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合作共赢是正确选择 欧阳玉靖:马中关系走在区域前列

(吉隆坡11日讯)基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坚信,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选择。

他指出,大马是东盟成立后首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也是首个推动东盟与中国开启对话进程的国家,两国关系始终走在地区国家前列。

“今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方对此高度支持,愿同马方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合作共赢才是正确选择。”

他今日在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第一阶段全体会议的视频致词时说,近年来,中马双方高层交往为中马关系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他指出,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也连续多年成为大马主要投资来源国。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深化合作,稳步推进东海岸铁路、‘两国双园’等重点项目,产业链、价值链、数据链、人才链持续互嵌互融。”

欧阳玉靖说,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具活力的伙伴关系。

他指出,双方的合作覆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共建人工智能时代

在担任2025年东盟主席国之际,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兼区域战略研究中心(CROSS)主席李健聪呼吁东盟与中国携手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共建更智慧、可永续及包容的区域未来。

他今日在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为首场全体大会演讲时说,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远的科技幻想,而是现实中重塑生活、工作及治理方式的关键力量。

若善加利用,人工智能有潜力带来共享繁荣与创新;若管理不善,则恐加剧不平等与数字鸿沟。

“近年来,国际科技巨头微软、谷歌等纷纷加码投资大马,字节跳动(ByteDance)也在柔佛设立区域人工智能中心。这些项目预计将创造数万个就业机会,显著提升本地创新生态系统。”

他续称,世界银行也肯定大马在数字与能源基础方面的准备度,认为其具备区域数字转型领导地位。大马建议成立“东盟-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跨境创新枢纽及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医疗、物流、制造等领域协作。

同时,他指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伦理、数据隐私与透明原则,人工智能应提升人类尊严,而非取而代之。

提升区域贸易自由

马新社主席拿督斯里黄振威说,自2010年东盟-中国自贸区1.0版实施以来,双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

“此外,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连续5年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大马则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及最大进口来源国。

“尽管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但东盟与中国仍致力于推动自贸区3.0协议,以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自由化水平。”

他说,东盟与中国合计占全球经济五分之一,覆盖超过20亿人口,有潜力共同打造“超级市场”,强化区域供应链韧性,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大马重申其开放经济政策,同时积极推动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及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马中合作。”

他呼吁各方在全球保护主义之际,坚持开放市场、互利共赢原则,并携手构建更紧密的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

教育是中柬合作根基

柬埔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占达里尼克表示,教育将是推动中柬合作,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关键根基。

他指出,早在千年前,柬埔寨便通过古港迎接中国商人,展开友好交流。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双方不仅是贸易伙伴,更在知识、技能与信任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教育是柬埔寨的根,它赋能青年,也构筑起我们与中国跨越时间的深厚友谊。”

他强调,面对全球变局,与其将焦点放在短期贸易或安全议题,不如投资于教育,因为教育能够塑造未来、培养人才,并增强两国之间的理解与互信。

“柬埔寨目前有超过60%的人口为青年,他们不仅是合作成果的受益者,更应成为中柬合作的主导力量。”

他提出3项合作建议,包括成立中柬及东盟联合研究计划,聚焦永续农业与清洁能源;扩大奖学金及人文交流,配合柬政府培训150万青年目标;以及加强中文教育与文化项目,将友谊转化为日常共鸣。

他说,教育不是短暂的政策安排,而是走向共同未来的根基。未来的中柬关系应以青年为桥梁,让柬埔寨在“一带一路”中扮演主动而有力的角色。

 

 
 

 

反应

 

灼见

【灼见】大马加中国:机遇和契机/蔡元评

习近平在特朗普以关税恫吓全球之际访问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有极为正面的意义。他同时到访越南和柬埔寨。“中国+1”是此行的元素。

东盟贴近中国,地缘关系密切,是中国向世界挺进的中继站。东盟地理位置优越、“中东”资源互补、市场潜能巨大。中南半岛形势尤其险要,泛亚铁路全面建成后,中南半岛将成为中国摆脱“岛链”纠缠,从大陆腹地南下,直达印度洋的要冲。

“中国+1”一带一路浓缩版

十几年前,到中国投资的外商提出“中国+1”概念,内容很简单,就是减少对中国的单一依赖;所谓+1,意思是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设立相同的供应链,应对紧急情况。

中国经济起飞,工资激增后,激发了外商纷纷往更廉价的地方发展。随着美国不断的点燃贸易战火,特朗普上台后变本加厉,祭出245%的高关税逼中国就范;失性、失理性的作为,提醒了全球制造业,包括中国,必须提速“中国+1”的大战略。站在中国立场,+1是中国企业走向国外,结合外国资源持续发展的圭臬。

“中国+1“对中国的影响很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潜在的风险。但眼看不断失序的美国,是势在必行了。

积极方面,鼓励中企以中国为腹地,走出国门,与外企组合,利用成本优势,分散风险,构建上下游分工的产业链,是大势所趋 。而产能转移,也必然产生阵痛:工作岗位流失、加剧就业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

“中国+1”的一个数据看不到的成效是巩固国际关系,建立全球南方朋友圈。一带一路其实是“中国+1”的先驱,一带一路的浓缩版。不一样的,是一带一路比“中国+1”更宽广,甚至是“中国+2+3”!

中国的首选中南半岛

“中国制造”生产了世界40%的各类产品,长远而言,是无法持续的,唯一的出路是以“中国智造”另寻蹊径。“中国+1”是过渡时期必须的稳定剂!

“中国+1”的地区并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的全球南方,转出去的多半是中低档产业。转移其实已经在发生,例如东盟,南亚的印度、孟加拉、或者遥远的中南美、非洲等国家。

更明显的,是21世纪出现的百年大变局,将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的核心东盟起步。东盟是“中国+1”跨境延伸的必然通道。东盟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营运成本较中国低,更重要的是生产材料和中国高度互补。尤其是和中国毗连的中南半岛。习近平出访越南、大马和柬埔寨,带着浓厚的“中国+1”元素。

大马政经稳定,教育发达,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会点。马六甲海峡链接亚欧非3大洲;每年10万艘船舶穿梭其间。此外,马来半岛是泛亚高铁的中心线,贯通北京-昆明-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6个大城市的最后一棒。

隆新高铁建成后,全长4478公里的高铁,将成为中南半岛上,从陆路直达印度洋的大动脉,从北京到新加坡的 "一条龙" 。种种优势,使大马成为“中国+1”的亮点。

马中为世界新秩序打样

马来西亚以最高规格接待习近平。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亲自到机场接送。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强调,尽管全球地缘政治分歧,大马与中国也将继续加强双边合作。

安华在欢迎会致词时以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形容马中关系;他表示,在当今的动荡时期,“中国是理性、强大及可靠的伙伴”。结语时他再以谚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出,“韧性”是强国的元素,保持坚定,再多的困难也能走下去!

马中签署了31份了解备忘录,涵盖国防、外交、经贸、投资,包括新兴科技例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当前,中国经济面向两个态势,高科技例如DeepSeek、芯片奔向上游,十分亮眼;传统的中小企业则滑坡。在特朗普歇斯底里以关税亵玩“中国制造”之际,中南半岛将成为中国走出去的着力点、全球新秩序的示范区。

吉隆坡和北京的决策者如何迎向机遇,掌握契机?拭目以待!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