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典修正案三读通过 警可充公钱骡银行资金

(吉隆坡11日讯)国会下议院三读通过刑事程序法典(593法令)修正法案,赋权警方调查涉及钱骡的银行账户及扣押银行户头中的资金。
相署部(法律及体制改革)副部长古拉完成二读及委员会阶段总结后,下议院以声浪表决通过法案三读。
刑事程序法典修正法案将引入新条文,赋权警长以下的警官,直接扣押涉嫌犯罪活动的银行户头中的资金。
这项修正案授权警长以下的警官,可针对金融机构支付工具或户头中的可疑款项,直接扣押或禁止相关交易的行动。
但这项权力也不是绝对的,法庭有权下令撤销。
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部长拿督斯里阿莎丽娜是在本周提呈法案,修改刑事法典和刑事程序法典。
阿莎丽娜此前说,今年截至6月,国内因网络诈骗案面临的损失高达5亿8135万9978令吉13仙。
她说,去年的网络诈骗损失高达12亿1883万9783令吉59仙,比2022年的8亿5112万1636令吉62仙损失增加了43.2%。
视频推荐 :
狮城打击钱骡成效佳 成人监禁青少年改造
(新加坡6日讯)新加坡政府加强打击诈骗“钱骡”成效显著,自去年8月至今年3月,共有超过230人因涉案被提控。
成年罪犯多被判监禁,刑期从6个月起跳;未满21岁的涉案者则被送入感化训练所接受改造。
据《联合早报》报道,2023年全国诈骗案总损失金额突破11亿新元(约36亿令吉),大量诈骗集团以高额报酬诱骗公众交出银行账户或Singpass资料,从事洗钱活动,不少青少年因此误入歧途。
新加坡警方今年发出6则有关诈骗和钱骡的文告,至少有1678名男女被捕,年纪最小者仅15岁,至少涉及6480起诈骗案,损失金额约6130万新元(约2.2亿令吉)。
新加坡警方反诈骗调查组高级调查员祖基菲里高级警曹长告诉《联合早报》,不少钱骡明知交出银行户头的行为不当,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
“钱骡可以声称不知陌生人拿户头作为何用,但这根本无法脱罪,他们有时甚至收不到钱。骗子拿到用户名、密码和一次性密码(OTP)后,往往会更改登录信息,钱骡从此失去户头掌控权。”
祖基菲里说,作为调查员,他们在接获报案的第一时间,就是赶快追查受骗款项的去向,冻结钱骡户头防止更多人被骗,但骗子往往早前一步,在警方介入前就通过不同渠道转走钱财。
修订后的新加坡《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和《滥用电脑法令》于去年2月生效。前者新设三项罪名,分别是鲁莽洗钱、疏忽洗钱,及助他人保留犯罪所得;后者则新设两项罪名,分别是交出Singpass资料,以及获取他人Singpass资料用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