说:“清华大学在等你。你不用申请,他们会主动找你。”
勿借口“华教不易”沉默 家总促正视校园违法事件
(吉隆坡10日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长总会(家总)促各界正视华校校园不当事件与制度性掩盖问题,别再以“华教不易”作为沉默的理由。
家总发文告说,近日再度传出华校内部发生不当甚至违法事件,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受害者已主动向校方求助,并请求协助报警处理,校方却未依正当的程序积极应对,反而选择冷处理,甚至谴责受害者、掩盖真相。
“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受害者而言无异于二度伤害。事实上,类似情况在华校早已不是孤例。
畸形价值观
“家总多年来接获大量家长与学生的投诉,揭示在华校内部,当涉及欺凌、性骚扰、滥权、教师违规、资源滥用等事件时,部分校方习于掩盖真相、压制声音,而非伸张正义。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校方还会搬出‘不要破坏校誉’、‘华教先贤办校不易’等说辞,对受害者施以道德勒索,使其产生愧疚、自责,最终选择沉默,让加害者继续逍遥法外。”
文告说,家总也观察到,某些华校教育工作者,皆是近两代失败华教的“产品”,他们深受这种畸形价值观影响。表面上,他们对外高喊“华教不易”、“校誉至上”,实则对学生受害的呼救噤若寒蝉,甚至冷漠以对。
“我们要再次严正声明:真正爱护华教的人,会勇敢面对错误,不是帮助掩盖错误。真正想守护学校的人,会站在孩子那边,不是站在压迫者身后。”
家总呼吁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不再对这类制度性掩盖与冷漠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