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园:按时控制喂食 “没动物挨饿虚弱”

国家动物园
(八打灵再也30日讯)国家动物园否认社交媒体近日来,流传关于所饲养的动物被忽视、挨饿或显得虚弱的说法。
该院副主席拿督罗斯里反驳有关说法。
他说:“这不是真的。游客可以亲眼看到我们所饲养的老虎并不瘦。我们的动物是根据物种的需要饲养的,而不是作为宠物饲养。它们的饮食受到控制,健康状况受到密切监控。”
罗斯里强调,动物的照顾遵循严格的卫生程序,由兽医专家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监督,并指出,国家动物园致力于防止动物超重以保持健康。
“他们有一套固定的喂食时间表,控制喂食量,因为超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任何身体不适的动物都会受到每天的监控和治疗。”
此前,一位网红在访问动物园后发声,称这些动物看起来无人照管,身体虚弱。
“老虎的肚子看起来是扁平的,而喂食者的肚子似乎更大。有些动物看起来病怏怏的,水族馆里一片浑浊。”
对此,国家动物园坚决否认相关指控,并重申其动物的健康和福祉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与保障。
国家动物园建于1963年,占地110公顷,是我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位于雪兰莪州的安邦。
视频推荐 :
政府延长与中国协议 续租大熊猫“福娃”“凤仪”

(吉隆坡24日讯)政府决定延长与中国的协议,继续租借两只大熊猫“福娃”和“凤仪”,它们将在国家动物园继续展示。
天然资源与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指出,此举反映了政府对大熊猫保护的支持,并且大熊猫的存在吸引了大量游客到国家动物园参观。
聂纳兹米在今天于马新社大厦协和俱乐部举行的“气候变化:马来西亚的未来”活动上致辞后,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延长租借期限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友谊的象征。他说,大熊猫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也是政府决定继续保留它们的原因之一。
他补充,这一协议的延续适用于目前的两只大熊猫“福娃”和“凤仪”,它们于2014年被借给马来西亚,以纪念两国建交40周年。同时,协议规定任何由这对大熊猫所生的幼崽必须返回中国。
聂纳兹米还提到,2017年,马来西亚曾将“福娃”和“凤仪”的第一只幼崽“暖暖”送回中国,当时它已经两岁。
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保护项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亮点,“福娃”和“凤仪”也成为了该动物园的标志性动物。
此次大熊猫租借计划最初签署于2012年,作为中国通过其象征性物种促进全球保护与友好合作的举措之一。
“福娃”和“凤仪”均在2006年8月23日,于中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出世,来到大马时则改名“兴兴”与“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