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年轻人被社媒资讯吸引加入 养鸟文化后继有人

报道:熊力恩

(芙蓉25日讯)养鸟、赏鸟、赛鸟不再只是老一辈的嗜好,反而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行列,在周末与老人一起“玩鸟”,形成非常和谐的画面,也让此文化得以传承。

走进大约20年历史的亚沙新村雀场,随着科技的进步,年轻人从脸书上看到资讯,吸引他们慕名而来。

芙蓉亚沙新村雀场工会于上个月接获土地局来函限令必须迁离及拆除建设,而使到许多爱鸟之人担心休闲娱乐的地方从此消失,而经过国会议员的协助,土地局终于收回成命。

我国共有几十个雀场,其中怡保有5个、芙蓉2个、波德申2个及淡边1个,其余分布都在吉隆坡及马六甲等。

由于玩赏鸣禽的费用低廉,买喜鹊和鸟笼属于一次性花费,而且喜鹊又很容易照顾,每月饲养开销约20令吉,因此可称得上各阶层都可以消费的娱乐。

这项养鸟文化在50年代的香港盛行,可惜到了90年代有关文化就逐渐没落,反观我国,许多州属都有雀场,每年都会举办斗鸟赏鸟等比赛,雀友都会将自己预先训练好的鸟雀带到“战场”与其他鸟雀一比高下。

一般乐龄人士都选择这项嗜好,主要是闲着在家无所事事,就选择来到雀场与同好聚会交流,认识新朋友。

亚沙新村雀友公会主席●云兴成:禁穿红衣到雀场

公会于2003年成立,目前有80位会员,当初成立是因为许多志同道合之友齐聚,所以决定组成组织。

雀场主要是为乐龄人士提供一个娱乐及解闷的地方,同时也提供一个合适的地方给他们聊天。

平日天有约50人齐聚,周六日的人潮较多,大部分来自芙蓉,若碰上年度的斗鸟比赛,就会吸引大约100位来自州内州外的雀友到来。

在没有脸书或WhatsApp之前都是通过电话联络,如今有了脸书,我们都会把斗鸟比赛等活动发布在脸书,更方便凝聚雀友。每个雀场平均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斗鸟比赛。

平时如果没有斗鸟比赛,我们就凝聚一起赏鸟,而雀场的基础设施都是自己建的,方便雀友放置鸟笼。

亚沙新村的雀场环境算得上不错,停车位足够、光线也很好。

雀场的禁忌是不可穿红衣、戴帽子、拿雨伞,因为鸟雀会感到恐惧。

雀友●梁国雄:经训练喜鹊价格不菲

我居住在附近,所以每天都来雀场。

我已把喜鹊当做宠物,此嗜好已10多年,如今养了4只。

如果从小养到大就不会贵,以经过训练的喜鹊价格不菲。

喜鹊很漂亮,声音悦耳动听,还会打斗。

花了大约150令吉买喜鹊,每只每月饲料费约20令吉。

雀友●林敬文:加入有关群组

第一次来雀场,因为本身有加入脸书动物群,刚好看到这里有斗鸟活动,就过来看一看。

爸爸以前有养鸟,就是从中了解了一些,自己也买了一些鸟试养,如今养了8只。

雀友●陈世亿:尝试新事物

养了两只喜鹊一、两年,只是作为观赏,很少用来打斗。

当初之所以会想养,是想尝试不一样的兴趣。

喜鹊的价钱不一,战绩不好的喜鹊售价约100令吉至200令吉,战绩好的则高达600令吉。

视频推荐 :

 
 

 

反应

 

东海岸

张盛闻莅双溪兰交流 助组织养鸟爱好者协会

(劳勿4日讯)马华劳勿国会选区协调员拿督张盛闻将协助双溪兰新村组织养鸟爱好者协会。

他今天早上,透过马华劳勿区会妇女组主席拿督练月圆的引荐,与劳勿养鸟爱好青年见面,共同讨论在双溪兰养鸟爱好交流新地点的使用,以及注册社团事宜。

练月圆表示,早在约10年前,该新村一班养鸟爱好者曾一度在时任国会议会丹斯里黄燕燕协助下,在村内一处设立了鸟场作为交流中心。

她说,有关地段也是由地方政府所批核,每天都有爱好者前往交流心得。

不过,由于去年爆发了疫情,该处如今也被荒废,并且野草丛生。

“爱好者向我求助,希望可以重新组织村内的养鸟爱好者组织,同时也重整鸟场的运作,让村内热爱养鸟的同道交流。”

另一方面,张盛闻也在今天到该村派发物资予弱势群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