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迪拜和香港 全球过劳城市隆居第三

(吉隆坡7日讯)你是否感到“脑疲劳”? 根据2023年《Kisi世界城市与生活平衡调查报告》,吉隆坡在全球过劳城市排名中高居第三,过劳人口比例达到17.1%,仅次于迪拜(23.4%)和香港(17.9%)。
排名前十的过劳城市还包括新加坡、蒙特维多、东京、曼谷、开普敦、里斯本及布达佩斯,显示工作压力已成为全球普遍问题。
报告显示,过劳意指在长时间的高压和高负荷工作下,身心承受能力超负荷。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过劳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定义为一种“职业现象”。
三大过劳症状包括:
●精神与体力耗竭
●对工作产生抽离与负面情绪
●工作效率显著下降

导致“脑疲劳”
长期过劳,很容易导致“脑疲劳”,以致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削弱工作能力,并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状态下,会导致思考能力和专注力下降、情绪波动增加,影响工作热情和效率。
“脑疲劳”,是基于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认知负荷或压力下,令大脑资源和能量消耗增加,进而引起的一种疲惫状态。
当人们长期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大脑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来处理各种认知任务。
在这时,大脑的神经元需要不断传递讯号,合成化学物质以维持正常功能,但长时间的高度活跃会导致神经元疲劳,时期传递讯号的效率降低,影响大脑的运作效率和反应时间。
而神经传递物质,例如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也会在长时间的认知负荷下减少影响思考力。
报告显示,持续承受压力也将影响脑部神经健康,损害创造新记忆的能力,有害上班族的工作表现。
这是因为脑疲劳症状是人的精神层面、身体和行为上出现改变。
在精神层面上,脑疲劳会导致专注力不足、记忆力下降和思维迟缓,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难以处理复杂任务,更无法保持高度专注。
而情绪不稳定如焦虑、忧郁、易怒等,也会造成与同事沟通困难,影响团队合作和工作氛围。
此外,头痛、头晕、肌肉酸痛及胃部不适等也都是脑疲劳的身体症状,甚至,也可能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以致经常感到疲劳和缺乏精力。
在行为上,脑疲劳人士可能因缺乏动力而减少社交活动和与同事之间的互动,并可能因为改变饮食习惯及减少身体活动,而导致体能下降和情绪状态改变,这些行为上的改变皆容易影响工作表现。
视频推荐:
槟城也留不住人才/东之盈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表示,槟城需采取多方面策略,包括薪资与住房政策,以留住本地人才,尤其要防止人才流失至新加坡。
虽然槟城是马来西亚的高科技重镇,但槟城华裔前往吉隆坡和新加坡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未来恐怕也难逃人才外流的困境,而政府对此可能束手无策。
槟城华裔人口减少
许多华裔年轻人向往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槟城。
槟城人口约177万,华裔曾占多数,但2023年开始,巫裔人口已达45.1%,华裔仅剩44.2%。
槟城华裔人口减少的趋势不容忽视,这一点可以从华小学生人数大幅减少的现象看出,间接反映了槟城正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
由于许多年轻人为追求更高薪资而选择离乡背井,未来槟城可能将面临人才短缺的危机。
虽然吉隆坡生活成本高昂,交通状况不比槟城优越,但由于雇主愿意以高薪挖角,拥有良好学历与经验的年轻人赴吉隆坡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
除了吉隆坡,新加坡也是槟城华裔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不论是熟练工人还是非熟练工人,越来越多人为了赚取优渥的外汇,前往新加坡谋生。
此外,还有许多华裔年轻人远赴澳洲、中国、美国或英国发展。部分人在当地适应良好,最终取得永久居留权,定居海外,只有在假期才回马来西亚探亲或旅游。
不论是吉隆坡还是海外市场,都比槟城提供更高的薪资与更好的福利,因此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离开槟城。
虽然槟城拥有许多高科技工厂,这些企业或许能提供优渥薪酬,吸引高科技人才留在槟城,但一般企业难以与吉隆坡和新加坡的薪资水平竞争,因此人才外流仍在加剧。
信息流通快速,一旦槟城年轻人发现新加坡或吉隆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自然会考虑跳槽。
槟城熟练工人的薪资难以与吉隆坡匹敌,薪酬差距使得许多槟城人宁可放弃本地低薪工作,前往吉隆坡就业或创业。
须提升槟城吸引力
在槟城创业的年轻人也感受到市场局限,许多人愿意冒险前往吉隆坡发展,据说成功率甚至比留在槟城更高。
吉隆坡消费力强,市场潜力大,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往开创事业。
此外,许多已经在吉隆坡或新加坡取得成功的槟城年轻人,进一步影响了其他人的决定,使得更多人蠢蠢欲动。
槟城的通货膨胀率逐步上升,当地居民普遍感到生活压力,若吉隆坡或新加坡出现高薪招聘,原本留在槟城的年轻人也会重新考虑离开。
即使槟州政府制定了良好策略,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仍难以阻止人才外流。如何提升槟城的吸引力,留住更多年轻人,是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