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白米干粮弃垃圾场 米粮监管局查前国会议员

一袋袋白米和干粮被发现丢弃在垃圾场,并被焚烧。
(吉隆坡20日讯)米粮监管局已经针对彭亨州淡马鲁销毁数百包白米和粮食事件,开档调查前瓜拉吉挠国会议员依斯迈莫哈末沙益。
该局总监拿督阿兹曼马末表示,鉴于未按规定程序处置白米,当局援引1994年稻米和白米管控法令第22(1)条文开档调查。
他说,一旦罪成,可判最高罚款1万5000令吉或监禁2年,或两者兼施。
据《每日新闻》,他重申,当局已开档调查此事,并正在进一步采取行动,但最终决定取决于总检察长。
阿兹曼表示,米粮监管局严肃看待此事,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希望能够给个人、零售商和批发商在内的各方一个教训,以免往后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他表示,处置已损坏的库存白米,应经过一定的程序处理,不应该在垃圾处理场进行。
“你必须根据一定的程序,不能通过那种方法(将其当作处理垃圾方式处理),如果发现白米损坏,其中一建议是将其用作动物饲料。”
依斯迈早前发文告,承认对此事负责,但解释被销毁的食品已过期和损坏,并为此表达歉意。
据他解释,被销毁的米和粮食,是他在担任瓜拉吉挠国会议员时,为选民所提供的粮食库存。
他说,有关白米和粮食是透过私人拨款提供,在2022年第15届大选前和竞选期间,由于禁止向公众派送物品,最后造成库存的粮食损坏。
这个问题几天前开始在社群媒体上疯传,引起一些网民不满。
赛阿布胡申:价格仍未缓解 半年内料又缺白米

(武吉干当29日讯)武吉干当国会议员拿督赛阿布胡申指出,由于进口白米价格压力仍未缓解,本地白米供应短缺问题预计将在6个月内再次浮现。
身为国家生活成本行动理事会(NACCOL)食品特工队主席的他表示,尽管进口白米价格已降至每公吨1万8000令吉,但市场零售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为什么本地白米价格没有下调?大家都知道进口白米的成本已降至每公斤1令吉80仙,而本地白米仍维持在每公斤2令吉60仙。”
他今日在武吉干当国会选区服务中心出席昌明促销活动暨开斋节庆典时强调,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及国家稻米公司应加强价格监管,防止不合理上涨。然而,当进口稻米价格下滑时,为何本地白米价格却未同步调降?
他认为,进口白米价格若无法进一步下调,本地白米短缺问题将难以解决,并指出补贴并非长久之计。
“政府已拨款1亿5000万令吉补贴,并由米厂与稻米及白米监管局额外提供2400万令吉,但这仅是暂时性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监管局未提供名单
批发商需自找米厂
赛阿布胡申指出,尽管政府设下6个月的期限以确保本地白米供应充足,但批发商仍需自行寻找米厂,因为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并未提供相关厂商名单供参考。
“此外,小型米厂,尤其是土著厂商,仍在等待政府补贴,进一步加重其负担……政府承诺每10公斤白米补贴6令吉,但至今仍未支付。”
他也提到,批发商还需额外承担稻米及白米监管局对每包白米征收的15仙标签费用,进一步推高成本。
他还对部分零售商的销售策略表达担忧,指有商家因利润微薄,强制顾客购买其他商品,方能购买本地白米。
“这正是白米利润过低导致的现象。”
“因此,我希望能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关心国民生活成本问题的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以促使政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对此,稻米及白米监管局总监拿督巴德鲁希山回应称,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已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与国家稻米公司保持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