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庭判发展商 未交付公寓分层地契
(八打灵再也30日讯)上诉庭裁定,新山一家豪华公寓项目的发展商未能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单位业主交付分层地契。
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小组维持了高等法院于2023年做出的有利于富力公主湾项目的167名公寓业主的裁决。
发展商R&F发展有限公司被发现未能在项目完工后三个月内为这些单位申请单独的分层地契。
上诉庭被告知,该项目于2018年完工,但分层地契直到2020年3月才提交。
发展商辩称,他们已经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因为分层地契申请于2022年12月6日获得批准,并于次年6月6日颁发了个别地契。
该公司声称,个别分层地契的申请已于2020年6月提交给土地局,即拟议的分层地契计划获得认证后的一个月内,这是必需的。
该公司辩称,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和向该单位颁发分层地契所需的时间超出了其控制范围。它表示,分层地契法令并未对向单位颁发分层地契设定任何时间限制。
上诉庭小组由3名法官共同审理,法官苏邦利安、艾维阿都瓦哈和林宗丰(译音)组成。
黄维诺(NG Vinod)和杰克森代表业主出庭,而瑟丽娜卡吾和约西亚(Josiah Tea)代表发展商出庭。
法律界促政府速修法 解决分期开发短租等问题
(八打灵再也8日讯)随着城市住宅朝综合化发展,现有分层法令已不足以应对现实需求。法律界人士促请政府尽快修法,解决分期开发、短租平台与混合用途项目等问题,避免社区管理陷入混乱。
亿达法务办事处创办人陈佐彬说,我国当前分层发展最大难题之一,是分层地契法令与分层管理法令仍以单一期发展项目为出发点,未能全面涵盖大型综合项目中常见的多阶段分期开发。
他在“2025年国际分层物业研讨会”上主讲《大马分层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的下一步在哪里?》时,这么说。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环境,他提出应考虑推动“空间权”(Spatium)与“地层权”(Stratum)的合法划分与制度化,以开放空中与地下空间的永续发展潜力。
他提及,近年来短期租赁平台如爱彼迎盛行,在分层社区引发住户权益与隐私受侵犯的问题,但我国法规对此尚无明确规范;混合用途项目也频现住宅与商业用途交错,但两类用户对环境、管理与服务的期望南辕北辙,制度上尚无有效的调和方案。
“疫情之后,许多住户把住宅当作办公室,甚至发展出共居、共享办公的新趋势,也进一步打破了原有住宅用途与商业用途的界线,使执法与管理更具挑战。”
陈佐彬直言,现有法律体系仍过度集中在传统住宅的逻辑,面对多样化发展需求显得力不从心,需全面检讨与更新。
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西马分层住宅单位已增至289万个,较2017年增长近100万个,成为我国城市住宅的主要模式。分层生活强调制度化,包括服务费缴交、维修基金、行为守则与集体管理机制。
对于政府设立建筑物专员(COB)与分层管理仲裁庭(SMT),处理相关争议与执法事务,陈佐彬认为,面对市场快速演变,仅靠原有架构已不足以支撑未来。
“若我们要建立真正永续、协同、有秩序的社区,法律和制度需更具前瞻性,才能真正回应住户的期待,也支持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