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去年633宗网络性侵案 网消协吁封锁约会应用程式

(八打灵再也19日讯)马来西亚网络消费者协会(MCCA)说,我国去年共发生633宗涉及网络的性侵案数据令人震惊,呼吁政府封锁约会应用程式,以遏制性犯罪案件。

根据“自由今日大马”报道,该协会指出,约会应用程式较少限制,使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成为性犯罪者的目标;政府需要审查约会应用程式,以遏制骚扰和性犯罪。

“这些案件中有很多犯罪者是通过网络认识受害者,其中包括有使用约会应用程式犯罪的案例。”

马来西亚网络消费者协会主席西拉加里尔吁请政府采取立即行动,包括封锁苹果Apple Store和谷歌Google Play里下载约会应用程式的权限。

“我国已禁亚洲最大的‘甜心干爹’约会平台‘Sugarbook’,或许政府现在可在内容应用服务供应商(CASP)类别许可证已正式生效的情况下,采取相同措施封锁约会应用程式。”

2021年,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因担忧“sugarbook”平台所推广的生活方式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卖淫行为而封锁该平台。

内容应用服务供应商许可证是根据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Act 588)实施,已于今年1月1日生效,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并改进对社交媒体和互联网通讯平台的监管,确保数字平台安全性。

警方早前透露,警方去年接获633宗犯罪者通过社交媒体和约会应用程序接触受害者的性侵案;涉案平台包括脸书、Instagram、Telegram、TikTok、微信、WhatsApp、Bumble和Tinder。

青少年群风险最大

警方指出,性犯罪者通常会使用假名或虚假身分接触受害者,罪犯主要针对13至16岁,以及在社交媒体上高度活跃的青少年群体。

此外,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应用心理学、政策与社会工作中心学者阿利夫说,涉及性犯罪的案件报道应详细说明网络罪犯作案手法及对受害者的影响。

“当局和政策制定者还必须加强法律,并引入合时宜及更有效的安全措施。”

 

 
 

 

反应

 

保健

你还相信"网上神医"?/刘晓航医师

在网络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喜欢从网上获取医疗信息的人们需要注意了,不少自称专家的骗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流量或引导善良的人们上当,不可不防。

我经常收到的患者或朋友转发来的咨询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类:

1、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宣称有价廉物美的成药或偏方治疗,可以轻易根治,不需要长期服药。

2、血管堵塞性的心脏病,可以通过服药打通血管,不需要做吹波仔或心脏搭桥手术。

3、癌症甚至是晚期癌症,不需要手术或放疗和化疗,服祖传秘方或专家特制药即可见效,甚至宣称已治愈许多晚期癌症患者。

学会识别虚假信息

对于这些信息,稍有一些医学常识或稍留意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其破绽。

如宣称“医生不肯告诉的秘密”所推荐的两种降压药,一为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一为“复方罗布麻片”,这两种药确实价格低廉但前者只是中药常用的滋补药,只能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并无直接的降压效果,不可能单独治疗高血压;而后者则是打着中药罗布麻幌子在其中掺入了早期使用的副作用偏大的3~4种降压、镇静、利尿西药,在中国官方早已将其淘汰。

另一则关于心脏病的信息则宣称“北京XXX,不用溶栓针剂就能用中药疏通血管,许多其他医生都束手无策的心脏病危症都能经他治愈”;还有所谓神医已治愈了许多晚期癌症的消息;大家不妨想一想这种超越客观规律的神奇疗效目前这个世界有可能存在吗?若真实有效不早就被官方认定或被正规媒体报道了?不早就应该拿到诺贝尔医学奖了?

这类真专家也好、伪专家也罢,无非是利用人们对慢性病急功近利想快速治愈、对重病、绝症期待神奇疗效的心理吸引患者的眼球,他们往往还在视频中一本正经的发表声明,表示一切是为了患者利益,是真正的菩萨心肠;也往往附上患者门庭若市排队的画面以迷惑观众,但最终目的则是诱骗观众上当,如果轻信其谎言最终必定人财两空、后悔莫及。

走正道治疗疾病

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预防疾病,但现实社会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令人们防不胜防,导致现代文明病越来越多;癌症仍然是当前医学上尚未完全攻克的顽疾。如果不幸患上以上疾病,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去应对,我在既往发表的科普文章中对这类疾病的中西治疗策略都有所论及。

简而言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现代文明病,轻症早期患者只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放松情绪、增加运动、控制饮食等多可控制,多数不必服用西药;而对以上措施疗效不好的重症患者,该服药则应服药,该打针则应打针,且以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结果调节药物剂量和品种,一般上需要长期坚持,不存在特效药。

对心脏病,轻症可以单纯服中西药物治疗,但必须经由专家检查评估,决定最佳治疗方案;而对于重症、危症,该吹波仔则应吹波仔、该搭桥则应搭桥,否则是在拿生命作赌注,要知道心脏病急性发作是有很高的猝死比率的,不能掉以轻心。

胸有定律 谨防上当

而对于癌症,一定要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正规治疗。有手术切除机会则应尽早手术切除,这是治疗多数癌症的最有效手段;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如何选择放化疗等内科治疗手段则应由专家权衡利弊,谨慎应用;切记:中医疗法对调节免疫、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都有帮助,但一般都应选择中西合并治疗,才能发挥最佳疗效。

而对于已经广泛扩散的晚期癌症,很难期待奇迹发生。不要浪费金钱,应将治疗重点放在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方面。往往在这个阶段,人们会“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这也是上述网络骗子投其所好的原因,值得警惕和深思。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